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第2版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材精选)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3章思路的演示【给学生的目标】 通过完成本章设定的演示文稿设计任务,学习和掌握一些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根据预定主题,设计和制作出能清晰表达思路的演示幻灯片,关注如何用恰当的形式和媒体辅助演讲,有意识地训练信息归纳、表达和综合演示能力,强调表达的逻辑性和思维的严谨性。 【给老师的建议】 与第1章实验类似,本章实验建议以任务形式布置给学生,无须课堂讲解和演示。学生主要以自学的方式,通过完成本章实验关卡任务熟悉掌握相关软件基本功能的使用。如果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作业,完成周期建议设置为一周;如果是采用每周课外固定安排实验室上机的实验形式,建议课时为4学时,如果课时充裕,可以组织小型的演示会激发学生精进技能的动力。在作业评分上,建议对选择合理布局和媒体来展示报告或演讲的思路做一些针对性的引导,而不仅仅考评是否学会了操作技能。本章示例采用的实验软件为MS Office 2016的PowerPoint组件。 3.1问 题 描 述 制作演示文稿是学生时期以及在职场中需要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无论是课程或项目报告、自我推介、演讲、竞选、策划、业务介绍还是梳理流程工作,很多场合都需要运用到演示文稿。一份制作精良的演示文稿不仅能辅助演讲者流畅展示讲解思路,而且能吸引关注、打动人心,甚至赢取关键的机会。 通过第1章任务的磨炼,相信读者已经可以完成一篇像样的调研报告,然而修炼并没有结束,也许课程的大作业除了提交报告,还安排了一场调研成果展示会,那么借助工具为成果展示制作一个演示文稿就成为了棘手的任务;而对于初入课题组的高年级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导师交代的第二个任务,往往就是“下次组会上,你来给大家做一个最近课题调研的报告”。要完成好这样的任务,一是要掌握一些思路演示和表达的方法,二是要熟练使用演示文稿制作工具。 接下来,我们延续第1章的任务主题,来完成一个演示文稿的制作,通过这个任务,掌握借助软件工具进行思路演示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依然是把关注力放在如何高效地完成任务的方法或者说“套路”上,至于软件工具的使用,是一个不断积累和熟能生巧的过程。任务描述: 主题: 云南或者贵州的旅游产业调研。 要求: (1) 基于第1章的调研报告,制作一个演示文稿,用于在交流会上介绍调研情况。 (2) 演示文稿要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媒体表现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第2版)第3章思路的演示要完成这个任务,也给出一个“四步走”攻略。 第一步,内容梳理,就是理清内容的逻辑关系,拟定演示大纲,准备必要的原始材料。 第二步,完成初稿,就是用工具软件将第一步的思路大纲和主要内容体现在幻灯片上。 第三步,整洁提升,就是精炼文字,统一排版,提高演示文稿的职业化水准。 第四步,精化设计,就是逐页对内容再提炼和打磨,从美学和创新的角度,把想表达的内容用最合适的形式呈现出来。 下面,按照这4个步骤“走”一遍,依然会设置一些用于达成任务目标的实验关卡,有了第1章的经验,这一次应该更有信心。 【小贴士】上述“四步走”的攻略未必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也未必一定要由第一步到第二步,再到第三步和第四步,特别是后面3个步骤,既可以从一个空白文稿开始,也可以借助预设的主题模板(前者更考验制作者的功力)。演示文稿的品质提升是不断更迭甚至交织的,再加上大众审美不同,也很难有一个清晰的标准。但需要强调的是,演示文稿的核心还是在内容表达上,有的场合需要酷炫的效果,有的场合则版面简洁为宜,因地制宜才不会舍本逐末。 "问题引导,由浅入深落实计算思维培养 知识植入,程序视角揭开计算机神秘面纱 增量设计,闯关式实训任务激发自学兴趣 内容实用,突出能力培养兼顾技能组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