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明的兴起(上下)

美国文明的兴起(上下)
作者: (美国)查尔斯·比尔德|译者:杨军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86.00
折扣价: 56.76
折扣购买: 美国文明的兴起(上下)
ISBN: 9787569909401

作者简介

查尔斯·比尔德(Charles A. Beard),美国知名历史学家、美国史学经济学派创始人、美国进步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曾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横跨美国历史和政治科学两大领域,致力于用经济原因来解释政治制度和历史发展。 查尔斯·比尔德逝世后,他惊世骇俗的历史观遭到了一波又一波攻击,但是,他的重量级著作《美国文明的兴起》不断发行和重印,并被译为多国文字,在论争中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内容简介

第一章英国殖民的奥秘 新大陆的发现、殖民和扩张,仅仅是人类在地球 表面漫长探索的一个缩影。信史的幕布刚刚才在人类 舞台上升起,那些小径密布的山谷和大道通天的平原 已被一群群原始部落、武装匪帮、军队蹂躏过了。现 在,他们已经驾着舰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从时间 的尽头回看,各民族上演的戏剧不过是一部人口迁移 和文明变迁的历史而已。他们建立了如此众多而影响 深远的帝国,那些巴比伦人、埃及人、波斯人、阿比 西尼亚人、雅典人、罗马人、蒙古人、土耳其人和满 洲人的帝国,在宇宙万物的流变中不过是一次集中的 停滞,一个转瞬即逝的历史阶段。 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腊的哲学家阿那克西 曼德就得出了惊人的结论。他认为他所见到的宇宙是 一个无边无际的洪流,一刻不停地奔流着,抛出无数 新的形体和生物,然后又按命运的规律把它们吸回到 无限的虚无里去——旋转的天体、起伏不定的潮汐、 生长的谷物、游荡的牧群、赢弱的人类及其争斗不休 得意洋洋建立起来的渺小体系,也对抗不过永恒的力 量。这些说法并非毫无根据。用近代数学的术语来说 ,那种纯机械主义的朴素哲学仍然引人入胜。但是, 一位叫亨利·亚当斯的历史学家提醒我们说,单纯的 运动无法说明一切实体的方向和生命力。奥斯瓦尔德 ·斯宾格勒也提醒道,“还有一种与无机物的逻辑( 即理解力和被理解者的逻辑)相对立的有机逻辑。也 就是一种基于实体本能的梦幻似的逻辑,即与外延逻 辑相对立的实质逻辑。” 阿那克西曼德以后,在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 尔试图解释历史无穷无尽变化的问题。他得出的结论 是:人类的进化究其本质而言,是绝对精神演变的表 象。黑格尔相信,上帝必然是一切事物的绝对主宰、 造物主和支撑者,而文明不断变化的时代模式不过是 构成宇宙基础的伟大理念——即“按照绝对理性规划 世界以实现其目的的一种无限力量”的部分反映。在 他看来,国家的兴亡更替不过是一场角斗戏,这场戏 剧中的每个卒子都有各自的命运,总会有英雄人物按 照命运来实现理念的演进。 对黑格尔而言,上帝的方法就是正、反、合—— 每一个制度、理念和状态都会无限唤起它的对立面和 异议;最后,双方的矛盾对立会最终达到中和或和解 。那么,按照逻辑推理,似乎这种变化从过去到未来 无穷无尽,但是黑格尔却声称,所有变化过程的最终 目标已经在德意志和普鲁士王国完成了:黑格尔发现 了上帝经过许多世纪的漫长劳动最终创造的理想状态 ,并且他自己正身处这一理想状态之中。这种天真的 信念并没有妨碍他的伟大假设对近代思想的深刻影响 。虽然历史学家已经开始努力避免黑格尔的信条,他 们主张用事物的基本关系而非庞大的基本原理来进行 研究;但神学家和政治家仍然愿意在黑格尔信条中找 到强有力的论证。 黑格尔之后,一位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 重新探讨了帝国主义发展的原动力。他把这个过程归 纳为人类各群体对于地球上生存基地和自然资源分配 权的无休无止的斗争。这个理论虽然描述得过于笼统 ,但并非没有例证。在3000多年里,古代若干民族和 帝国统治者的冲突都是为了争夺和占有富饶的尼罗河 流域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因为那里可以满足大量人口 的粮食需要,只有这样,奴隶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劳动 ,整个统治体系也才有可能建立。但是,在这里兴起 的每个强大帝国都很快被那些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征 服。他们也同样觊觎帝国的土地和其积累的庞大财富 。通过掠夺那些辛勤积聚的财富,每个勇士获得自己 参战的酬劳。雅典帝国鼎盛时期,超过一千个城邦向 它的国库进贡。地中海遍布着赚钱的商业。伯里克利 时代的辉煌并不是轻而易举达到的。因为那时的迦太 基帝国征服了包括北非、西班牙南部、科西嘉、撒丁 岛和西西里一半在内的半个地中海地区。它是个商业 国家,它的主要统治思想就是垄断和掠夺、榨取它的 领地,通过武力或者贸易尽量搜刮财富。 但是,在罗马的利剑之下,富强的迦太基还是沦 陷了。当它们在西西里岛对峙时,对死亡的恐惧以及 对暴利的渴望使得罗马议会通过了发动战争的决议。 我们可以引证波利比乌斯的权威意见:“军人对人民 说,他们可以从战争中获得大量的物质财富。”正是 这种强烈的掠夺欲望,促使共和国的军队越过意大利 的边界,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对外侵略,并最终扩 张到了阿拉伯的沙漠和苏格兰的积雪地带。一位近代 殖民地总督寇松勋爵曾为此辩护道,他们的主要动机 是为了寻找“足以进行防御的边界。”——这恐怕是 任何一位大将军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未找到过的 东西。即使如此,这位勋爵还是不得不承认:罗马人 征服一片广大地区后,“完全从财政收入的角度”看 待各个行省。刚被派到叙利亚省上任时,瓦鲁斯还是 个穷光蛋,而两年之后他就聚敛了百万家财。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