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之六圣贤本色)

贾志刚说春秋(之六圣贤本色)
作者: 贾志刚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2.30
折扣购买: 贾志刚说春秋(之六圣贤本色)
ISBN: 9787549502295

作者简介

贾志刚,著名体育记者、体育评论家、菲著名小说家、非知名剧作家。著有非主流长篇小说《无间盗》、《侠义无道》、《副处长》、《奔向地狱》、《公元5678》等,涉猎官场、武侠、历史、悬疑、科幻等多个领域。 其中,《无闻盗》(原名《侠兄盗弟》)入围首届温世仁武侠小说决赛。在中国台湾进行的决赛评选中,被所有评委以“打着武侠反武侠”直接垫底。巨著《侠义无道》至今拒绝出版中。 著有电视剧本《山寨》。

内容简介

第二○一章 反战精英 “大哥,你当国君吧。” “那怎么行?老三,爹指定了你啊,还是你当。” “我不当,大哥,你当。” “非让我当,我闪。” “你闪,我也闪。” 商朝(约前1111年)末年,孤竹国(今河北境内)国君的大儿子伯夷和三儿 子叔齐双双放弃君位,出门当犀利哥去了。 老大老三走了,便宜了老二。 兄弟两个一打听,说是西边的周国(今陕西境内)是个尊老爱幼的国家, 于是前往投奔周国。来到周国的时候,恰好周文王去世,周武王率领着周军 出发讨伐商纣王。 伯夷和叔齐不顾一切,拦住了周武王的战车。 “父亲死了你不埋葬,还要出兵打仗,你不孝啊。以属国‘而攻打商王 ,你这是不仁哪。”伯夷叔齐两兄弟同声斥责周武王。 周武王一看,这哥俩哪个单位的?竟然敢指责我? 周武王不高兴,身边的卫士就要动手杀人了。 “算了算了,不就俩犀利哥吗?赶走他们就行了。”姜太公懒得节外生 枝,于是哥俩被赶到一棵大槐树下凉快去了。 反战精英 两位犀利哥从此四处奔走,宣扬和平,反对战争。 伯夷叔齐,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反战人士。 等到周武王征服了商朝,就到了周朝。 两位犀利哥耻于做周朝人,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用《史记》的话说: 义不食周粟。于是,躲到了首阳山上,采薇而食。薇是什么?野豌豆。虽然 说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含农药不含避孕药不含色素不含防腐剂,可是营养 是不够的。 两个犀利哥吃野豌豆吃得一脸豌豆色,可是矢志不渝。但是,没过几天 ,就这野豌豆也没得吃了。野豌豆采完了?不是。是有人告诉他们:“这野 豌豆啊,也是周朝的了。” 怎么办?兄弟两个没得吃了,什么也没得吃了,因为什么都是周朝的了 。 在饿死之前,兄弟两个编了一首山歌,歌中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 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 徂兮,命之衰矣。” 简单翻译:登上西山采豌豆,以暴易暴不讲理。古来先圣都没了,我们 活着没意义。 最终,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反战人士就这样饿死在了首阳山。 不食周粟,以暴易暴,伯夷叔齐兄弟俩用他们的生命贡献了两个成语。 首阳山在哪里?争议不断。甘肃、陕西、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都有 首阳山,都说兄弟俩饿死在自己这里。 如今要是山上饿死两个人,都恨不得偷偷扔到邻省去。为什么伯夷和叔 齐饿死了,大家都要争呢?因为伯夷叔齐兄弟不是普通的犀利哥,他们是圣 人。 孔子对伯夷兄弟推崇备至,《论语》中赞颂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并评价伯夷叔齐“不 降其志,不辱其身”。 韩非子也说:“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不过,韩非子认为这哥俩 也是两个最没用的人,因为他们不能用威胁来驱使,也不能用利益来引诱, 所以他们不可能为君主卖命。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过一篇《伯夷颂》,赞颂伯夷、叔齐。 历史上,赞誉伯夷叔齐的文章数不胜数,不再罗列。 孟子后来将伯夷叔齐命名为“圣之清者”,简称“清圣”,不是“情圣 ”。从那之后,伯夷就成了儒家的四大圣人之一。 不过,对于伯夷叔齐的感人事迹,司马迁似乎不以为然。 虽然司马迁将伯夷叔齐排在了《史记》列传的第一位,可是话里话外都 是讽刺。不仅讽刺这兄弟两个,顺道还讽刺了孔子;不仅讽刺了孔子,顺道 也讽刺了现实。 在记述了伯夷叔齐的那首山歌之后,司马迁随即写道:“由此观之,怨 耶非耶?”意思就是孔夫子你不是说他们求仁得仁,所以死得无怨无悔吗? 可是他们的山歌里我们听出来怨气了哦。 在《伯夷叔齐列传》的最后,司马迁写道:“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 名益彰。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简单理解:伯夷兄弟虽然很贤,可如果不是孔夫子极力吹捧他们,哪有 这么大名气?一般小老百姓,就算你也很贤,没人吹捧你,有个球用? 司马迁在《伯夷叔齐列传》中还发表了一段不著名的感言,必须要拿来 说说。为什么必须要拿来说说?因为这段话太不著名了。 先看原文: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 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回为好学。然回也屡空, 糟 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 肉, 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竞以寿终。是尊何德哉?此其尤大彰 明 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 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 不可 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简单解释:有人说:“天道很公平,常常照顾善人。”如果伯夷叔齐是 善人的话,怎么就给饿死了?上面那句话不就是放屁?孔子七十多个得意弟 子,颜回是最受赏识的,可是贫困潦倒,早早天折。天道照顾善人,就是这 么照顾的?盗跖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竟然能够善终。这他奶奶的是什么道 理?这些,都是著名的人物了。到了现在,坏人恶人有钱有势,长命百岁; 好人善人遭灾受苦,生不如死,不可胜数。我就奇了怪了,这个狗屁天道, 到底是有道还是无道? 看得出来,司马迁的怨气还挺重。 所以我们说,司马迁也是个愤青。 那么,那个叫盗跖的反面典型是什么来路? 下面,要说的就是这个人。 说起来,这人也是圣人——盗圣。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