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什么都知道

鱼什么都知道
作者: [美] 乔纳森·巴尔科姆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5.90
折扣购买: 鱼什么都知道
ISBN: 9787559622921

作者简介

乔纳森·巴尔科姆,美国知名动物行为学家,美国人道协会科学和政策研究所动物知觉方面的负责人,曾担任BBC、国家地理频道及多部纪录片的解说员,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自然》等报刊杂志供稿,著有《狂喜的方舟》《第二天性》《快乐王国》等。

内容简介

并不卑贱 在所有脊椎动物中,鱼类对人类来说是最陌生的 。它们很少有可观测的面部表情,总是静默无声,和 其他呼吸空气的动物相比,更容易被人类忽略。鱼类 在人类文化中的定位通常体现为以下两个相互交叉的 层面:可以捕捞,可以吃。在人们看来,垂钓不仅是 良性的,还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广告中常会无缘无故 地出现垂钓的画面,甚至美国最受欢迎的电影公司梦 工厂的标志,就是一个拿着钓竿的汤姆·索亚式的男 孩。或许你也曾碰到过一些自诩素食主义者的人也会 吃鱼,在他们看来,吃鳕鱼和吃黄瓜在道德上似乎没 有什么差异。 为什么我们容易将鱼排除在人类的道德关注圈之 外呢?首先,鱼是“冷血的”——但这样一种外行的 说法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我想不通体内是否有调节 体温的机制与生物体的道德地位之间有什么关系。但 不管怎么说,大部分鱼类的血液并不总是冷的。鱼是 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受到外界因素,尤其是其生活 水域水温的影响。生活在温暖热带水域的鱼,体温相 对较高;反之,生活在寒冷深海地区或两极地区的鱼 (事实上也是大部分鱼类),体温就会处于冰冻的边 缘。 但这样的解释也并不全面。金枪鱼、剑鱼以及部 分鲨鱼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变温动物,其体温高于外界 的水温。它们借助强壮有力的泳肌获取热量。蓝鳍金 枪鱼能够在7~27摄氏度的水中保持27.8~32.8摄氏 度的肌肉温度。无独有偶,很多拥有粗大血管的鲨鱼 会通过核心泳肌向骨髓输送温暖的血液,实现中枢神 经系统的保温。大型掠食性喙鱼(枪鱼、剑鱼、旗鱼 等)会利用这些温度为大脑和眼睛加温,以便在更深 更冷的水域中保持最佳状态。2015年3月,科学家首 次公布了对真正的温血鱼月鱼的研究。月鱼能够在几 百米深的寒冷水域中保持12.8摄氏度左右的体温,这 得益于月鱼拍打长长的胸鳍时所产生的热量,以及能 将这些热量储存下来的位于鳃部的逆流热交换系统。 人类对鱼的另一个偏见是认为它们“原始”。其 中包含了很多不友好的暗示,比如简单、发育水平低 、愚笨、迟钝、无情。D.H.劳伦斯在192l年的诗作《 鱼》中写道,鱼“诞生在我的日出之前”。 毋庸置疑,鱼类这一物种由来已久,但据此将鱼 类划归为“原始物种”的看法仍是谬论。这一观点假 定,在一些水生动物登上陆地后,留在水里的动物就 停止了演化,而这一点并不符合生物永不停息的进化 规律。现存所有脊椎动物的大脑和身体都是原始与现 代特征的结合体。随着时间流逝,大自然会逐步完善 ,保留那些重要的部分,淘汰其他多余的摆设。 最初拥有腿和肺的鱼类都已绝迹。今天我们在地 球上看到的几乎一半的鱼都属于鲈形总目,它们在 5000万年前经历了一次狂欢式的物种进化,并在约 1500万年前达到物种多样性的高峰。当时的猿类族群 鱼的记忆不止7秒。 颠覆已有认知的鱼类科普力作,重新认识潜藏水下的神秘物种。 每一条鱼,都是跨越3亿年的演化奇迹。 美国知名动物行为学家耗时四年科普力作,一本书颠覆你对鱼类的认知:上市斩获美国亚马逊2016年度好书、《福布斯》生物科学类十佳读物,《自然》十佳科普读物,入选威尔逊文学科学写作奖长名单,《出版人周刊》《纽约书评》等多家媒体好评推荐。 传说只有7秒记忆的鱼,其实是历经3亿年演化的神秘高智商生物:鱼类共有33000种,超过陆地上所有鸟类、两栖与哺乳动物种类之和。它们智商超群,能够感受快乐与孤独,会使用工具,懂得合作,能够交流。和人类一样,每一条鱼都是进化的奇迹。 从家养鱼缸到水族馆,从溪流湖泊直达海洋深处,宏观呈现震撼人心的蓝色奥秘:全书详录百余种形态各异且生存技巧各不相同的鱼,它们遍布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从赤道到两极,共同构成宏大且瑰丽的地球生命史。 国家海洋局专家审校并倾情推荐,知乎众多海洋类大V推荐,呈现深入浅出的鱼类科普:结合国际领先的动物行为学科研成果,为国内大众科普注入新鲜血液,带领我们重新认识遥远的水下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