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战略(小公司战胜大公司的秘密)

柔道战略(小公司战胜大公司的秘密)
作者: (美)大卫·B.尤费|译者:付宁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柔道战略(小公司战胜大公司的秘密)
ISBN: 9787508665795

作者简介

大卫B·尤费 哈佛商学院教授,是竞争性战略和**竞争领域的**。尤费教授是英特尔公司以及其他几个高科技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是《在数字时代竞争》杂志的主编。与迈克尔·卡苏玛诺合著《互联网时代的竞争:网景与微软龙虎争斗的经验教训》一书。

内容简介

柔道战略的起源 柔道战略源于“柔道经济学”。经济学家朱迪斯 .格尔曼和史蒂文·萨洛普使用这一名词来描述一个 简单的战略,即怎样进入一个由强大对手把持的市场 。 柔道经济学:一个简单的例子 这个基本模型做出了几个重要的假设:市场占有 者只面对一个成本没有优势的挑战者;它对所有顾客 开出的价码都是相同的(也就是不存在价格歧视)。在 这些假设的基础上,柔道经济学的逻辑是:假设市场 占有者向10个客户提供单价50美元的商品,如果你面 向整个市场以单价40美元供货,市场占有者会被迫做 出选择:要么和你的定价一致,要么失去所有的客户 。相反,如果你仅有能力向一位顾客供货,那么即使 你进入了市场,市场占有者也会觉得向剩下的9位客 户以**销售产品是有利可图的。 就像大多数期刊论文一样,这篇论文也只是提出 假设,列出图表和公式。但是,这些公式表达了一个 简单的理念:如果你向实力强大的市场占有者发动全 面*击,你的对手就会通过大幅降价等方法反击而且 极有可能会赢得市场。但是,如果你表示自己满足于 只占有一小部分的市场份额,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 生。目前的市场占有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允许他 人进入市场,而不是发起竞争来破坏整个市场。格尔 曼和萨洛普称这种进入策略为“柔道经济学”,因为 它展示了一个小公司如何利用强大对手的实力实现自 己的利益。通过示弱,市场后入者可以让市场占有者 容忍它的存在,而不致引发市场占有者的反击。 柔道经济学的理念具有一些本能的吸引力:要让 对手的实力变成劣势。但柔道经济学也有很大的局限 性。首先,实施起来**困难。虽然你说你不会威胁 到竞争对手,但是要说服对手相信你说的话,那就是 另一回事了。其次,一旦原始模型背后的假设被放宽 ,柔道经济学的前景看上去就不那么光明了。例如, 如果市场占有者面临的挑战者不止一个,而是有很多 潜在的挑战者,它会和任何一个想来抢占市场的对手 展开竞争。这样一来,它会摆出一副*不让步的架势 而让竞争者望而却步。柔道经济学*大的弱点是,它 把目标定得太低。柔道经济学可以让你保持在小规模 状态下生存下来。对于大多数管理者和公司来说,这 样是不够的。谁也不想被边缘化,谁都想参与竞争并 获得胜利。 当然,根据你的企业的竞争实力你可能获得不同 形式的胜利。对于一个胜者为王的行业来说,胜利就 意味着要做到*好。如果市场能同时容纳一些有实力 的竞争者,那就意味着你可以成为三巨头之一。在艰 难的环境中,胜利只会以*为局限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大多数挑战者亏损的市场上经营一家盈利的企 业。*后这种情况下,柔道经济学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但它并不能让你扩大经营,实现*大的抱负。 柔道战略讨论的是柔道经济学不关注的方面:提 供一套战术,不仅要让你生存下来,还要让你茁壮成 长,发展壮大。柔道战略的目标不仅要在市场上获得 一个立足点,*要占据~个具有成长性并且*终能够 盈利的位置。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描述了他称为“ 企业家柔道”的类似概念:“企业家柔道的目标首先 是要抢滩,抢占一个没有人防守的阵地或者是没有人 全力防守的阵地。一旦抢占的阵地安全了,也就是说 ,一旦进入市场的新企业争取到了足够的市场份额, 有了充足的收入来源,它们就会转移到其他海滩,* 后占领整个岛屿。” 德鲁克指出的关键问题是:一旦竞争对手警醒过 来,要和你对抗时,你如何跃出你的滩头阵地?柔道 战略提供了思维模式和战术,帮你击败*大、*强的 对手。柔道战略**了柔道经济学,追根溯源,灵感 来自于柔道高手教了100多年的柔道战略原则。 柔道简介 柔道源于*本封建时代武士们练习的一种武艺— —柔术。柔术是徒手格斗的武艺,就像**的柔道一 样包括擒拿、踢、刺、打、摔等技术。和射箭、剑术 和用长矛作战一样,柔术是武士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双方通常都是空手格斗,但这种格斗也是可以 致命的。当然,尽管动作凶猛,相对于力量来说,柔 术*强调平衡性和灵活性。从柔术到柔道 在德川时代(1603一1867)早期,武术师傅就开始 正式教授柔术,不同的学校传授不同的技巧。柔道于 19世纪后期才开始出现。柔道的创建者是一个教育家 和公务员,叫嘉纳治五郎。嘉纳治五郎在学生时代遭 遇过校园欺凌,从那时就开始学习武术。五郎先是跟 随一些柔术高手学习柔术,然后于1882年5月进入东 京寺庙的一家讲道馆学习。五郎讲过一个故事: 年轻的时候,我跟着许多**的大师学习柔术。 他们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都让我*益匪浅 。在那个时候,每位师傅都有自己的一套技巧,但没 有人参透柔术背后的精神。当我在教学中遇到分歧时 ,我发现自己经常无法判断哪个是正确的。这促使我 探寻柔术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够让我们在*击中将对 手摔倒。经过深入的研究后,我看出问题的本质就是 :*有效地利用心理和身体的能量。我发现所有的* 击和防卫战术都源于这个原则……我把这些战术整合 起来叫作柔道,以区别于以前的柔术,并在讲道馆传 授。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