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与人经典文丛--林下书香——金涛书话
作者简介
金涛,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药学及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和省部级学术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学术著作两部和本科生教材一部。主持、参与了多项哈尔滨市青年基金项目、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黑龙江省重大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的黑龙江省科技重大攻关项目“紫杉醇产生菌的分离与工程菌株的构建”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类)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内容简介
现如今,到非洲去捕猎狮子、大象,肯定是触犯 法律的,就连携带象牙制品出境,弄不好还得锒铛入 狱。可是在19世纪,西方的绅士淑女却热衷到非洲狩 猎,弄张狮子皮或者象牙放在客厅里,挂上一幅手持 猎枪与击毙的猎物的合影,也是炫耀的资本。当然那 时到非洲狩猎也要向殖民当局办许可证,于是狩猎也 就合法化了。 《在非洲》这本书就是当年狩猎者的自白。作者 约翰?T?麦克库森是美国名记者。1898年任职《芝加 哥记录报》,在美西战争爆发期间,随海军战船“麦 库罗斯号”周游世界,有近两年时间在菲律宾从事新 闻报道,曾被派往南非的德兰士瓦报道布尔战争。 1903年,加入《芝加哥论坛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为报纸做每日首页讽刺漫画,使他赢得了“美国 漫画之父”的称号。《在非洲》是他在1909年用了4 个半月在东非进行狩猎活动的记录。在此期间,他们 邂逅了离开白宫的51岁的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后者也是前来狩猎,为纽约的美国历史博物馆收集 大象标本。尽管《在非洲》这本书今天看来是个过时 的话题,书中流露的捕杀猎物的喜悦,以及追踪猎物 的兴奋与紧张交织的心情,对于今天的读者恐怕多半 不能接受,甚至心生反感,但是作为历史记载,毕竟 还有一定的价值。 我对《在非洲》的兴趣在于,作者非常真实地记 录了当时进行狩猎活动的组织工作和各种装备,令人 大开眼界。麦克库森所在的狩猎队仅4个人,他们此 行的目的也是为了“科学”的需要:为美国自然历史 博物馆猎取5头大象,并拍摄动物生活的照片和影片 。为此,狩猎队雇佣了领头人1名,持枪人4名,原往 民民兵4名,厨师1名,帐篷男孩4名,脚夫80名,马 夫4名,小男孩20名。这支由多个种族临时凑成的庞 大队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值得一提的是,狩猎活 动的组织工作是很有成效的。一家名为纽兰德和塔尔 顿合伙公司是专为从肯尼亚的内罗毕出发的狩猎团队 配备全套设备。除了个人的衣箱,这家公司不仅把狩 猎者在伦敦购买的帐篷、枪支、弹药和食品运到内罗 毕,而且当他们到达时也准备好了领头人、持枪人、 原往民民兵、厨师、帐篷男孩、脚夫、马夫等。这一 点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办到的。 此外,本书对当时东非的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作 了细致的观察记录,给人留下很深印象。比如,刚到 内罗毕,小车站里正在进行治疗“昏睡病”实验,在 场的英国医生己经发现舌蝇是传播的元凶(现今的报 道是萃萃蝇,不知是否一回事)。书中写道:“在非 洲,有几块特定的称为‘舌蝇带’的地带,这些地区 里,马、螺子和牛没法生存。很多年里,在人们知道 昏睡病之前,这些地区就广为人知。”“一个感染了 昏睡病的本地人能把这种病从这个国家的这一头带到 另一头,一旦这种病暴发,这个新感染地区就完蛋了 。” 尽管存在疾病的威胁,非洲极其壮观的景色仍然 使人们甘冒种种危险趋之若骛。“肯尼亚山是一座雄 伟的母亲山,绵延覆盖了一片辽阔的地域,白雪覆盖 的峰顶以18000英尺的高度耸立在赤道上,低处的山 坡像公园一样美,遍布着繁荣兴旺的基库尤人和其他 种族的牧场和畜群,这片低处山坡上的香蕉林和林木 繁茂的河谷中,如画般点缀着几十个不同大小的原住 民村庄…”写热带森林:“在某些地方,这片森林像 一座雄伟的教堂,巨大的雪松和樟树像高耸的柱子一 样挺立着,藤蔓和苔藓编织成的优美图案显示出一种 宏大和热带的美丽景象。”写狷羚的可爱:“狷羚是 草原的警察,出于一些奇怪的、无私的原因,它自愿 做所有动物的警卫,它经常为其他动物承担放哨任务 ,”狩猎者对狷羚的行为很恼火却无法阻止,以至作 者说:“狷羚经常冒着自己生命的危险去警告其他的 动物群有危险在靠近。如果我要写一个关于动物的故 事,我会用狷羚作为主人公”。因为“一个公正的人 会油然地尊重这种高大、笨拙、警觉的羚羊自我牺牲 的英雄品质。”类似的记载来自实地观察,可贵之处 也在于此。 该书的不足之处是将插图处理得太小,照片也很 模糊,不知原著是否原本如此。作者麦克库森既然是 “美国漫画之父”,他的插图线条明快,极有特色, 如果能适当放大,效果会更好一些。P1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