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孙中山传修订版)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修订版)
作者: 李菁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7.90
折扣购买: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修订版)
ISBN: 9787507520798

作者简介

李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现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先后出版过著作《往事不寂寞》《活在别人的历史里》《记忆的容颜》《走出历史的烟尘》《共和国记忆》等。

内容简介

得到“总统”名义的杨衢云在香港先组织了一个 小分队,名为“总统卫队”,卫队成员与其他领队日 常生活上的待遇一致,此举导致领队们心存不满,认 为杨衢云有失公正一一卫队配备的武器精良,而他们 的配备有好有坏,于是要求更换,否则晚上不带士兵 上船。此时,杨衢云已无时间满足这些领队的要求, 于是急告广州方面,要求延期两天行动。 10月26日,预定的起义日到了,孙中山却接到香 港方面无法按时前来的电报。陈少白回忆: ……到初九日(26日),天还没有亮,我就起来, 马上跑到农学会,等了好久,并没有消息。绿林首领 、军队首领、民团首领等都来讨口号等命令,而孙先 生却还没有来。本来香港船在早晨六点就应该拢岸了 ,我们一直等到8点钟,才见孙先生行色匆匆地拿了 一个电报来,一看是杨衢云打来的。电报上说:“货 不能采。”我就同先生商量这事怎么办呢?我说:“ 凡事过了期,风声必然走漏,再要发动一定要失败的 。我们还是把事情压下去,以后再说吧!”孙先生也 以为然。一方面就把领来的钱,发给绿林中人,叫他 们回去再听命令,同时马上打电报给杨衢云,叫他“ 货不要来,以待后命”。 原来的起义部署被完全打乱,缺乏香港方面的力 量,冒险举兵起义,难以保证起义得到成功;孙中山 只好采纳暂缓行动的建议,于是党员急起而消灭种种 形迹,毁文籍、藏军械,以保存力量。同时,打电报 给杨衢云,让他们暂时不要来广州。 其实在此之前,起义计划已遭到告发。而告发之 人,正是起义领导人之一朱淇的哥哥朱湘。朱湘是位 清末举人,任广州西关清平局书记。朱淇是兴中会骨 干,为起义起草讨满檄文及安民布告,而起义前两天 ,碰巧被哥哥朱湘看到。他唯恐受到牵连,就假借朱 淇名义向省河缉捕统带李家焯告密。李家焯得报后一 面派人监视孙中山,一面向两广总督谭钟麟报告。岂 料,谭钟麟并不相信著名医生孙逸仙会造反,反而哈 哈大笑说,“孙乃狂士,好作大言,焉敢造反”,坚 决不肯相信。惮于孙中山是位名医,又是基督徒,李 家焯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边,杨衢云在香港的筹备活动也已经暴露。 10月27日,巡宫斯坦顿获悉有人雇用约400名战士, 乘“保安”号夜航进入广州。斯坦顿马上将情报电报 给广州政府。清总督府接电报,立即组织1500多名清 军进入广州城内,开始了大搜捕,广州城內的农学会 、王家祠等起义的指挥机关都被清军查获。 10月28日凌晨,当“保安”号开抵省河时,清总 督府已派兵在码头守候搜查。船上虽有起义军400多 人,但分装在7大箱的枪支和子弹都被別的货物压在 底下,无法取出来武装自己。邱四和朱贵全等40人被 捕,后来的人因伪装及时,才躲过了抓捕。 这时的广州当局,一面提审被捕人员,一面继续 搜捕起义者。在搜捕中陆皓东不幸被捕。陆皓东原本 也可以逃脱搜捕,但他担心双门底机关的会中名册被 搜去,将会累及许多会员受难,于是他不顾其他人劝 阻,冒险前往。名册烧掉后,他也不幸被捕入狱。南 海县令李徵庸遵照两广总督的命令,提讯陆皓东。当 李叱令陆跪下时,陆挺立不动,并拒绝供出任何会员 。11月7日,陆皓东、邱四、朱贵全3人英勇就义,程 奎光受600军棍的酷刑,伤重而逝,程耀宸也病死在 狱中。这5位是最早为中国革命献身的烈士,孙中山 后来在自传里称陆皓东“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 牺牲者之第一人”。 孙中山见城内风头已紧,立即告陈少白及手下各 人迅速离开广州,摆脱了盯梢的人后,他半夜敲开了 早年在意奥拉尼学校时的同学家门。孙中山在这里听 到了他最好的朋友和同学陆皓东不幸被捕的消息,不 禁痛哭失声。 P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