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7.10
折扣购买: 萧红画传
ISBN: 9787536096653
郭玉斌,满族,黑龙江绥化人,1965年10月生。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吉林大学文学硕士,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九三学社成员,省作协会员;入选《黑龙江省文学艺术名人》,2013年第3期《文学自由谈》封面人物。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独立完成学术专著6部。获黑龙江省政府奖4次、省高校人文奖3次;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项,厅级科研项目2项。另有诗歌、散文、电影剧本、歌曲等作品在文艺期刊上发表。
一、小城故事 中国的东北疆有一个叫“ 北大荒”的地方,北大荒的 腹地有一条美丽的大江松花 江,松花江北边有一条支流 呼兰河,呼兰河边上有一座 小城叫呼兰。据考证,早在 两三千年前就有少数民族在 呼兰生活了。而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则是《金史》记载 的叫“胡剌温屯”的村落,距 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元史》载的“朵颜卫”,是这 里设置的最早的行政官署。 明洪武年间设“虎尔文卫”, “虎尔文”就是《金史》上说 的“胡剌温”,明代也称为“ 忽剌温”。清朝很注重呼兰 河流域的开发,康熙二十二 年(1683)在该流域设卡 伦(哨所)8处,在官方的 文书上始见“呼兰”一名。雍 正十二年(1734)设置呼 兰城守尉,成为黑龙江最早 开发的五城之一。 随着呼兰城的设立,商 业的发展,呼兰的人口也大 增:呼兰设城之初的乾隆元 年(1736)人口仅544人; 到乾隆末年(1795)增至 5775人——60年扩张10倍多 ;到嘉庆十三年(1808) 人口破万,达到11914人— —短短13年又增1倍;光绪 三十一年(1905)设呼兰 府,设府之初的宣统元年( 1909)人口超20万,达 228404人——呼兰所辖的人 口百年间激增20倍。1913 年呼兰府改县,这样的人口 规模,在当时的东北已经可 以算大县城了。就像辽阳被 称为辽宁“第一县”、扶余被 称为吉林“第一县”一样,呼 兰被称为黑龙江“第一县”。 民国以后,呼兰的经济 仍然处于黑龙江领先地位。 夏半年,呼兰河上船帆不计 其数;冬半年,冰封的呼兰 河面上运粮的大车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