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也不过时的育儿智慧
作者简介
李元宁教授,国际著名的婴幼儿教育权威和保育专家,45年专攻幼儿教育理论31年幼儿教育实践经验,世界学前教育组织韩国委员长,环太平洋地区幼儿教育研究学会理事长,韩国幼儿教育代表团首任团长,韩国教师团体总联合会幼儿教育特别委员长。
内容简介
孩子自己穿衣服,如果搭配得好,细心的妈妈一定会借机夸奖孩子: “今天你穿的衣服颜色搭配的真好。”即使搭配得不好,也不要指责孩子 ,只会问孩子为什么要穿成那样,如果孩子能说出他的理由,就让孩子继 续穿着;即便妈妈没有责怪,孩子也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韩式幼儿教育”优于“西式幼儿教育”的诸多地方 给大女儿喂母乳后我得过乳腺炎,吃了不少苦,所以二女儿出生后我 就考虑给孩子喂奶粉。当时大夫问我会不会后悔,我说不会。因为我想: 喂奶粉时只要好好抱着孩子精心呵护她,会跟喂母乳差不多。于是大夫给 我采取了回奶措施。 出院后,我刚抱着孩子喂奶粉时就后悔了,因为给孩子喂母乳时的那 种感觉(打心底涌出的爱的感觉)与在手里拿着奶瓶给孩子时的感觉是截 然不同的。看来造物主的安排并非毫无道理。 孩子在吸奶时最能感受到心灵的安定,并对妈妈产生信赖感。这时候 孩子的安定感和信赖感会成为以后形成人格的基础。埃里克森(Erikson) 认为,孩子通过吸奶可以满足吃的欲望;母亲的乳房也不像奶瓶那样是透 明的,母亲不能清楚地知道孩子到底吸了多少。 后来我们采用西方育儿方法,按时给孩子喂奶,认为这样做才科学。 但研究结果表明:过分按时喂奶的孩子在长大以后做什么都很被动,而且 有很强的依赖性。每次怎么哭都不给奶喝,宝宝就会丧失主动性和探究性 。现在专家们说,最好是宝宝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喂,因为会有饥饿 感的是孩子而不是时钟。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育儿方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西方的。不管是在 市场上还是在公交车上我们都可以给孩子喂奶的妈妈。 总的来说,对3周岁以内的幼儿,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方法比较好。而3 周岁以上的幼儿教育方法就值得向西方借鉴。 在驻韩美军幼儿园里当过多年幼儿教师的两位专家曾在1970年的一次 公开讨论会上说:“美国孩子在小事情上比韩国孩子更爱闹更爱发牢骚。 ”他们说这些可能跟养育方法有关,并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那个时期牛奶很贵,韩国的妈妈只能给宝宝喂母乳,所以孩子跟妈妈 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那时的孩子就有了心理稳定感。我认为21世纪初 开始提倡给宝宝喂母乳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宝宝在吸奶的同时,还能 跟妈妈形成亲密的关系,所以最起码在宝宝6个月前由妈妈亲自带比较好。 在我们的育儿方法中最不应该丢弃的就是父母跟孩子一起睡觉的习惯 。当然,如果孩子大了还和父母一起睡的话,可能会对孩子的性教育产生 不良的影响,但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由大人陪着睡还是较为妥当。因 为孩子就在身旁,不管他听不听,我们都可以跟宝宝说话,而且宝宝的每 一个小动作我们都可以马上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会 更加密切。 韩国人习惯在地板上铺褥子睡觉,这样方便大人看到孩子的脸,也可 以眼睛对眼睛,这是非常好的。即便是睡床也应该把摇篮放在父母的卧室 里,这样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 旧金山是我去美国留学时到的第一个大城市。在去西雅图之前,我有 机会访问了当地的上流社会家庭。当时并不是对方邀请我,我是跟着在他 们家里做计时保姆的高中同学去的。 这家主人虽然年轻,但因为继承了遗产,所以生活比较富裕。他们有 一个刚满1岁的孩子,主人夫妇外出后我和同学带着宝宝玩得非常开心。但 一到晚上7点,同学就从冰箱里拿出奶瓶,抱着宝宝进了一个房间。这个房 间布置得非常舒适,角落里放着摇篮。只见同学把房间里的灯光调得很柔 和,然后把孩子放进摇篮里让他躺下,并把那个冰凉的奶瓶放到孩子身边 ,说过晚安后就退了出来。 在韩国,我们认为幼儿就该和大人一起吃,一起睡,大人不能离开半 步。当时刚从这种文化圈里出来两天的我完全不能理解这种做法,觉得太 不可思议了。 我问她:“宝宝会不会害怕?”同学说:“美国人一开始就不跟孩子 一起睡。”我接着说:“既然宝宝的父母都出去了,我们就陪孩子多玩一 会儿吧。”可我的同学说那是不可以的,因为宝宝的父母不愿意打破这种 习惯。也许那个宝宝已经熟悉了这种生活吧,他不哭不闹地睡着了,也不 知道喝没喝那瓶凉牛奶。 我们的宝宝半夜起来后可以随便下地,但西方就不一样,他们的孩子 是在摇篮里睡觉的,无法自己下来,所以有的宝宝一进摇篮就啃着自己的 手指头,另一只手还摸着自己的耳垂,有的宝宝则必须抓住小被子或抱着 布娃娃才能入睡。这种怪习惯是宝宝在黑乎乎的房间里一个人孤独睡觉时 自然而然养成的。 培养宝宝的独立性也需要时机,要等到宝宝已经有所准备才能开始, 强迫是不行的。 即使是大人也想有个依赖,何况是宝宝呢?让宝宝一个人忍受孤独是 不是太无情了?! 韩国女画家B女士曾经与法国丈夫和孩子在韩国居住过一段时间。她的 法国丈夫说:“在韩国我们都在一个房间睡觉,而且在宽敞的房间里跟孩 子一起玩耍做游戏。孩子更喜欢这里的生活。回国后我母亲肯定会说我惯 坏了孩子,但我觉得韩国的这种方式更好。” 现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喜欢给宝宝喝牛奶而不是喂母乳;更喜欢 让宝宝在摇篮里睡,而不是在地板上铺褥子;更喜欢让宝宝坐婴儿车,而 不是背着孩子。但事实已经证明,传统的育儿方法更利于维系孩子和父母 之间的感情,虽然累一点,但和宝宝多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更容易增进彼 此的感情交流。 如何断奶更有利于宝宝 喂母乳当然好,但应该喂到什么时候呢?因为喂母乳有很多好处,所 以即便是宝宝在六七个月时使劲咬奶头,妈妈也得忍着。宝宝这时候虽然 还没有出牙,但因为牙床痒会不自觉地咬奶头。以前我们的妈妈会轻轻地 拍一下宝宝或是捏一下宝宝的鼻子来应付。 为了让孩子有心理上的信赖感,给孩子喂母乳是最好的,但在六七个 月开始出牙后,就要着手做断奶的准备了。6个月之前出牙的宝宝可以给他 喝牛奶,一点一点地喂断奶食品。从来没喂过断奶食品的宝宝只因为咬了 奶头就忽然断奶的话,他的心灵会受到双重伤害:一是吃不到好吃的母乳 ,二是亲爱的妈妈忽然大声吼他或打他。 性格的形成有8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就是产生信赖感的阶段,宝宝是 以咬奶头来解决牙床痒的问题,但这个问题还没解决,连填饱肚子的母乳 也被夺走了,这不是双重痛苦吗?突然吃不上奶或挨打的话,宝宝会对父 母产生不信任感。 除了这些心理因素之外,在营养学方面,断奶食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假如宝宝不试着尝一尝别的食物,光吃母乳是不能均衡身体发育所需 营养的,所以吃母乳的宝宝起码要用奶瓶喝点煮好后放凉了的大麦茶、牛 奶或果汁,一天一次即可。 到了该吃断奶食品时,给宝宝喝点米汤,吃一点点蛋黄或切碎的蔬菜 ,可以让宝宝尝试各种食品。为了让宝宝长胖,在一开始就强迫他吃过多 的断奶食品是折磨宝宝的行为。刚开始给宝宝喂断奶食品时,半茶匙分量 最好,而且不要让宝宝一次吃好几种食品,开始时只吃两三种,等宝宝慢 慢喜欢上断奶食品后再增加断奶食品的分量和种类。在这个过程中,宝宝 脑海里开始印刻对各种食物的记忆,这样宝宝长大后就不会偏食了。市场 上所卖的断奶食品中,用5种以上的食品调制出来的最好不要给宝宝吃。 宝宝满周岁后,可以给他吃些不太辣或不太咸的食品,如汤、米饭、 切得细碎的烤肉等。有的妈妈总是催宝宝多吃点,特别是对独生子女或第 一个孩子。可以理解那些花费心思辛辛苦苦给宝宝做断奶食品的妈妈的心 理,但妈妈也要明白宝宝的食量很小,强迫宝宝吃东西可能会让宝宝产生 厌食心理。应该考虑到宝宝的胃口,该放弃的时候就得放弃。 宝宝出牙的时候因为牙床疼,一般都不爱吃东西,即便不爱吃断奶食 品,也不要强迫他。建议妈妈把小勺放到冰箱里等凉了再给宝宝用,或是 把奶嘴放到冰箱里等凉了后再给宝宝咬,这些都是缓解牙床疼痛的好方法 。而西方人则喜欢往胶皮玩具里加些水,放到冰箱里变凉了后再让孩子咬 着玩。 总之,从心理学和营养学方面来讲,断奶应该循序渐进,到出牙时再 让宝宝用牛奶或其他食品代替母乳比较理想。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吃 断奶食品,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有的宝宝吃得特别多,父母担心 他们会发胖,有的宝宝吃得太少,父母又担心会影响宝宝的成长。 P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