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儒学(第十辑):家的文化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现代儒学(第十辑):家的文化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编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7.70
折扣购买: 现代儒学(第十辑):家的文化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ISBN: 9787100214698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为复旦大学校设研究院,是从事儒学研究和传播的学术机构,以继承和阐扬中华文明传统、探索江南儒学的学术精神、推动儒学现代化、确立儒家思想的全球地位为使命。上海儒学院的院长为陈来教授,执行副院长为吴震教授。《现代儒学》第十辑由孙向晨教授担任主编。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兼院长,通识教育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近代哲学、法国哲学、犹太哲学以及比较哲学研究、通识教育理论等。著有《论家:个体与亲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等,合著《十七世纪形而上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

内容简介

“家”是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孟子曾以“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为例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原因。王阳明认为,正是由于君子“察于人 伦”,从而意识到人之作为人而存在的根本原因,因此三代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 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这一辑《现代儒学》专设“家:传统与现代的交汇”栏目, 试图突破原有的论家哲学的模式,从较为新颖角度去挖掘“家的文化传统及其现代 意义”,专辑分别收录了孙向晨、陈立胜、干春松和王堃等几位教授的文章,以展现 论家哲学多元的理解路径与方式。 孙向晨教授的《亲亲:在同一与他者之间》试图从西方哲学的视角“迂回”地 看待中国文化中家的思想传统,从更普遍的意义上去理解家传统的哲学基础及其 现代意义。文章以列维纳斯哲学作为中介,一方面借助列维纳斯哲学审视与批判 西方哲学传统的特点,另一方面以“生生”与“亲亲”的角度展开对列维纳斯哲学 立场的反思。最终,作者以同一与他者的哲学论题框架确立了对作为家哲学基础 的“亲亲”之情的生存论分析,并努力为一个温暖的世界如何成为可能奠定基础。 陈立胜教授的《“大抵心安即是家”》从阳明哲学的角度展开了对近代毁家、破 家、离家思潮的内源性追溯,论述了身家之累、心安是家、友道第一、孔孟在家出家 等一系列心学传统的“家”观念。作者分析了心学“万物一体”“一体不容己”等超 越传统家观念的理论倾向,也明确指出心学传统不离传统修齐治平之“根”,“友道” 不是取代而是成全“涵化”其他“四伦”。这一观点突破了现代对于“公”与“私” 的理解,人伦的强调并不仅仅是“私”的问题,而性命之学也终不会逸出爱亲敬长 的传统。至于被现代社会所舍弃的“齐家”环节,在陈立胜教授看来最为关键,我 们所要做的是在身—家—国—天下的脉络中重建一种既能安顿个体自尊与自由又 能保障人际和谐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