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诗文(精)/中华美德

美德诗文(精)/中华美德
作者: 编者:郭佳|总主编:乔继堂
出版社: 上海科技文献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美德诗文(精)/中华美德
ISBN: 9787543978591

作者简介

乔继堂,1983 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1986 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钟敬文、许钰先生,1989 获文学硕士学位。其后从事著述和编辑工 作。曾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著有《中国人生礼俗》、《中国岁时礼俗》、《中国吉祥物》、《中国崇拜物》(以上四种均曾在台湾纳入“民艺”丛书出版,李亦园主编)、《国学600 问》、《吉祥图案》等作品。

内容简介

无 衣 《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a。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b !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c。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d。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e ! 【注 释】 a 袍:长衣,类似于今天的披风。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 当被子 盖。 b 王于兴师:犹言国家要出兵打仗。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 周天子之命为号召。清朝学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认为,此诗是 关于秦襄公奉周王命讨伐西戎的 诗。于, 语助词, 没有意义。兴 师,出兵作战。戈、矛:都是长柄 的兵器,戈平头而旁有枝,矛头尖 锐。子:你,指战友。同仇:共同 对敌;或说“同 伴”。 c 泽: 同“ ”(z佴), 贴身 《诗经》书影内衣,如同现在的汗衫。戟:长柄 勇赴国难 熔铸英魂 —— 0 0 3 武器。形似戈,横直两锋。偕作:犹言同起共卧。偕,同;作,起。 d 裳(ch佗ng):下衣。古时衣服,上曰衣,下曰 裳。 e 甲兵:即铠甲和兵器。偕行:同行,指一块儿上战 场。 【简 析】 《无衣》选自《诗经·秦风》。《秦风》是《诗经》“十五国风” 之一,收录秦地(今陕西省中部和甘肃省东南部)的民歌。这首 《无衣》,是一首反映秦国军民互助友爱、慷慨从征的民 歌。 全诗共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层层递进,极写将士们的 团结友爱,同仇敌忾、慷慨从征之情跃然纸上。每章的开头两句, 都以问答的句式、豪迈的语气,表现民众奋起从军、积极自助的精 神。所谓“无衣”,是说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然而,人们 意气慷慨,决心与战友共享征衣,“同袍、同泽、同裳”,表现了人 们克服困难、团结对敌的精神。每章的三、四句,写人们听到出征 号令,迅速修整武器、整装待发,“修我戈矛、矛戟、甲兵”,反映 了摩拳擦掌、积极备战的战斗热情。每章末句的“同仇”“偕作”“偕 行”,写将士们同仇敌忾,共赴前线,情绪高昂,充满必胜信 念。 这首诗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也是一首激昂 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全诗感情激荡,慷慨雄壮,矫健爽朗,气 势非凡,极具感染力。诗中的一些词语,已经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 语汇,深深浸入我们的民族精神之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