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8.10
折扣购买: 看蒙娜丽莎看
ISBN: 9787208187733
熊秉明(1922-2002年),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中国数学家熊庆来之子。1944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7年考取公费赴法留学,1962年起执教于巴黎第三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文化及哲学,同时从事书法实践与教学研究,曾获法国教育部棕榈骑士勋章并被法国教育部任命为终身教授。 熊秉明旅居法国50余年,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之修养于一身,在艺术方面成就卓著,其理解和思索有着别人难以达到的深度。
西方艺术本有描写死亡的传统,只要想一想他们画中十字架上的耶稣,殉难的圣徒,征战,酷刑,瘟疫,风暴中的遇难,医学解剖课,静物的干鱼、死鸟、骷髅……这些从来没有成为中国画家的题材。 中国的人物画要求“传神”,山水画要求写“胸中丘壑”,意图是相同的。……中国的创作方式是对于对象的同情的认识、移情的审美、择要的暗示。画家把对象视为活泼的、有生意的对话者、灵犀相通的同游者。 佛禅定于物质中。岩石与青铜一旦变成哲学,粗糙的石面、光泽的铜色都会变得更坚,同时变得更灵。大匠并不试着仿造肉的假相,相反,他把朝露的生命固定于钻石。他在金与石中唤醒生命,那是金与石自身的微笑。 雕塑的发生源于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