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原售价: 138.00
折扣价: 88.40
折扣购买: 大卫·休谟传(精)
ISBN: 9787308171106
欧内斯特·C.莫斯纳,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德克萨斯大学英语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文学与18世纪哲学。他的大半生都在研究休谟,撰写了关于大卫·休谟的数十篇文章,分别发表在历史、文学和哲学期刊上,并与R. Klibansky合编了《休谟新通信集》。他还出版了《被遗忘的大卫·休谟:好人大卫》作为撰写这本《大卫·休谟传》的前期准备。
第一章 文人 “我几乎将一生都花在文字生涯上。” 大卫·休谟生活在各种观念和社会力量风起云涌 的启蒙时代,正是这些观念和社会力量使18世纪成为 现代性的源头。休谟的与众不同——如果不是说独一 无二的话——之处在于:他在奋力革新人性研究的同 时,也从未失去对普罗大众的理解和洞见。通过将哲 学、学问和文学结合起来,休谟不仅成长为一名专家 ,而且还按照18世纪的智识理想,将自己成功地塑造 为一名“文人”。像其稍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同道一 样,作为启蒙时代的理想文人,休谟并未画地为牢, 而是涉足全部的知识领域。但是,唯一的不同之处在 于:在人类历史上,休谟的读者圈首次涵盖了普罗大 众。毫无疑问,休谟的哲学受众必然局限于少数知识 精英;而其对于政府、经济、伦理、宗教和整个社会 科学的研究,或许也只能激发相对有教养的那部分人 的兴趣;但休谟的国史著作却能够吸引绝大多数识文 断字之人。 文人生涯一直是大卫·休谟勃勃雄心之所在,而 且也很少有人能像休谟那样以这种纯粹且坚定不移的 态度投身于学术生活。对于休谟而言,文学表达是他 据以克服理性主义传统的重要支点,自远古的苏格拉 底时代以降,这种理性主义传统一直主宰着欧洲思想 。1739年,当还是一位27岁的年轻人时,休谟就第一 次提出了思想革命,此后,终其一生,休谟不断地以 各种文学体裁践行着其形形色色的思想革命。而这也 构成了其人生的首要动力:“实际上,对于眼睛和心 灵而言,晦涩总是令人痛苦和不适,而无论付出什么 样的辛劳,澄明总是赏心悦目,让人喜不自胜。”因 此,我们只能在思想层面上寻找休谟文人生涯的关键 。任何忽视其思想的休谟传记都无法标榜自己的厚重 。 尽管毫无保留地献身于哲学,但休谟能够遵循自 己所立下的诫命:“但依然是一个人。”而本传也主 要致力于呈现作为一个人的休谟。作为一个人,休谟 具有诸多美德。法国人习惯于称其为“好大卫”(le bon David),但很难将这个“绰号”转译成英语。 称休谟为“善的”(good),这必将误导大众,因为 他毕竟不是圣人。然而,休谟在很多方面确实是一个 大好人:他富于同情心,仁慈,平和,宽容,对他人 总不吝溢美之词;他在道德上真诚,在思想上诚实。 他总是一个忠实可靠的朋友。但他有点易于猜忌—— 猜忌自己的名声,猜忌友谊的忠诚,猜忌祖国的威望 。就智识而言,他是一位世界公民;就情感而言,他 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苏格兰人。不仅如此,休谟还是 一位凡夫俗子,他乐享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之物,如美 酒,如佳肴,如机智、谈话和理性的论说。虽然自制 力超群,但休谟同时还是一位多愁善感、激情洋溢、 并非对女性素所不敏之人。借用法国人的话来说,他 是“好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