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马尔萨斯:人口论
ISBN: 9787504699503
[韩]金龙兆,朝鲜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曾任光州教育大学社会科学教育系教授,现任光州教育大学名誉教授,积极开展着著书、讲课和才能捐赠活动。主要著作有《以思考为中心的经济学讲义》、《生活中的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原理》等。 [韩]黄基洪,2002年第一届首尔体育漫画大奖赛上获得佳作奖,2006年京乡新闻新人作家奖上当选诗词漫画部门奖项。作品有《行为经济学》等。
在 18世纪后期,马尔萨斯生活的英国因工业革命开始急剧变化。大多数经济史学家认为工业革命正式开始于1775年到1780年这个时期内。 当时英国还是一个农业国,生产工具简单,技术水平低下。即使在大家熟知的“经济学之父”亚当· 斯 密(Adam Smith)出版《国富论》的1776年,英国也还不是近代产业国家。 随着工业革命正式步入成熟阶段,工厂的生产技术得到发展,商得以大量生产,铁路等运输手段也开始发达,可以比以前更有效地集中和分配资源。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工业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建造工厂、生产产品所需的费用,农业生产力也得到极大提高。 那么,英国人民因为工业革命变得富裕和幸福了吗?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工业革命进程逐渐加快,开始出现贫富差距、物价上涨及失业等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也开始快速增长。目睹这种变化的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主张,如果不适当地限制人口的增长,不久的将来,人类将面临巨大的社会问题。在学习他 1798 年发表的《人口论》之前,让我们先来仔细了解一下工业革命。 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 18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人们正式开始使用机器生产而发生的巨大社会变化。那么,工业革命让社会逐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以前主要以小规模进行农业生产和运营的小农场,开始逐渐变为大农场,使农业产量开始大大提高。另外,随着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原本在农村务农的人开始涌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们为了维持生计,开始积极去工厂或其他单位找工作。这样一来,城市里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就可以用低工资雇用工人,涌向城市的人口就这样沦为了低廉劳工。 随着各种机器的发明,城市里的工厂制度逐渐完善起来。工业革命之前,工厂里的机器和操作机器的人一起工作,但随着机器工作在工厂生产过程里的占比大幅增大,工厂开始以机器为中心运转。工厂投入了大量资金,增设了大量机器,也就出现了像今天这样的大工厂。 随着这样的变化,长久以来的身份制度逐渐被改变了。与过去按照主人和奴仆的划分形成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不同,如今有了资本家和 被雇用的劳动者这种新型关系。在过去,身份与个人意志无关,自出生起就被定好了,但是工业革命之后的身份是根据合同而重新产生的,并且以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为主的资本主义身份制度经过工业革命越来越稳固了从棉纺织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逐步扩大到炼铁、机器制造和煤炭产业。另外,随着将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料运到工厂以及配送产品的需求增加,运输和交通也逐渐发达起来。特别是随着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程有了大幅发展。 但是,英国为什么能够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呢?英国很早就开展了面向世界的贸易,积累了资本,并拥有了殖民地。通过殖民地统治,英国不仅容易获得生产产品的原料,也能够确保广阔的消费市场。而且,英国地下资源丰富,市民革命① 后政治稳定,这些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英国直到 18 世纪初还主要是从印度进口制作衣服所需的棉织品,但随着棉纺织工业的发展,英国摆脱了行会组织的制约。比起生产羊毛,生产棉织品更容易机械化,更重要的是很容易从新大陆获得原料。因此,棉织品工业领域率先实现了技术革新。1720 年,英国禁止销售印度产高级织品,这样一来就得以提高英国国内棉织品的销售量,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英国人重点以西印度群岛的棉花为原料生产棉布。这种手感柔软的棉布既结实又能吸汗,深受人们的喜爱,出口量也逐渐增加。 到了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利用原本制作毛织物时使用的飞梭来制作棉织品,使得棉布的生产率大幅提高。后来,生产棉布的原料——棉纱不足,资本家又不得不发展纺纱技术并发明新的机器。1746年,纺织工人兼木匠——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69年,阿克莱特(Arkwright)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曾为纺纱工人的克朗普顿(Crompton)发明了走锭精纺机。英国原本从印度进口棉织品,现在使用走锭精纺机制造了又细又不易断的高品质棉纱,反而开始出口到东方。 随着纺纱机技术的快速发展,1769年,瓦特(Watt)重新改良蒸汽机并开始运用于纺织业。起初,纺纱机以水为动力,工厂也因此建在水边。但是将江水引入工厂的过程倍受限制,而且那种地方交通也不便利,存在很多困难。于是由于需要动力的地方越来越多,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1.一本从200年前争论到现在的著作,解读经济发展中永远离不开的话题:人口。其中所描绘的人类社会图景到底是否会出现? 2.以轻松易读的口吻解读人类发展史中ZUI具争议的人口理论之一。看懂人口趋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复杂曲线。 3.幽默漫画、风趣案例、随机书签,没有门槛的“经典经济学轻松读”!运用伟大经济学家的智慧,创造更好的生活。 18位影响当今世界经济的“经济学大佬”的核心理论,零基础学习职场人、学生不能不知道的经济学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