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魔球(如何赢得不公平竞争的艺术)
ISBN: 9787210107187
迈克尔?刘易斯,先后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任职华尔街著名投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是三十年来全球广受欢迎的财经作家之一。曾出版《说谎者的扑克牌》等多部经典力作。 本书被公认为是改变职业体育文化与团队管理理念的革命性作品,至今仍被各行各业的读者热烈讨论。 译者简介 小草,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主修英语,辅修国际商务。通过特许金融分析师(CFA)3个级别考试,曾在媒体业、金融业实习和工作。
第一章 人才之诅咒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西里尔?康诺利《希望的敌人》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总是要你跑步。当大联盟的球探实地考察一批有望成为未来球星的少年时,奔跑速度是测试列表里的第一项内容。球探们实际上是按照清单一项项测试的,他们将受测试孩子所应具有的优势称为“工具”。一共有 5 种工具:奔跑能力、投球能力、防守能力、击球能力,以及用力击球的能力。能跑的人有“轮子”,胳膊强健的人有“软管”。这些球探说的是汽车机械师的术语。如果你听他们讲话,把他们讨论青少年的话当成在讨论跑车,也毫无违和感。 在本年度春季末的圣迭戈,几个大联盟球队正在选拔未来之星。如果说,空气中透出了一丝比以往紧张的气息,那是因为这是 1980 年。此时,选拔棒球选手的风险已经加剧。在几年前,法律给予职业棒球选手自由转会的资格,然后,只要球员撒开腿跑个 2 秒钟,棒球队老板们就会为球员开出超过以往常识概念里球员应得工资的价码。在 4 年里,大联盟球员的平均薪水几乎涨了两倍,从每年 5.2 万美元增加至接近 15 万美元。1973 年,纽约洋基队的新老板乔治?斯坦布伦纳已经为整支球队支付了 1000 万美元。1975 年,他为棒球史上第一位自由球员凯特费许?杭特支付了 375 万美元。 几年前,没人仔细想过选错苗子的后果。然而,以前这种代价为区区几千美元的失误,现在已经迅速以百万美元计。 无论如何,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总是要你跑步。在球场外野的马唐草地上,五个年轻人正在伸展腰腿和慢跑:他们是达内尔?科尔斯、塞西尔?埃斯皮、埃里克?埃里克森、加里?哈里斯,还有比利?比恩。他们真的还只是孩子。他们都必须从母亲口中得到许可,才能到这里来。他们的名字出了家乡就无人知晓,但是对于球探们来说,这几个名字几乎是人尽皆知。在全国最受瞩目的 30 名新秀里,这五个小伙子毫无意外地将获得第一轮选秀权。他们从南加州这个国家最丰富的棒球人才宝库里被挖掘出来,被邀请到圣迭戈赫伯特霍华德中学的棒球场,来回答一个问题:谁是精英中的精英? 当孩子们放松时,一些球探在内野的草地上闲聊着。在外野,站着多伦多蓝鸟队总经理帕特?吉利克,他的手掌里攥着一个秒表。吉利克周围聚集着五个或六个球探,每个人都拿着秒表。其中一个人步行了六十码(1码约为 0.9 米——编者注),用脚在地上划出了终点线。孩子们沿着左边的界外线排好了队伍。在他们的左边,就是外野墙。曾经,还是高中生球手的泰德?威廉姆斯击出反方向外野的二垒安打时,球就是撞到了这堵墙上。 赫伯特霍华德中学是泰德?威廉姆斯的母校。然而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没什么意义。他们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完全麻木了。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们已经被许多长者检查了个透彻,以至于他们根本不关心自己受测的场地是哪里,以及谁来测试他们。与其说他们在接受测试,他们更觉得自己像是被拉出去试跑的跑车。教士队的球探保罗?韦弗也在这里。他被这些小伙子们的冷静惊讶到了。韦弗曾经见过孩子们在球探面前测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马克?麦克莱默,就是那个日后年薪高达 300 万美元的西雅图水手棒球队外野手,也在韦弗的测试项目前呕吐出来。但这些少年却应付自如,他们一直以来都表现极佳。 达内尔?科尔斯、塞西尔?埃斯皮、埃里克?埃里克森、加里?哈里斯、比利?比恩,一名球探转向另一名球探说:“我要三个黑人孩子,科尔斯、哈里斯、埃斯皮。他们会让白人孩子灰头土脸。埃斯皮会让所有人都灰头土脸,包括科尔斯。”科尔斯是短跑健将,他已经获得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奖学金,充当橄榄球队的外接手。这就可见埃斯皮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了:球探们确信连科尔斯都跑不过他。 吉利克做了下手势,这五位天生的运动健将迈开腿跑起来。他们只跑了几步就进入了全速阶段。在 7 秒内就跑完了全程。比利?比恩比其他人跑得都快。埃斯皮第二个跑完,还有三个大步流星跟在后面。 就这么直接——六十码短跑还能出现什么让人疑惑的事呢?——而吉利克却疑惑了。他发牢骚似的叫一名球探重新把跑道走一遍,确认距离是准确的六十码。然后,他叫五个少年重新回到起跑线。少年们大惑不解,他们一开始总是让你跑步,但是通常只会叫你跑一次。孩子们想吉利克大概是要测试他们的耐力,但吉利克不是这么想的。吉利克的工作是眼见为实、不见不实,但他却无法相信自己刚才的所见。比利?比恩只是个初学者,他不相信比利?比恩能光明正大地跑赢塞西尔?埃斯皮和达内尔?科尔斯。 他也不相信自己秒表上记录的时间,6.4 秒——这可是专业运动员的用时,不像是他们这种大小子能跑出来的。 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要他们再跑一遍,少年们还是回到了起跑线,老老实实又跑了一遍,结果依然如故。保罗?韦弗说道:“比利直接就把他们给灭了。” 比利?比恩年少时在各方面都优于同龄人,他天生就比任何对手优秀,在与其他人对抗的任何种类的运动项目中,比利?比恩就像是在玩一种完全不同、难度仅为小儿科的游戏。高中一年级时,他是橄榄球队的四分卫,还是篮球队的得分王。他在身体还没完全发育时就展现了自己的体育天赋:还无法单手抓住篮球时,他就已经可以扣篮了。 比利的父亲,并非运动员出身,却能手把手地教儿子打棒球。他是职业海军军官,出海一次要 9 个月。当他回家时,他一心想要教会儿子一些东西。他教儿子如何投球:投球是可以学习领悟的。无论什么季节,他都会带上儿子和翻旧了的棒球书,加入棒球儿童联盟。那些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比利的父亲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和儿子在投球练习时,堪称军事级别的效率和新兵训练的强度。 比利很享受每天都能练习接球,尤其是与父亲一起练习。 比利 14 岁时,已经比父亲高了 6 英寸(1 英寸约为 2.5 厘米——译者注),已经能做一些他父亲的书里也无法介绍的高难度动作了。高中预科时,他在教练的言传身教以及老球员愤怒的反对声中,作为学校代表队投手进行了最后一个赛季的比赛。他连续投出了 10 次三振出局,让对手一分未得,且四次打击里打出了两次安打。上高一那年,他 15 岁,在最激烈的全国高中棒球联赛里的打击率已经超过了 0.500(50%——译者注)。高二,他身高 1.95 米,体重 81.6 公斤,而且还在长肌肉。他所在高中的球场上已经挤满了球探,球探们又一次见证了他超过 0.500(50%)的打击率。在球探开始关注比利的第一次重要比赛里,比利成功盗垒四次,击出了三次三垒安打,而且作为投手只让对方取得两次安打。22 年以后,比利仍然保持 着加利福尼亚中学生的安打纪录,而那三次安打更使他声名远扬。那天的球场没有围栏,只是圣迭戈郊区无边无际的热带苔原。比利第一次击出安打后,球从外野手的头顶上飞了出去,外野手们只得退到更外围防守。当比利第二次击球飞跃过他们的脑门,他们退到更后面了,几乎恨不得退到棒球场外的停车场。而当比利第三次击球飞跃过他们的上空,这其实是观众们最后一次为此发笑。比利出现在任何运动场地上,观众们的反应大同小异,尤其是当他打棒球时:只一眨眼,你可能就再也看不见任何东西了。 他激起了那些球探们的强烈兴趣,球探们的工作就是想象一个年轻人职业生涯可能达到的高度。这个少年拥有一副你梦想中的身体。笔挺、瘦,但不是瘦到长不出肌肉。那张脸!在黑褐色不修边幅的蓬乱头发下,这名少年拥有球探们喜爱的锐利特征。一些球探仍然相信,他们可以通过一个年轻人脸的结构,而不是他的性格,来判断他在职业棒球的未来。他们使用了一个短语:“好脸。”比利有好脸。 比利的教练山姆?布莱洛克不知道球探在看什么。“我得到了第一轮选秀权,”他说,“每当我们比赛时,就会有 15 或者 20 名球探出现。然后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我从来没有打过职业棒球。”20 年后,山姆?布莱洛克将被同行选为全国最好的高中棒球教练。他在圣迭戈的兰乔贝尔纳多中学的球队输出了如此多的大联盟未来球星,以至于棒球界把这所学校称为“球星工厂”。但是在 1979 年,布莱洛克刚开始工作几年,他还对棒球大联盟充满敬畏,此时就有很多球队代表来看他们训练。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想亲自了解比利?比恩。比利只得在结束训练后径直跑到朋友家里,以避免他们不断打电话去家里。与球探在一起,比利很酷。与他的教练在一起,比利很酷。唯一一个曾经让比利难堪的是一位英语老师,她曾经在某天上课时把比利拉了出去,说他太聪慧夺目了,以至于他的运动天赋和魅力都相形见绌。对于她,比利想要更优秀。对于球探,他可以不予理睬或离开。 山姆?布莱洛克事后认为,他原本应该把球探赶到一个角落,告诉他们只要坐在那里,一直等到有人来叫他们。相反,他当时做的事,正是球探们希望他做的事情:任由球探观摩训练。他们想看到他的明星球员跑出去接受检查;他们希望看到比利跑步,山姆会替他们叫比利跑步冲刺;他们希望看到比利扔球回本垒,比利就会去往外野,向位于本垒的山姆教练扔出火箭般速度的传球;他们想看到比利击球,山姆就会开始击球训练,没有其他人,在场的只有比利和球探们。(布莱洛克回忆说:“我投球,比利击中了,还有 20 个大联盟的球探在外野追逐飞球。”)每次球探看到比利,他们只看到他们期望看到的:未来的大联盟明星。 ◎布拉德?皮特非演不可得的真实故事,好莱坞口碑力作《点球成金》原著 ◎《说谎者的扑克牌》《大空头》作者迈克尔?刘易斯又一经典力作 ◎一位“水货”球星出身的球队经理和一个另类的哈佛毕业生,带领一支鱼腩球队,以极低的预算,颠覆了美职棒大联盟的传统理念,在前大数据时代,掀起了数据分析的革命 ◎大数据时代,一个团队管理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