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

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
作者: 谭先杰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9.60
折扣购买: 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
ISBN: 9787108061751

作者简介

谭先杰: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他曾是三峡库区的土家族放牛娃,因12岁那年母亲病逝于妇科肿瘤而立志从医,历经艰辛,终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的妇科肿瘤医生。 他的经历被北京电视台拍摄成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之《致母亲》,播出后感动了无数网友。 他从事妇产科工作二十余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妇产科学家郎景和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05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及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 缘于对母亲的怀念和对西方健康教育的感动,回国后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潜心于女性健康知识的普及,目的是让更多女性认识自身、关注健康、远离疾病。2013年,他与向阳教授一起主编医学科普《协和名医谈妇科肿瘤》,成为该领域的畅销书。之后,他用一种全新的章回体写作手法完成女性健康科普《子宫情事》,目前正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将其曲折而有趣的从医故事整理成书,用正能量激励在逆境中奋斗的人们。

内容简介

父亲和他的三个女人 一 父亲的确属于脾气暴躁的人,尽管在我的记忆 中,他从来没有打过我,连骂都很少,但我经常看 到他打骂二哥,他对母亲说话也很重。然而长大以 后我才明白,父亲其实是一个很坚韧和重感情的男 人。兄弟三人之中,可能我是最理解父亲的。 父亲是老谭家从长江边搬迁到大山之后的第三 代人。清朝末年,曾祖父的父亲从重庆西沱古镇旁 边的一个叫协石馆的地方,用两个箩筐挑起了全部 的家当,翻越了一座大山和几座小山后,到达了我 出生的地方。 到了爷爷当家的民国年代,我们家已经成为比 较殷实的佃农了,一大家人30多口共同为一个东家 打工,积攒了不少的钱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前夕,爷爷准备买上几亩属于自家的地。所幸没买 成,否则我家的阶级成分必是地主无疑。 由于家境比一般的佃农要好很多,新中国成立 后划分成分时爷爷家被归为“老上中农”——尽管 属于农民阶级,但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知 识青年们到广阔的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中的 “贫农”和“下中农”不完全是一个阶层。爷爷这 一阶级成分和我姥爷的成分,彻底改变了我大哥一 生的命运,这是后话。 前后两个奶奶一共生养了包括父亲在内的兄妹9 个。爷爷的威信极高,说话声如洪钟,人称“吼天 狮子”。父亲在兄妹中排行老大,被称为“大头和 尚”。这是传统的中国舞狮节目中的两大主要角色 ,而现实生活中爷爷和父亲也是两个分量不轻的厉 害人物。 二 父亲出生于1920年。8岁的时候,爷爷就给他说 了一门亲事,女方是爷爷老朋友家的女儿,比父亲 大3岁。由于家境不太好,定亲后她很快就到爷爷家 来了。从她来到爷爷家的那天起,父亲就叫她马姐 姐,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等过了几年爷爷正 式要为他们举办婚礼时,父亲居然坚决不从,逃跑 得无影无踪。 爷爷大发雷霆,打碎了很多农具,表现了“吼 天狮子”的上乘功夫。父亲在外潜逃了几年也不见 人影,只偶尔托人给奶奶带信说他在外面挺好的。 那个年代没有微博、微信,没有人肉搜索,父亲搞 的又是单线联系,爷爷对他完全失去掌控。眼看“ 儿媳妇”一天天长大,爷爷只好托人说媒,将花了 聘礼娶进来的儿媳妇,重新置办嫁妆后,再当女儿 嫁了出去! 几年后,父亲带着一名身材娇小的女子回到了 老家。在几年父子斗争中始终处于下风的爷爷觉得 颜面扫地,坚决不允许他们走进家门。那几年父亲 在外面学会了泥瓦匠手艺,于是将山边的岩}同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