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52
折扣购买: 鹤沙千秋
ISBN: 9787552025637
1
王羲之在浦东也有一段关于鹤的传说故事。据《浦东 召稼楼》一书记载,晋咸和七年(332年)三月,王羲之携夫 人郗墙由山阴回朱方(今镇江)岳父郗鉴家省亲。途中专程 绕道华亭,瞻仰了心仪已久的陆机故宅,拜读了陆机诗赋 文章的手稿。夫妇俩对《平复帖》文稿斑驳烂漫的书法艺 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陆机后人的陪同下,他们又坐船 浏览了华亭侯封地内的鹤窠村、涔湖和鹤坡塘。在那里, 他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壮丽一幕:天上飞的是白鹤,地上 舞的是白鹤,树上栖的是白鹤,湖上凫的是白鹤,真是仙 鹤的王国。眼望仙鹤,耳听鹤鸣,心随鹤飞。王羲之哲思 起伏,浮想联翩,华亭鹤者,华亭侯在封地所养之鹤也… …在返程的时候,王羲之夫妇如愿以偿得到了一对极品华 亭鹤,而陆氏后人则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墨宝“机云亭”三 个大字。几天后,仙鹤同王羲之夫妇一起到了郗鉴家中。 仙鹤是郗家最崇敬的,所以华亭鹤一到朱方,受到了最优 裕的待遇。郗鉴在自家园林的荷花池畔给仙鹤建造了仙鹤 轩,并派人日夜侍候。后其中一只极品华亭鹤随王羲之夫 妇俩到了山阴,也受到了同样的礼遇。咸和九年(334年)仲 秋之日,郗鉴养的那只鹤不幸死去。王羲之和郗鉴两家以 及朱方的爱鹤朋友、道教界人士十分悲痛,按照道教的丧 葬礼制下葬亡鹤,用多层黑色黄色的丝帛包裹亡鹤,将亡 鹤掩埋在山清水秀的焦山西麓的临江崖下,羲之书写悼文 ,勒于崖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焦山摩崖石刻《瘗鹤铭》 。铭文为: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 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夺余仙鹤之遽也。乃裹 以玄黄之巾,藏乎兹山之下,仙家无隐晦之志,我等故立 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日:相此胎禽,浮丘之真,山阴降迹, 华表留声。西竹法理,幸丹岁辰。真唯仿佛,事亦微冥。 鸣语化解,仙鹤去莘,左取曹国,右割荆门,后荡洪流, 前固重局,余欲无言,尔也何明?宜直示之,惟将进宁,爰 集真侣,瘗尔作铭。 《瘗鹤铭》究竟是不是王羲之所书尚存争议。一是打 捞上来的残石不全,文字有遗失,不能全面的考证;二是 石刻只署“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名号,未写作者 实名,有学者认为是陶弘景所书,也有学者认为是顾况、 皮日休等所为,但学界主流认为《瘗鹤铭》确为王羲之所 书。早在唐代《润州图经》一书就有记载:‘《瘗鹤铭》 为王羲之书。”当代学者刘建国、潘美云等通过对《瘗鹤 铭唐人金山本》和唐代《润州图经》的分析,同时联系王 羲之与镇江的关系、“雷门鼓事”的时代以及东晋书风的 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地考证。从而得出‘《瘗鹤铭》作者 就是王羲之”的结论。王羲之华亭乞鹤的故事笔者在其他 文献并未查得,但“壬辰岁得于华亭”是毫无争议的,《 瘗鹤铭》纪念的鹤的确来自华亭,确切的说来自浦东。自 晋代以来,华亭鹤就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无数大家来浦 东寻鹤、访鹤、乞鹤。作为信奉道教、仰慕陆机书法的王 羲之,借省亲之机来浦东乞鹤也确有可能。总之,不管如 何,书圣王羲之与华亭鹤的传说必将为浦东鹤文化添上神 秘、绚丽的色彩! 李白与华亭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