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系列. 梵高

大艺术家系列. 梵高
作者: 高色调文化
出版社: 江苏美术
原售价: 188.00
折扣价: 111.00
折扣购买: 大艺术家系列. 梵高
ISBN: 9787558086717

作者简介

高色调是深圳市高色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简称,创办十几年来,始终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弘扬艺术设计创意文化,为读者提供专业、新颖、完整艺术相关资讯和设计创意灵感。其编著的《版式设计与网格系统》《插画故事力》《东方色彩》等图书,市场反响良好。

内容简介

成为艺术家之前 1853 年 3 月 30 日,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津德尔特村庄,在市集中央的牧师公馆中,文森特?威廉?梵高(后文简称梵高)出世了。他是荷兰新教牧师提奥多洛斯?梵高(Theodorus van Gogh,1822—1885) 和 妻 子 安 娜? 科 妮 莉 娅? 卡 本 特 斯(Anna Cornelia Carbentus,1817—1907)的长子,之后,夫妇俩还孕育了两个男孩和三个女孩。在小梵高眼中,父亲提奥多洛斯是权威不容挑战的传统严父,也是循循善诱的亲切父亲。他教育孩子学会独立,以播种者般的辛勤获得世俗成功,让家庭荣耀。母亲安娜以严格的纪律和教规引导孩子:定时散步,规律用餐,晚餐后全家围坐大声朗读。每年节假期间,尤其在圣诞节,梵高一家都会团聚在一起开心庆祝。身为业余画家的安娜还鼓励孩子们学习绘画,提高自身修养,与当地上流圈子的孩子社交,维系这个中产牧师家庭的好名声。 4 年后,弟弟提奥出生。提奥与梵高从小感情亲密,合住在二楼小卧室中,有时还会同床共枕地聊天。小提奥对似乎无所不能的哥哥非常崇拜。梵高教他打弹弓、堆沙塔、玩雪橇、下棋和跳沟壕,甚至为哄弟弟而自创游戏。成年后,提奥持续资助连连失败的梵高进行绘画创作,多次帮助哥哥渡过生活难关。 童年的梵高是所有孩子中最叛逆的一个。他人前害羞拘谨,私下却非常情绪化。他好斗,蔑视牧师公馆里的规矩,如不理母亲组织的拜访镇上有钱人的出行,而是选择与仆人们待在一起。他埋头誊写诗歌,苦心研习绘画,有时带上铅笔和画板走出门外,试着勾勒眼中的世界。这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怪男孩,还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观察力。自记事起,他时常四处游荡,独自跨过麦田的尽头,走进荒野,连续几小时观察大自然里的各种小生命。回到家,就躲在阁楼彻夜研究自己收集的野花和鸟类巢穴。 7 岁时,梵高在津德尔特市集对面的公立学校接受教育,但顽劣的他经常冲撞校长,终于在 1861 年 10 月底被退学。无奈之下,父母高薪聘请了一位女家庭教师在家教育梵高,由父亲提奥多洛斯设定儿子每天的学习课程。每天固定时间段,梵高都得在父亲的阁楼书房,学习当时几乎已在荷兰教育中消失的宗教诗歌。 到了 11 岁,梵高被父母驾着马车送到泽文伯根镇的普罗维利私人寄宿学校,学习法语、英语和德语,并在此完成了他人生中第一张素描。对于性格敏感的梵高来说,这是父母对他的抛弃。在学校里,脾气暴躁、行为怪异的梵高一直与同学、老师格格不入。被孤立的他极其思念津德尔特的家人,经常写一些歇斯底里和忧伤抑郁的思乡信,并要求退学回家。 梵高是一位传奇画家,其死去几年后的作品才渐渐被人接受和推崇,关于他的谜团太多了,他带给世人的惊喜也同样多,这位年仅37岁的绘画天才争议也不少。本书以时间为线索,结合梵高的私人书信、朋友圈、人生足迹、人生阶段、草图及绘画作品等,将其生活状态和艺术创作结合一起,系统地、生动地还原了梵高的艺术人生,通过本书读者将深刻地阅读到梵高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及背后传奇故事。 本书本书采用特种纸印刷,设计制作精美,是一本值得永久收藏精品艺术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