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度·临安之变:绍兴体制与南宋中兴
作者简介
郭瑞祥,专注于古典文化和历史创作,从历史事件中发现兴衰更替的深层逻辑,近年来主要耕耘于宋史领域,出版有《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大宋文官:变法视角下的士大夫观察》《宋徽宗:皇帝·艺术家·俘囚》《苏轼的朋友圈》等十数部作品。
内容简介
楔子 黄天荡之战与南宋的根基 江南运河自杭州起,过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常州、丹阳至镇江府入海。建炎四年(1130)三月,金将完颜宗弼(兀术)在两浙追杀宋高宗赵构未果,抢劫了大量金银财帛,装上船只,从这条水路运回北方。 运河入江处,东焦山,西金山,扼守要冲。若在这里设一支奇兵,将筑起一道坚固的封锁线,金国水师未必能够顺利进入长江。 宋浙西制置使韩世忠早就想到了这一点,率八千水师在这里严阵以待。[ 关于黄天荡战斗的详细经过,《宋史·韩世忠传》《金史·宗弼传》《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几部史书记载较为混乱。本文综合了各书说法,并参考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见周宝珠《关于宋金黄天荡之战的几个史实问题》,《 史学月刊》1981年5月。] 与金军相比,宋朝的水师熟悉水战,习惯了船上的颠簸,船上行走跳跃与平地无异。更为重要的是,宋军船大,海船长度可达百步,一步以一米八计,近二百米,是标准足球场的二倍。船上不仅可以载人,还可以跑车跑马,简直就是冷兵器时代的航空母舰。而金军善于骑射,骑兵所向无敌,水师却是短板,所乘之船也大多艓子类的小船。 不过,金军势头正劲,自靖康起来往中原如入无人之境,宋军闻“金”色变,经常一触即溃。更严峻的是,金军号称十万,以八千对十万,无疑鸡蛋硬碰卵石,这仗能不能赢,委实难料。 要想赢面大一些,就须争取每个机会。 韩世忠推演战斗的每一步进程和每一个细节:金军遇到宋军船只的阻拦,一定不会贸然开展,而是先观察军情。金山、焦山都已被宋军控制,观察军情的最佳地点只有一处,那就是金山对面的银山!银山树木葱茏,风景幽绝,既是观赏江波的绝佳去处,又是伏击擒拿的最好场所。韩世忠抬高仰望银山,一个大胆的战术在脑海中酝酿…… 果如韩世忠所料,当完颜宗弼押解着财物大摇大摆来到镇江,他本以为会像来时一样畅通无阻,不料百余艘宋军海船罗列江上,连鲈相接,鼓帆如大鹏之翼,旌旗如蔽日之云,气势高昂,跃跃欲战。以前同宋军打仗,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宗弼吃了一惊,先自胆怯了三分。眼前的宋军,决不似过去的宋军,必需稳扎稳打! 经过简单地观察,宗弼终于发现了地势高兀的银山,登上可以对江面一览无余。他一边派人到韩世忠营,名义上约战,实际上先试探虚实;一边骑着高马骝驹,带着四名随从亲自上山窥视宋军的长江防线。 银山的最高峰,建有一座龙王庙,颇负盛名,是香客祈愿、游客望江的好去处。宗弼带着随从来到庙门跟前,下马系缰,推门而入。韩世忠早在银山上布下埋伏,一队在山下江岸,一队就在庙内!按照事先部署,宗弼进门后,听到江中擂响战鼓,发出信号,岸边的兵先冲上来,断绝宗弼的归路,然后由庙里的兵将其擒获。谁料庙里的士兵立功心切,还未等鼓声敲响,就急急忙忙冲了出来。敌酋一看,回头上马便跑,庙里的宋军在后面猛追,而岸边的士兵没有得到信号,还在按兵不动。由于两股伏兵配合不到位,最终只擒获了五人中的二位,其他三人成了“漏网之鱼”。穿绛色长袍、腰盘玉带的敌酋跑得最快,仓皇之中从马上掉了下来,然后一跃而起,策马绝尘而去。宋军后来知道,那个人就是宗弼。 宗弼差点丢了性命,恼羞成怒,下令冲击韩世忠船队,与宋军短兵相接,决一胜负。韩世忠亲自驾船冲在前面,他的妻子梁氏也是女中豪杰,在阵后擂鼓助威,宋军个个争先恐后、拼死向前。宋军船大,金军船小,宋军用带有铁锁的大挠钩将金军小船钩住掀翻到江中,金兵便只有在水中扑腾求救的份儿了。双方大战了数千回合,金军还是无法突破。 金军过不了运河口,宗弼一时束手无策,只好向韩世忠献上橄榄枝、打出免战牌。先是承许把在江南掠夺的财物全部留下,以换取安全北归,韩世忠没答应;又许诺用名马交换,韩世忠还是拒绝了。 完颜宗弼见金钱不能收买韩世忠,又无法与战,只好溜长江南岸溯流而上,目的是绕过韩世忠防区。韩世忠占据江中,紧跟不舍,边追边战,击柝之声日夜不止。两军如猫与老鼠,一个溜墙跑,一个沿墙追,猫时不时地扑过去挠上几爪子。 几天后,宋军将金军逼进了黄天荡。 黄天荡在今南京于南京市栖霞山东北,建有湿地公园,芳草萋萋,绿树茵茵,鸟禽和鸣,一派平静和谐的气象。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没有人会想到这里曾是一篇辽阔的水域,曾发生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成为宋金战争史上的攻守变化之战。 黄天荡横阔三十余里,港汊交错,只有一个出入口,利于水军作战。韩世忠将金军堵截在黄天荡中,这里眼看将成为完颜宗弼的刑场! 完颜宗弼不愿坐以待毙,亲率水军突围,韩世忠凭借大船优势,用两只船夹击金军一只小船,从上面缒下挠钩,便钩沉一只敌船,小半晌二百多金军便成为水面浮尸。金军大窘,把全部船队聚拢在一起不敢有稍许行动。无奈,完颜宗弼亲自走上船头向韩世忠喊话,请求放行,语气极其悲哀,仿佛一只等待受死的麋鹿。而韩世忠在大船上悠闲自在,取下身上悬挂的金凤瓶,里面装着醇厚的江南黄酒。韩世忠仰头豪饮几口,慢悠悠地给宗弼递过话:“想让我放你走?也不难。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咱们可以相安无事。”[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58:世忠酬答如响,时于所佩金凤瓶传酒纵饮示之。兀术见世忠整暇,色益沮,乃求假道甚恭。世忠曰:“是不难,但迎还两宫,复旧疆土,归报明主,足相全也。\"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81页。] 宗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穷途末路,但很快传来一个令他振奋的消息:完颜昌在潍州(今山东潍坊)听闻他被困的消息,派大将太一孛堇前来接应,太一孛堇已经屯兵长江北岸,对韩世忠形成夹击之势。宗弼受到鼓舞,又登船与韩世忠协商。韩世忠这次更不客气,引弓搭箭,振臂要射。宗弼吓得掉头便跑。 宗弼与太一孛堇夹攻韩世忠,但宋军掌握了对付金军的诀窍,加上船大、艺熟、士气高,虽南北接战,但丝毫不占下风,宗弼被困在黄天荡里,仍然无法脱身。 四月十二日,韩世忠围困宗弼已经26天,只好再寻脱身之策。这时有人献计:曾有一条老鹳河从这里通向建康(今江苏南京)的秦淮河,后来被淤塞,如果能挖通老鹳河故道,可以摆脱韩世忠。宗弼大喜,动员士兵用一个晚上挖了五十里河渠,终于离开镇江到达建康。帆启船时,被韩世忠发觉,宋军紧追不舍,金兵驻留建康,但仍未能渡江。 完颜宗弼貌似真的走投无路了。但背水一战往往会有奇功!宗弼愿出重金征求对付大船的办法,重赏之下,必有奇计。有一位王姓的福建人真的给宗弼献上一策:在船上装些黄土,土上铺木板,这样行驶起来既平稳又迅捷,关键是防火!趁江面无风的时候悉数驰出,宋军的大船没有风就行驶不快,这时候用火箭射击大船的竹蓬,宋军则不攻自破。 用火攻的难点是需要在对方的上游,这样才有冲击力,快速点火,速战速决。有了挖河开渠的经验,宗弼故技重施,于四月二十四日夜里再开新河,从白鹭洲西南通往大江,把士兵调到了韩世忠的上游。 宗弼听从卜卦的方士建议,杀了一匹白马,残忍地剜了一颗女人的心,在自己的额头上划个口子,滴出血来,以此祭告天地河神,祈求次日风静浪止。果然,二十五日,天色晴好,丽日高照,即使在江面上也感受不到一丝空气流动。 宗弼一声令下,金军小船百舸竟流,一齐冲向宋军大船。而宋军的海船虽然张着帆,却难以移动启航,只能被动挨打。一时间,一支支火箭射来,矢如雨下,火从天降,宋军海船的帆蓬燃烧起来,远望大火蔽江,热浪滚滚。宋军海船准备有水陆两战装备,士兵裹有铠甲,战马铁面皮甲,在大火烧烤下,炙烫无比。人乱而号叫,马惊而嘶鸣,唯有江水能够灭火降温,于是人、马落水甚众。 金军趁机擂鼓追袭,震天动地。宋军大败,将领孙世询、严永吉力战而死。宋军败退七十里,多亏韩世忠事先安排有小船千余艘进行接应,才击退金军。 五月十一日,金军焚烧建康后渡江而去。 黄天荡之战最终虽以韩世忠失败告终,但韩世忠军队只有八千人,而金军号称十万,以八千抵十万,阻挡金军四十多天,败犹胜也。 金人南下以来,宋军接连战败,畏之如虎,往往敌未至而将先逃,或者金人刚到城下,守将就主动献城。包括宋高宗本人,一路南逃直至浮舟大海,远涉温州。黄天荡一战,宋人忽然发现,金军不过如此,我们照样能打胜仗!军民抗金的信心极大地增强了,战争形势发生微妙的变化。宋高宗听到捷报,高兴地说:“金人侵犯以来,诸军望风奔溃,今岁知世忠辈,虽不成大功,皆累获捷,若益训卒缮兵,今冬金人南来,似有可胜之理。”[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系年要录》)卷32,建炎四年四月戊子条。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第632页。]如果好好训练,冬天金军再来,就可以战胜他们了! 参知政事范宗尹则透过这场战役洞察了“天意”:“臣观自古临战取胜者,皆有先定之谋,……并非谋画,全是天意。前此兵将望风奔溃,而今岁皆能力战,此天意似稍回。”[ 同上。] 古人认为皇帝拥有天下,是天命,天命不可违,天意大于人为。若天意稍回,大宋自然不会灭亡。 天意也好,人为也罢,黄天荡战役是宋金关系的重要转折点,奠定了南宋的根基,自此金人不敢轻言渡江。而南宋眼光转向国内,开始了自己的国家建构。 了解南宋的命运,就能了解民族性格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