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学入门(第3版)
作者简介
伊丹敬之,1945年生于日本爱知县,1967年毕业于一桥大学商学院。现任一桥大学商学研究科教授。 加护野忠男,1947年生于日本大阪,1970年毕业于神户大学商学院。现任神户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科教授。
内容简介
序? 章 何为企业管理 企业的存在形式 作为技术转化体的企业本书尝试构建经营学的逻辑框架,以理解企业管理的整体面貌。首先,我们探讨企业的存在形式以及具体管理行为的内涵。 关于企业,可先从其定义谈起。 企业是经济体,执行技术转化的工作并产出附加价值。 日本有 180 万到 200 多万家公司。从代表性的丰田汽车、索尼等企业巨擘到大街小巷的餐饮店、小酒行都是企业。企业无一例外都从市场购入所需的要素,然后进行技术转化,最终产出商品投入市场或是提供服务。 餐饮店购入食材,将其烹饪加工成顾客喜爱的食物;小酒行预估消费者可能会购买,于是向批发商购入相应的酒类或饮品,陈列在店里吸引顾客;索尼或松下电器等公司购入原材料,制作构成DVD播放器等商品所需的零件,并与外购的零件一起组装成DVD播放器投入市场;钢铁公司用铁矿石制造钢铁产品。 食材烹饪加工为菜肴,酒类陈列于店铺,零部件组装成电子设备,铁矿石炼制成钢铁……这些都称为技术转化。精于技术转化的企业方能在社会中生存。 如果资金或服务唾手可得,企业就无用武之地。正因为供应与服务存在难度,才需要企业进行技术转化,解决难题。 流通或金融等服务行业虽非制造业,但其经营的核心仍是技术转化,如流通企业以商品空间移动为核心,以供应过程为业务内容,重点在于商品流通与展示。换言之,流通企业从世界各地购入商品,在店铺陈列,供顾客选购。包括供应过程在内,都属于“技术转化”。 银行是资金借贷中介。顾客对资金的需求周期(短期或长期)、资金的多少,风险大小的评估等都千差万别。如何才能具体情况具体应对,达到资金供求平衡?对此,银行需攻克技术难题。其业务核心依然是技术转化,具体而言是“资金”的技术转化。 由此可见,所有企业都是技术转化的平台。没有技术的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例如,只靠银行存款利息赢利的企业已然失去作为企业的意义。 创造附加价值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销售出去才有意义。销售收入与外部采购成本之间的差额称为附加价值。附加价值是衡量企业存在意义的基本指标,即在外购商品上附加多少价值才能销售出去。从附加价值中减去企业员工薪酬和借款利息等,余下的即是毛利。从毛利中扣除税金,余下的可进行股东分红。 技术转化即创造附加价值,通常由团队和组织完成。即便是小小的蔬果店,一般也会由店主、店主夫人和员工组成团队。仅凭个体力量实现技术转化的案例极其稀少。 员工在企业组织中工作。反过来说,是企业创造了就业机会。 企业技术转化的第一要义是在市场销售技术转化所得的商品。销售收入由需求决定,而非企业的一厢情愿。此外,企业能否生产目标产品,由企业现有技术决定。无论DVD播放器市场需求多大,如果企业没有技术可实现高效生产,所谓的技术转化也只是空谈。 企业需考量潜力技术与潜在需求,决定企业生产,进行技术转化,实现技术和需求的贯通。在这层意义上,企业是连接需求和技术的桥梁,同时还需要实现附加价值。 企业胜任桥梁的角色,才能生存下去。技术转化的经济效率就是企业存在的最基本意义。在社会意义层面,技术转化的经济效率(即附加价值的创造效率)不佳的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作为信息载体的企业 前文提到企业不断连接需求和技术,但企业本身并非被动应对需求和技术,而是主动应对。 企业不断尝试并发现新的需求动向,并且考虑能否创造新的需求,为此付出努力,开发新产品。 为了开发新产品,企业不断探索技术,积累经验。有的企业像大学一样设立基础研究所,在基础研究中投入大量资源。 更有趣的是,知识信息的积累并非仅依赖大量的资源投入,为了积累而积累,而是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集腋成裘,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储备。 例如,顾客使用产品后,会产生各种意见反馈,时不时还可能有投诉,这些就是非常宝贵的信息来源。又或者,致力于改善生产方法的员工可以仔细观察生产工序中的不协调情况,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最后对工序进行改良。或者在观察中产生灵感,将产品稍微进行改造后即可用作他途。 以上都是在日常工作中积累技术和市场相关知识。这些积累之所以能成为可能,是因为人类善于学习,尤其是在工作中学习。 企业基于需求积累大量经营知识、信息和新技术。事实上,很多积累就来自经营,如果企业不开展经营活动,就无法产生这些积累。企业需要赢利、积累资金,但是积累不仅仅是这些,在开展业务时,信息与资金一样在流通,这些都会积累下来。 信息和知识储存于企业各环节员工的头脑和手上,这是最自然的存储方式。同时,以团队的形式积累下来的也很多。比如,团队中有整体积累的系统化的知识,如果简单地解雇团队中某一成员,企业不仅会失去被解雇的那位员工的知识,在某种意义上,还会令团队余下员工拥有的知识量变少。 也就是说,企业是个体成员无法完全还原的信息载体,是有机的存在。这也是重视企业组织所具有的传承性的理由之一。企业是有组织的信息载体。我们经常 到“企业即人”,其中有深意,这里的“人”并不是指作为体力劳动主体的人,如果只是进行体力劳动的人,可以用机器取代。真正重要的是作为信息载体的人以及不断学习的人。 企业里的人作为组织和团队成员学习和积累信息,成为创新的源头,也是新的技术转化的知识源头。因此,当这种信息积累以及知识创造具备社会意义时,企业方能在竞争中生存。 作为组织和资金载体的企业 企业员工积累信息,创造知识,不仅如此,技术转化也由企业员工完成。 如,索尼的技术员工负责产品开发,现场员工负责生产,营业员负责销售;小酒行店主夫妇根据顾客需求采购并销售酒类。由此可见,企业是人的组织。这种组织不是偶然发生或单纯由感情构筑的,也不是个体随意行动,而是以团队组织的形式开展工作。企业的存在意义也在于此,企业员工协力合作,方可超越个体的界限,完成个体所无法成就的技术转化。 毫无疑问,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并非简单召集员工,而是要历经各种程序,如购入材料、销售产品、收取款项等。复杂的市场交易伴随着资金周转,同时也是利润积累的过程。 企业除了完成技术转化,还需应对市场和企业之间产生的资金流入和流出。企业会计部门记录的即是资金流入流出的整体过程。 企业经营需要资金。如,需要运转资金,以便购入零件、支付货款;需要建设资金或设备资金,以便建造工厂、店铺或购买机械设备。资金来源途径多如上所述,企业是各种资金的载体。企业进行技术转化时,承载着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复杂的资金流通是企业的本质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企业具有双面性,即企业既是由员工构成的组织,也是资金的载体。 不可能存在没有员工或没有资金流通的企业。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企业既是组织又是资金载体。资金来源途径多样,典型的是企业向银行借款或获得股东以股份形式提供的资本。 各种资金性质大不相同。向银行借取的资金有约定的期限,需要按期返还,且有支付利息的义务。而股东出资的资本没有返还的期限,是企业的资金基础。一旦企业倒闭,股东的剩余财产请求权排在偿还顺序的最后,其他债权人则优先。可见股东出资存在风险。此外,企业并没有义务向股东支付利息,股东仅通过分红获利,而且只有在有利润时才能分红。从这层意义上说,股东比银行承担更大的风险。 《经营学入门》由日本经营学界大师级学者伊丹敬之先生与加护野忠男先生联合撰写,是日本经营思想和方法的集大成之作,是诸多日本商科大学生学习管理学的首选教材。 本书是日本大学商科学生的必读教材,适合用作中国高校本科生、研究生、MBA学员及相关专业学位人员教材,尤其适合喜爱日本经营哲学的商业人士自学及企业、团体内部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