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败了希特勒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下议院人如潮涌。挤在绿色皮椅上的议员活像压 在罐子里的沙丁鱼, 周围人声鼎沸,激烈的探讨盖不住那道显而易见的焦 虑,这引发出阵阵愤 怒的低鸣。在这个古已有之的集会中,尤其焦躁的是 加入最晚同时也最年 轻的成员,23岁的约翰·普鲁富莫。身为保守党成员 的普鲁富莫参与到内 陆的柯特林选区不过数周,他和其他议员一样身着军 服:因为不列颠已身 陷战局——迄今已有9个月——而就在一个月前,长 期的宣而不战使舆论 把这场战斗戏称为“假战”或“恼人之战”。此说盛 传坊间,主战情绪随 即高涨。 同年4月9日,德军于拂晓之际入侵丹麦和挪威, 史称威瑟堡行动 (即威悉河演习)。举世震惊的是,丹麦方面竟无任何 实际抵抗,整个国 家在一餐早饭之间即被吞灭。至于挪威,败阵不过顷 刻之间——尤其是对 阵德国海军的时候。后者的三艘巡洋舰——卡尔斯鲁 厄号、柯尼斯堡号、 布吕歇尔号——和数艘驱逐舰被击沉,而当国防军… 在南下至首都奥斯陆、 北上至港口纳尔维克登陆的时候,另一艘驱逐舰也遭 到了重创。 而在内陆,纳粹空军从这个凉愕的北欧国家头顶 掠过,空降部队随即 巩固了关键的战略要地。5日之后的4月15日,英法联 军登陆纳尔维克, 在恶战之后夺回了这个港口。与此同时,盟军部队还 在翁达尔斯内斯和纳姆 索斯登陆,它们分别位于特隆赫姆的两侧。由爱德华 ·迪特尔指挥的德军第 3山地师对纳尔维克展开了反攻,这让盟军在挪威的 根据地变得风雨飘摇。 攻打挪威,相当于给了英法联盟和挪威人当头一 棒。就在德军来袭 的前一日,不列颠首相内维尔·张伯伦还骄傲地鼓吹 “希特勒已经错失良 机”,看来他是言之过早。入侵挪威,盟军失守,这 在伦敦政坛激起了轩 然大波,由此引发了普鲁富莫参与的这场为期两天的 战役指挥大辩论,他 可是从自己的所属基地——邻近的埃塞克斯专程赶来 的。 尽管拥有绝对优势的240张选票,张伯伦还是担 心这次挪威事件的 讨论结果。并且对张伯伦战前绥靖政策的不满,上升 成了对整个战局 之妥协和消极的担忧。把主战派的保守党人、特立独 行的温斯顿·丘 吉尔一一这个人曾在一战前夕担任过海军大臣一一临 阵召回海军部的 提议让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寂,但更为显然的是,那 个七老八十、爱 穿翼领衬衣、说话细声细气的战场领袖张伯伦(因其 在挪威战役上 的笨拙表现而饱受诟病)已把众人一一尤其是那些服 役于军方的议 员一一的愤慨推向了极点。然而矛盾的是,丘吉尔在 挪威水域布雷的 主战策略似乎对这次侵略起到了推动作用,身为海军 掌舵的他理应是 这场备受指责的灾难之役的直接责任人。随着辩论的 深入,很多议员 都感受到了一丝讽刺的意味,因为一旦张伯伦政府垮 台,荣升首相之 位的另一位优势参选人将是丘吉尔。 各方观点滔滔不绝,直到晚上8点,矮小的保守 党议员里奥·阿莫尼 站了起来。这个人既是张伯伦的朋友,又是丘吉尔的 朋友,还是二人的老 同僚,因景仰拥护帝制的老张伯伦(约瑟夫)而投身政 界,在伯明翰市议 会的张伯伦家族势力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他又与 丘吉尔是贵族学校哈 罗公学的好友和同辈。阿莫尼因其又臭又长的演讲著 称,但这一次,内心 深处的担忧和越发高涨的愤慨显然提升了他的言语速 度。作为一名时常前 往德国滑雪的犹太人,阿莫尼从一开始就听说了希特 勒的言论,也深知纳 粹党人对其所珍爱之物的威胁。因反对绥靖政策而被 长期驱逐于政府之外 (就像他的朋友丘吉尔),但又胸怀壮志的阿奠尼,其 目的简洁明了:现 政府垮台,新人上任一最好能是丘吉尔。 P0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