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月(梁实秋作品)(精)

旧时月(梁实秋作品)(精)
作者: 梁实秋
出版社: 北方文艺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8.90
折扣购买: 旧时月(梁实秋作品)(精)
ISBN: 978753174073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北平年景 过年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了年 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还能有半点欢乐的心情?而 所谓家,至少要有老小二代,若是上无双亲,下无儿 女,只剩下伉俪一对,大眼瞪小眼,相敬如宾,还能 制造什么过年的气氛?北平远在天边,徒萦梦想,童 时过年风景,尚可回忆一二。 祭灶过后,年关在迩。家家忙着把锡香炉、锡蜡 签、锡果盘、锡茶托,从蛛网尘封的箱子里取出来, 做一年一度的大擦洗。宫灯、纱灯、牛角灯,一齐出 笼。年货也是要及早备办的,这包括厨房里用的干货 ,拜神祭祖用的苹果干果等等,屋里供养的牡丹水仙 ,孩子们吃的粗细杂拌儿。蜜供是早就在白云观订制 好了的,到时候用纸糊的大筐篓一碗一碗地装着送上 门来。家中大小,出出进进,如中风魔。主妇当然* 有额外负担,要给大家制备新衣新鞋新袜,尽管是布 鞋布袜布大衫,总要上下一新。 祭祖先是过年的**之一。祖先的影像悬挂在厅 堂之上,都是七老八十的,有的撇嘴微笑,有的金刚 怒目,在香烟缭绕之中,享用蒸禋,这时节孝子贤孙 叩头如捣蒜,其实亦不知所为何来,慎终追远的意思 不能说没有,不过大家忙的是上供、拈香、点烛、磕 头,紧接着是撤供,围着吃年夜饭,来不及慎终追远 。 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 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进全猪,连下水带猪头,分别 处理下咽。一锅炖肉,加上蘑菇是一碗,加上粉丝又 是一碗,加上山药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儿、鱼冻 儿、肉皮辣酱、成缸的大腌白菜、芥菜疙瘩——管够 ,初一不动刀,初五以前不开市,年菜非囤集不可, 结果是年菜等于剩菜,吃倒了胃口而后已。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乡下人 说的话,北平人称饺子为“煮饽饽”。城里人也把煮 饽饽当作好东西,除了除夕消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 从初一至少到初三,顿顿煮饽饽,直把人吃得头昏脑 涨。这种疲劳填充的方法颇有道理,可以使你长期地 不敢再对煮饽饽妄动食指,直等到你淡忘之后明年再 说。除夕消夜的那一顿,还有考究,其中一只要放进 一块银币,谁吃到那一只主交好运。家里有老祖母的 ,年年是她老人家幸运地一口咬到。谁都知道其中做 了手脚,谁都心里有数。 孩子们须要循规蹈矩,否则便成了野孩子,唯有 到了过年时节可以沐恩解禁,任意地作孩子状。除夕 之夜,院里洒满了芝麻秸儿,孩子们践踏得咯吱咯吱 响,是为“踩岁”。闹得精疲力竭,睡前给大人请安 ,是为“辞岁”。大人摸出点什么作为赏赍,是为“ 压岁”。 新正是一年复始,不准说丧气话,见面要道一声 “新禧”。房梁上有“对我生财”的横批,柱子上有 “一人新春万事如意”的直条,天棚上有“紫气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