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品词

陪孩子品词
作者: 俞陛云
出版社: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5.44
折扣购买: 陪孩子品词
ISBN: 99787559630773

作者简介

\\\"俞陛云 18681950 字阶青,浙江德清人,近代知名学者、诗人。其祖父俞樾学识渊博,堪称一代鸿儒,桃李遍及天下,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晚年潜心为俞氏子女编纂童蒙教材。俞陛云效仿其祖父高行,为家中孙儿女的诗词开蒙,对五千年瀚若星河的诗词名篇进行精心编选,细细赏析,所得作品被开明书店刊印出版后一直流传至今,为世人称道。 著有《诗境浅说》《诗境浅说续编》《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乐静词》《蜀輶诗记》等。 \\\"

内容简介

\\\\\\\"蝶恋花 ? 柳永 独倚危楼风细细A。 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B。 草色山光残照里C 无人会得凭阑意D。 也拟疏狂图一醉E。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F。 衣带渐宽终不悔G。 为伊消得人憔悴H。 A独:一作“伫”。危:高。B望极:极目向远方眺望。离:一作“春”。黯黯:形容心情懊丧。C山光:山中的景色;一作“烟光”。D会得:了解,领悟;一作“谁会”。阑:同“栏”,栏杆。E也拟:一作“拟把”。疏狂:豪放不受拘束的样子。F对酒当(dāng)歌: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句,指一边喝酒一边唱歌。当:对着。强(qiǎng)乐:勉强让自己开心。G衣带渐宽:因相思而愈渐消瘦,系衣服的带子都宽松了。H伊:第三人称代词,多指女性。消得:值得。 长期信守尾生抱柱的信念,即使像沈约那样腰围消瘦也终不顾惜,这是最情真意切的话了。这首词有人说是欧阳修(晚号六一居士)的作品,汲古阁的版本将其列入《乐章集》中。 长守尾生抱柱之信,拚(pàn)减沈郎腰带之围,真情至语。此词或作六一词,汲古阁本则列入《乐章集》。(俞陛云《词境浅说》) 雨霖铃 秋别A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B。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C。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D。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E。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F。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G。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H。 A秋别:是这首词的题目。B长亭:在古代,道路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供来往行旅之人休息,靠 近城市的长亭常作为送别的地方。骤雨:暴雨。C都(dū)门帐饮:在都城门外设置帷帐,与友 人宴饮送别。无绪:没有情绪。方留恋处:一作“留恋处”。兰舟:用木兰木做的船,是对船的美称。 D凝噎(yē):哽咽,想哭却不能痛快出声的样子。E去去:远去。暮霭:傍晚的云霞。楚天: 南方楚地的天空。F清秋节:这里指凄清的秋天。G经年:过了一年又一年。H风情:男女相 互爱慕之情。 这首词的前三句虚写送别时候的秋天景色,后面说没有办法挽留离人,离别的眼泪沾湿手巾,只有目送离人的小船向着南方缓缓驶去,将离别时候的事情一一按照顺序写出。后半部分第一句用提空的笔法,说在南浦、阳关送别,自古以来就是令人伤心的事情,况且在寒凉的秋天仍然要赴远方行役,遥想他日酒醒梦回之时,扁舟漂荡,应当是在垂杨岸旁、晓风残月的环境中了。作客他乡的凄凉之感、风景的清冷幽静、怀念人的绵邈情愫,都体现在“杨柳岸、晓风残月”七个字之中,应该让十六岁的妙龄女郎用红牙板打拍子,轻轻哼唱柳永的词。这七个字已经写出了这首词的真意。后面四句叙说离别之后的感情,完成整首词的创作。下阕用“自古伤离”“更与何人说”两句作为起始和结束,既提得起又勒得住,这说明写词高手是没有败笔的。 首三句虚写送别时之秋景,后乃言留君不住,别泪沾巾,目送兰舟向楚水湘云而去,举别时情事,次第写之。后半起句用提空之笔,言南浦、阳关,为自古伤心之事,况凉秋远役,遥想酒醒梦回,扁舟摇漾,当在垂杨岸侧、晓风残月之中。客情之凄其,风景之清幽,怀人之绵邈,皆在“杨柳岸”七字之中,宜二八女郎红牙按拍,都唱屯田也。此七字已探骊得珠。后四句乃叙别后之情,以完篇幅。后阕以“自古伤离”“更与何人说”二语作起结,提得起,勒得住,能手无弱笔也。 浣溪沙 ?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A。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B。 A一曲新词酒一杯: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句。B小园香径: 落满花瓣的园中小径。徘徊:流连、留恋的样子。 这首词的第一句只是写当天的事情,下笔处不侵占下文的地位。第二句词人即叙明自己作词的本意,意思是说风景不变,亭台依旧,这是总括全篇。第三句词承接去年的天气来写,时光飞逝,又是一年,像壮士鲁阳举起长戈向太阳挥舞,让太阳返回日没之处虞渊这样时光倒流的时候怎么可能有呢?词的下阕承前半首的意思,说春天无法挽留,花也随之落去,花落无情,爱惜花的人也徒唤奈何。“归燕”句承“旧亭台”的意境,虽然梁上的燕子寻找旧时的巢穴,让人感觉似曾相识,但燕子所寻的不是词人,看似有情实则无情。既然花鸟没有办法慰藉词人的心情,只是白白地加深词人的怅惘,伤感离别、感叹旧时光一去不复返之深沉,又如何能逢人便说,即使说了又有谁能真正了解呢?只有独自在散发着香气的小径上徘徊,一直到夕阳西下,也久久不愿离去。 首句但纪当日之事,入手处不侵占下文地位。次句即叙明本意,言风景不殊,亭台依旧,乃总括全篇。三句承去年天气而言,流光容易,又换今年,安得鲁阳挥戈,再反虞渊之日耶?下阕承前半首之意,言春不能留,花亦随之落去,花既无情,惜花者空付奈何一叹。“归燕”句承“旧亭台”之意,虽梁燕寻巢,似曾相识,若有情而实无情。花与鸟既无以慰情,徒增惆怅,伤离感旧之深,焉得逢人而语?惟有徘徊芳径,立尽斜阳耳。(俞陛云《词境浅说》) 浣溪沙 ?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A。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B。 人生何处似尊前C。 A四垂天:天幕仿佛从四面垂下,这里用来形容湖上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象。B六么(lù yāo):即《六幺》,又名《绿腰》,唐代的教坊曲名。C尊:同“樽(zūn)”,古代的盛酒器具。 《侯鲭(zhēng)录》中记载:“欧阳修《浣溪沙》中写道:‘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这位老先生的词真是精妙绝伦。只是一个‘出’字,就是后人虽然会意却不知如何表达的。” 《侯鲭录》云:“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此翁语甚妙绝。只一‘出’字,是后人着意道不到处。”(俞陛云《词境浅说》) 水调歌头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C。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D。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E。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F。 A丙辰:指公元1076 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达旦:到早晨。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B天 上宫阙(què):这里指月中宫殿。C归去:这里指回到天上去。惟:一作“又”。D弄清影:在 清朗的月光下跳舞。何似:怎么比得上。E绮户:彩绘雕花的门户。F千里共婵娟:即使相隔千 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皎洁的月光。婵娟:月亮。 明月生于何时?天上是否真的有仙宫玉苑?悠悠光阴,是谁在编载纪年?这三句话都十分玄妙,可以说是云思霞想,高高承接广大无边的境界。这首词起笔就像矫健的鹘(hú)鸟破空疾飞而下,这个词牌的曲调本来就高亢,经苏轼的巨椽之笔,更能压倒豪杰了。“琼楼玉宇”两句以越身居高位越危险来警醒自己,也是苏轼赠给弟弟苏辙这首词,希望他能在官场上“早退为戒”的意思,要知道天宫虽然美好,但毕竟不如隐迹在人间自由自在。词的下阕怀念弟弟苏辙,写明月尚且难以长久圆满,人的一生中又怎么能长久地相聚呢?旷达的人乐天知命,希望和弟弟共勉。这首词全篇就像云霄中的大鹏和天马,一片神行,令人料想不到,这正是苏轼擅长的。 明月生于何时?天上有无宫阙?甲子悠悠,谁为编纪?三者皆玄妙之语,可谓云思霞想,高接混茫。起笔如俊鹘破空疾下,此调本高抗之音,得公椽笔,压倒豪杰矣。“琼楼玉宇”二句,以高危自警,即其赠子由词“早退为戒”之意,上清虽好,不如戢(jí)影人间也。下阕怀子由,谓明月且难长满,何况浮生焉能长聚,达人安命,愿与弟共勉之。全篇若云鹏天马,一片神行,公之能事也。(俞陛云《词境浅说》) 念奴娇 赤壁怀古A?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C。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E。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F。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G。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H。 A赤壁:古地名,在今湖北省,具体位置说法不一,是三国时期吴蜀联军击败曹操处。苏轼所游 并不是古战场赤壁,而是黄冈的赤鼻矶。B大江:指长江。风流人物:杰出不凡的人物。C故垒: 古代的营垒。周郎: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jǐn),少年得志,吴中皆呼为“周郎”。D雪: 此处比喻浪花。E小乔:周瑜的妻子,三国时期有名的美人。雄姿英发(fā):姿态雄武,才华 横溢。F羽扇纶(guān)巾:手持羽扇,头戴纶巾,形容周瑜指挥若定、潇洒从容的姿态。纶巾: 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强虏(lǔ):强暴的敌人;一作“樯橹(qiáng lǔ)”,即桅杆和船桨,代 指曹操的水军战船。G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这里指作者于想象中神游当年的赤壁战场。 故国:这里指已经灭亡的国家。“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意思是世人应 该会笑我因太过自作多情而早早生出白发。H人间:一作“人生”。一樽还(huán)酹(lèi)江月: 将酒洒在地上,对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首词起笔就不同凡响,气势已经足以压过江东这个豪杰辈出之地。“乱石”三句豪壮稳健,贴合题意。“江山”二句尤其寄予了词人深深的慨叹和壮志豪情。这首词题目是《赤壁怀古》,所以词的下阕追念怀想周瑜和诸葛亮的英豪姿态,谈笑之间就让曹操的军队溃不成军的往事。“华发”句抚今追昔,和杜甫“看镜”“倚楼”等诗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词的最后一句感叹前朝之事仿若梦境,将酒洒在地上招英雄之魂,周瑜、诸葛亮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也会在凌云处向词人发出会心一笑。 起笔入门下马,已气压江东。“乱石”三句壮健称题。“江山”二句尤深雄慨。题为《赤壁怀古》,故下阕追怀瑜亮英姿,笑谈摧敌。“华发”句抚今思昔,有少陵“看镜”“倚楼”之思。结句感前朝之如梦,洒杯酒而招魂,瑜亮有知,当凌云一笑也。(俞陛云《词境浅说》) \\\\\\\" \\\\\\\"1.国学大师俞平伯家中的宋词启蒙课 国学大师俞平伯之父俞陛云为给家中孩童讲授诗词所做,真正的大师家中家传的宋词启蒙课。 2.近代诗词圣手亲选亲评,细细品读 俞陛云幼承家学,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建树,尤其精于诗词。所录诗词均为俞陛云亲选,并细细品讲诗词的韵律、句眼、意境之美。 3.当代古典文学研究者匠心校注 特别邀请古典文学研究者付春丽老师对原词出现的难字、生僻字进行注音,并对其字形、字意以及难解的句子加以解释。同时对俞陛云的讲注进行逐句白话拆解,扫清阅读障碍。 4.大师纯美画作配合诗意 精选八大山人、傅抱石等艺术大师的画作,文图搭配,色彩亮丽、意境优美,让读者在品词赏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境界。 5. 封面清爽典雅,不失童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