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60
折扣购买: 人类的故事(中英对照全译本)
ISBN: 9787510023651
在埃及,仁慈的尼罗河节省了几百万的人力,她养育了人类历**有 记录的**批大城市的庞大人口。事实上,不是所有适于耕作的土地都位 于河谷地带,但只要通过有效的水利系统,便可以很好地解决取水问题。 这个系统相当复杂,首先通过许多小运河和长吊桶将水从河面引到河岸的 *高处,然后再通过一个*为复杂的灌溉渠系统将河水灌溉到各个农田。 当史前人类每天还要花16个小时为家人和部落成员寻找食物时,埃及 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们已经拥有很多空闲的时间。他们利用这些空余时间为 自己制作很多仅有装饰作用但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东西。 不仅如此。有**,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大脑可以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不仅仅是吃饭、睡觉或是为孩子们寻找住所。于是古埃及人开始研究 那些一直困扰着他们的问题。比如,星星来自那里?是谁发出那些可怕的 雷鸣声?是谁控制了尼罗河的涨落,使他们能够依据潮水涨落的规律制定 出*历?还有,他自己又是谁?这个奇怪的小生物,时刻面临着死亡和疾 病的威胁,却又被幸福与欢笑所包围。 他问了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些人热心地走上前来,尽*大可能地 回答这些问题。古埃及人称这些人为“祭司”,他们被认为是思想的守护 者,在人群中享有很高声望。他们都是些很有学问的人,人们将用文字记 录历史这个神圣的职责交给他们。他们清楚地知道,人不能只想着现世的 眼前利益,他们应当放眼于未来。当人的灵魂越过西部的群山时,必然要 向伟大的、掌管生死的大神奥赛西斯汇报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这时,神 灵会依据他们前世的功过做出裁决。然而,由于祭司们过于夸大了奥赛西 斯与艾西斯的能力和人们来世的生活,古埃及人开始将这一生仅仅当作是 为来世再生所做的短暂准备,于是,这片富饶的尼罗河谷变成了一块奉献 给死亡的土地。身体才能进入奥赛西斯的世界,因此在人死后,他的亲人 便会马上用药物和香料保存尸体。之后,尸体会被放在氧化钠溶液里浸泡 几个星期,再用树脂填满。在波斯文里,树脂读作“木米乃”,因此被保 存的尸体也被称作“木乃伊”。人们用特制的亚麻布将木乃伊层层包裹起 来,放在事先备好的棺材里,准备运送到死者*后的安息地。不过,埃及 人的坟墓像是一个真正的家,尸体周围摆放着一些家具和乐器(可以用来消 磨等待的时间),还有厨师、面包师和理发师的小雕像(这样这个墓穴的主 人能够得到充分的食物和照顾,不至于蓬头垢面)。 起初,人们在西部山脉的岩石里面开凿坟墓,然而,随着埃及人向北 方大批迁移,他们被迫在沙漠里建造坟墓。不过,沙漠里有许多凶猛的野 兽以及如野兽般凶险的盗墓贼。他们闯入墓室,打扰了墓室主人的安息, 不仅如此,他们还盗走了珠宝等陪葬品。为防止这种亵渎神灵的行为发生 ,古埃及人开始在坟墓之上修建小石岗。后来,这些小石岗越建越高,这 是因为有钱人建的要比穷人家的高,而所有人都争着想要看看谁能建造出 *高的石冢。公元前30世纪,埃及法老胡夫,也就是希腊人所说的基奥普 斯王创下了*高纪录。他的陵墓被希腊人称作金字塔(在古埃及文字里,“ 高”为pir-em-us)有500多英尺高。 胡夫金字塔占地超过13英亩,它的占地面积是基督教地区*大建筑圣 彼得教堂的3倍。历时20年,有超过10万的奴隶每天不停地从尼罗河对岸搬 运建筑必须的石材——先将它们运过尼罗河(他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直 到现在我们仍然不清楚),再将大石块拖过相当长的距离,穿越广阔的沙漠 ,*后将它们摆放到合适的位置。胡夫法老的建筑工匠们出色地完成了这 项艰巨的任务。直到**,那条通向金字塔中心法老墓室的窄小通道丝毫 没有因承*几千吨重巨石来自各个方向的挤压而变形。P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