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奴图传(中国古代喵呜文化)(精)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历史上,“猫奴”这个词 同“狸奴”一样,指的就是猫 如宋代诗人曾几在其诗《 乞猫》中说:“春来鼠壤有 余蔬,乞得猫奴亦已无。” 猫本为畜类,改称“奴”本是 相对高抬的行为,表达人 们对猫的宠爱。这个古人 的称谓心理,与今天我们 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 今天我们的网络语言中 ,猫被称为“主子”,宠猫的 人自称为“猫奴”和“铲屎官” 。现在很多人习以为常, 以此来表达对猫的喜爱。 下面我们也把喜欢猫的 古人称为“猫奴”,来看一下 他们的“猫主子”曾经的“辉 煌”吧。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典型的猫奴,是唐末的张 抟。 这个时间点非常有意思 。后文将会有大量的篇幅 来说明,家猫自南北朝时 期进入中国,至唐代大部 分时间内,普遍有着不被 认可的形象特点。一开始 人们怕猫、讨厌猫,甚至 恨猫。 然而时至唐末,家猫在 人们心中的形象,终于开 始有了好转,话说,张抟 喜欢猫,所养不可胜数, 其中七只尤佳,价值昂贵 ,且各有芳名。 第一名“东守”,这个名 字估计跟太守之类的官名 有关,可能是这只猫儿身 具官威。 第二名“白凤”,明显这 是一只纯白的猫。 第三名“紫英”,估计是 一只紫色的猫。但古人说 的紫色,跟我们今天说的 紫色,应该有一些区别。 猫身上不太可能有今天说 的那些明显的紫色。 第四名“祛愤”,又作“怯 愤”,当以前者为正。“祛愤 ”意近“忘忧”,是“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