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康熙学经营跟雍正学管理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亮相中影响,在沟通中学习 事件:御门听政 康熙六年七月七日,14岁的康熙帝登临太和殿, 诏告天下即日亲政,开始在 内廷正门——乾清门外御门听政,一直坚持到人生终 点。 御门听政地点之所以在一开始时选在乾清门,首 先是因为乾清门内外对于康熙 来说完全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门内是深宫内廷 ,是自己的家庭,一般人很难 进入,虽然安全,却很闭塞;门外是朝廷,是接见朝 臣,处理军国要务的地方,很 复杂也很精彩;其次是因为这里位居内外要津,守备 森严,既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没有人敢在这里光天化日之下对自己不利,又可以方 便大臣会议。 之后,地点虽然有所变化,比如夏天,挪到西苑 中南海的瀛台,后来又改到畅 春园的澹宁居,或者在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出巡 时就在行在举行听政会议。只 不过,因为开始是在乾清门,所以史称之为“御门听 政”。 参加御门听政会议的官员都是大学士,学士,六 部、九卿。六部,是吏、户、 礼、兵、刑、工诸部的尚书。九卿,则是左都御史、 通政使和大理寺卿,还有其他 一些相关的官员:一种是午门内候着,等着康熙随时 提问题,随时咨询,随叫随 到;一种是都察院之类的监察官员,就在现场随班, 检查人员出勤情况和是否逾 礼,现场纠察。 到时候,官员先到午门集合,再一起经过太和殿 ,到乾清门,在那里列班等候 康熙升座,然后开始会议——其基本程序概括起来五 个字:奏、听、议、决、行。 奏,由大臣向皇帝奏报讨论事项,说清楚始末由 来; 听,认真仔细、虚心、耐心倾听大臣的声音,这 是正确决策的前提与基础。 议,讨论,基本上是一对一进行,不经请示批准 ,不准乱插话; 决,拍板做决定。 行,落实执行。 比如有一回,顺天府尹出缺,吏部奏报提出两个 人选:第一人选王继祯,第二 人选张吉午。康熙表态说:“王继祯这人不足论,就 不必讨论了。张吉午怎么样? 大家议议。” 大学士明珠说:“张吉午亦无才干”——等于是 否了。 康熙决定等等:“这事儿,会下你们再议议,明 天再定。” 第二天会上,康熙就问:“顺天府尹的事情,你 们商量得怎么样?” 大学士明珠奏报说:“经过议商,主选是熊一潇 ,备选是徐旭龄。” 康熙说:“其他人有什么意见?” 汉大学士说:“熊一潇为人厚重,徐旭龄敏捷堪 用,两个人各有优点。” 康熙征求意见之后经过思考:“那就由熊一潇补 顺天府尹的缺吧。” 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朝廷会议上 不同意见可以进行交流,最后 能够作出决定就决定,不能做出决定的,下次再议, 经过酝酿再重新讨论决定。 御门听政是很严肃的事情,有的翰林奏本写错一 个宇,康熙就给剔出来,批评 道:怎么这么不认真!就又发回去了。但是也不等于 说,君臣之间就不可以交流与 政事无关的东西。比如礼部侍郎熊赐履,湖北孝感人 ,因母亲生病,回家省亲,回 来以后参加御门听政会议。 康熙见了,就问他:“老人家病好了吗?” 熊赐履跪着回答:“已经好了。” “你沿途看到什么了?” 熊赐履如实说道:“去年闹灾荒,满街塞路,道 路塞满着饥饿的人,这是我亲 眼看见的。” 当然,御门听政时,也有大臣夸夸其谈,说大话 ,说空话。康熙很讨厌这样的 事情,又不好直接驳了大臣体面,只好跟大臣们大谈 为君之道:“为君之道要在安 静,不必矜奇立言,亦不可徒为,夸大之言。” 御门听政,当然要议,想逃避表态,哼哼哈哈, 明哲保身,大都行不通。有一 回,大学士郭口在会议上哼哼哈哈不想表态,康熙就 点了名批评他:“身为大学士, 遇事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看法?姑且不论对错,大家都 在讨论,以便议出一个结果, 作出决定,你怎么可以不表态,不发言呢?” 至于时间,康熙规定,春夏辰初,秋冬辰正,也 就七、八点钟开始,一次两个 小时左右——事多则长,事少则短,天天如此。有的 时候,事情实在太多,两小时 处理不完,就在下午临时加一次,或者晚上加一次, 最多的时候一天两次、三次甚 至四次。 【分析解读】 其实,像“御门听政”这样的由皇帝亲自主持的 朝廷会议,在康熙之前就已经 有了。 比如明朝也有朝廷会议,只不过一般是内阁在主 持,把会议结果上报给皇帝知 道,可是由于皇帝不参加,不在现场拍板,所以,大 都该议的不议,议而不决,决 而不行,行而不果,流于形式。尤其是到了嘉靖、万 历,不要说参加朝廷会议了, 甚至连朝也不上,十几二十年躲在深里连面也不露, 但凡有事,就交由内阁会 议——要么内阁推诿不决,要么内阁中出现权臣乱来 ,要么议出来的结果被皇帝束 之高阁。于是,天下事,小事拖成大事,大事拖出祸 事,日积月累,能不败亡? 而在清代,从太祖太宗开始,努尔哈赤、皇太极 每天都要和四大贝勒、五大臣 等王公贵族一起商议军国大事,进行讨论。济尔哈朗 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太祖 皇帝开创初,日与四大贝勒、五大臣及众合吉等讨论 政务得失。” 但也没有形成制度,没有规定皇帝必须参加,没 有规定哪些人参加,会议程序 如何,更没有规定每天都要会议,也没有人能像康熙 那样自始至终,坚持如一。 康熙吸取了明代怠政亡国的教训和清朝太祖太宗 王公会议的成功经验,并形 成制度,把参会人员扩大到了六部九卿,会议议题从 军国重事的范围扩大到几乎所 有的政务。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