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
作者: (战国)荀子|编者:方元平|责编:李浩清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荀子
ISBN: 9787540790998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汉代因避宣帝讳,写作孙卿。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到过秦国、燕国,回过赵国。在齐襄王在位时(公元前283年一前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齐国,“荀卿最为老师。”他三次被推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在范雎相秦期间(公元前266年一前255年),荀子到秦国见过秦昭王。昭王问:“儒无益于人之国?”荀子回答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儒效》)。“应侯(范雎)问孙卿子日:入秦何见?’’荀子回答说:“形胜”“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就行不通了。齐人有人谗言荀子,于是荀子离开了齐,来到楚国。公元前255年被任为兰陵令。但有人认为荀子对楚国来讲是个危险。所以荀子又辞楚来到赵国,赵国拜其为上卿。后来楚国有人向楚相春申君进言请荀子回楚。于是春申君派人请回荀子,复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园杀害,荀子罢了官。不几年荀子去世,死后葬于兰陵。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蒙恬、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内容简介

荀子是两千多年前与孔子、孟子齐名的儒学大师。《荀子》是由他所撰、汇集他一生思想精华的重要哲学著作,一部影响深远的中华文化经典。所收作品22篇,凡治学、交友、礼法、修身、治国、军事等皆有精要而生动的阐释,说理透辟,字字珠玑,体现他广博的学识和他在政治、经济、教育、伦理等方面卓越的思想主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该书不仅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先秦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其中很多的思想和观点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人完善人品操行,提升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有极大的助益。可以说,《荀子》是治国理政、学习交友、洞悉世事、经营人生的必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