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就是精神的事--语言精神与生活悖反/红白蓝系列丛书

精神就是精神的事--语言精神与生活悖反/红白蓝系列丛书
作者: 毛喻原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23.00
折扣价: 16.10
折扣购买: 精神就是精神的事--语言精神与生活悖反/红白蓝系列丛书
ISBN: 7536671172

作者简介

毛喻原,男,1956年6月6 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大学本科。先后任教于中国农民大学、四川函授大学、西南计算机工程讲习院、桂林教育学院。曾任《文化学词典》副主编,先后翻译出版有《英美现当代诗选》、《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基督教精神史》、《美 国大政府的兴起》、《普拉丝诗选》、《给一个末出生孩子的信》等。编著出版有《大学语言学辅导教材》、《比尔·盖茨传》、《索罗斯传》等。自撰作品有《永恒的孤岛》、《梦幻的大陆》、《爱情书》、《论汉语》、《爱情的倒影》、《疾病的哲学》等。现供职于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居住北京。

内容简介

对动物而言,也许“物定论”是合理的,因为在动物的虚拟主体和外部世界之间只存在着一种闭合的物性回环,即纯粹条件反射式的反映机制,但对人来说,“物定论”就明显显得不恰当,甚至荒唐了。因为人既是物质的、生理的,更是精神的、灵性的,甚至是超验的、语言的和符号的。不是别的,正是人的物质本性决定了人需要一种超物性的精神性引导,他需要追求一种异于己、同时又高于己的东西。正是这种精神性的东西才能浮载、提拔、牵携、引导和成全一个物质性的人。这就需要在人之外和之上有一种“功能性的假设”、“关键性的虚拟”和“生发性的效素”,以致在现实的人和理想的人之间形成一种参照,滋生一种张力,让人有去处、有奔头、有内在的热情和首肯,最终契合人性的进化和世界最大的善业。 我认为,精神的事就是精神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与物质的因素无甚关联。所谓经济状况、物质条件实际上并不像人们平时所认为的那样与精神的事迹密切相关。在生活的体验中,我倒更乐意认为现实世界中一切物质主义者的困境、贫穷、失败和尴尬都是由人的精神性、思想性因素引导的。P2 有谁能理解你?在这个重创的世界上你还真实地想着那些严峻的问题。别人都不去了,那座永远不胜寒冷的高原。没有人愿意“退场”,独守潮湿的空屋,心甘情愿地坐在那条冰冷的板凳上。只有你,仍如往昔,在不见的晚路上擎灯朗照你的夜航。倾心于不在的世界,渴望一次次痛感之后仍有热情的复苏和希望的延伸。你愿让自己生活在对不在的怀念之中,尽量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外围和底蕴。你十分清楚那些所谓看穿世界的人,其实什么也没有看见,那些口念“说不清”的人,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说。你知道那些寒冷的心为何会发凉的理由,为什么无数颗缺乏诗意梦想的心灵破不除锦衣佳肴的诱惑,不愿把生命的道路定位在通向不在世界的方向上。那些剥夺了世界的人,之后又强行地占有了世界。你清楚为何他们要以那样一种惟一的方式来如此堕落地生活,为何不以另外的方式在任何“真实”的四周都注入一种不在性的外围,然后在世俗生活的平面上作想像力的垂直抽象。让天上不是呈现一片空云,而是成为一座丰富的书库。你说,此处的莫洛克再也没有什么可望,因为六岁的儿童早已“看破”了此生世界的定局,而六十岁的老翁其心智却仍然停留在孩童幼稚的阶段。这生活只有反常的两极。幼儿的假聪明,老年的真糊涂。现实的世界犹如一本只有前言和后跋的书,可刚好省却了正文。千载如一年,十年如一日,光阴、生命、日子和岁月永具一种重复的性质。世界缺乏一种过渡,一种过程,缺乏一种中间的环节,缺乏一种引申,更缺乏一种梯度的质差,一种泾渭分明的甄别。几千年文明过去,世界有史无历,几十年光阴过来,人生有“历”无果。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