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番禺(平装)

记忆番禺(平装)
作者: 编者: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宣传部|责编:刘志一//李哲
出版社: 南方日报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1.18
折扣购买: 记忆番禺(平装)
ISBN: 97875491241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篇 源远流长 第一章 古迹 第一节 昌华别苑 位于番禺大学城的南汉二陵博物馆小谷围街 (下称“小谷围”),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北部, 原是 珠江江心的一处岛丘,面积约20平方公里 。2003年以前,它还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岛,可 如今,它已经成为高校林立的教育重地。历史的 长河,淹没了这座小岛曾经的荣光。如果不是两 座南汉帝陵被发现,小谷围曾是皇家陵园所在地 的历史,恐难以重见天日。 从天空俯瞰南汉二陵博物馆,它犹如一块宝 石镶嵌在一片碧绿之中,成为这片土地的一个崭 新的坐标。南汉二陵,是南汉高祖刘?(音同“ 岩”)及其兄长南汉烈宗刘隐的陵墓——“康陵 ”和“德陵”的并称。两座帝陵相距800米,彼 此呼应,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王朝渐行渐远的故事 。 大学城建设时的意外发现 时光回到2003年春天。当时,广州市考古 研究所接到了一项配合大学城建设先期进行考古 调查、勘探和文物保护的任务。根据广州市政府 规划,大学城项目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2004 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等10所高校入驻 。原本以农业生产为主、植被茂盛的小岛迎来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考古专家同时进入小谷围的 ,还有番禺区一众民俗专家,其中就有番禺区文 联副主席、秘书长何志丰。 “我们事先预估这片区域可能会有很多文物 ,后来经过调查,果然发现南汉王墓以及很多明 清时期的书院遗址都留存在这里。当时,我们组 织了一个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抢救小组,一群人 拿着相机、摄像机和纸笔,将这些珍贵的遗存记 录下来,希望能留下我们番禺的乡土记忆。”何 志丰回忆道。 当考古队员与文史专家来到北亭村时,他们 从村民那里得到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距离北亭 村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刘皇冢。因为坚固耐用,刘 皇冢曾经被当作生产队的防空洞和牲口棚,且因 盗墓贼所为,墓门早已不见踪影。这座刘皇冢经 发掘并考证后,被证实就是史料记载埋葬南汉烈 宗刘隐的德陵。很快,考古队又在北亭村的大香 山,发现了埋葬南汉高祖刘?的康陵。 康陵出土的《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为这次 调查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这是国内首次考古 出土、年代最早、最完整的哀册文,它指明了墓 主人正是南汉开国皇帝刘?。刘?,原名刘岩,是 唐末封州刺史刘谦的第三子。刘谦死后,长子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