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祖刘邦(一个草根的逆袭之旅)

汉祖刘邦(一个草根的逆袭之旅)
作者: 盛之家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6.40
折扣购买: 汉祖刘邦(一个草根的逆袭之旅)
ISBN: 9787539987705

作者简介

盛之家,僻壤农家子,生于1950年,现已走过了六十五个亦有风雨亦有晴的岁月,愿与君书中有缘,共悟古今得失人生。

内容简介

垓下溃围决战淮水 正史不正,野史不野,此论权且可信。不是吗, 一代明君、强盛超越古罗马帝国的贞观盛世引领者、 史界公推的优秀帝王李世民曾染指史官记录皇帝言行 的“起居注”,以掩“玄武门”杀兄屠弟之残。南宋 皇帝赵构,禁修史,妄遮靖康耻、宋之殇。大概这就 是正史不正的成因了。 其实有关楚汉相争,亦有一段被歪曲的史实,要 说清其中原委,我们只要留心一下司马迁笔下两段不 能自圆其说的数据,就可略知一二了。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给出的第一组数据:“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直夜溃围南出,驰走。”这是“官方网站”公布的资 料,根据这一线索,故事应该这样展开:汉五年(公 元前202年)十二月(汉纪年以十月为岁首),刘邦以诱 封的手段汇集韩信、黥布、彭越七十万大军将项羽十 多万疲惫之师,团团围困在今安徽省固镇县东四十八 华里濠城的垓下村(遗迹尚存霸王城、韩信吹箫台、 灵璧县东南虞姬墓),群殴格局形成后,韩信从正面( 北)发起强攻,已知“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项羽玩 命了,招架不住的韩信节节败退,此时左边的孔将军 ,右边的费将军试图把进攻的楚军拦腰截断。韩信的 拦腰截断、分割击杀之计被项羽及时识破后,急令前 队变后队,中间向外展的橄榄阵,打得汉军盲往后撤 f 一群既得利益者围着“一头暴怒的雄狮”,犹如 四边围定的人群面对一只刺猬,谁也不愿带头下手, 谋战派大师韩信只得另想绝招: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改强攻为软缠,来个温水煮青蛙、慢炖! 哪有利剑可劈水,哪有快刀可斩愁?四面楚歌、 十面埋伏,生来爱爽的项羽实在经不起这种精神战、 软僵持,愁肠百转的他和与虞姬合唱一首名曲《垓下 对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 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旁声泪哽咽的虞 姬拔剑起舞作和:“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 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节录于陆贾《楚汉春秋》) 歌罢,悲情的虞姬饮剑自杀,悲愤中的项羽率亲 兵八百人,趁着雪夜偷偷溃围。次日方知大事不妙的 刘邦急派灌婴领五千骑,踏浍水、渡淮河一路追杀。 项羽部众仅剩二十四人又全部战死,被迫自刎乌江。 再看《史记·高祖本纪》给出的第二组数据:“ 五年,……(汉王)使骑将灌婴(兵力不明)追杀项羽东 城(今安徽省定远县),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于 是沿着项羽当年溃退方向,至今仍留下一个清晰的古 战场,当你置身其中时,只要用心“去听”,那场残 酷大战留下的厮杀声依稀千古可闻。垓下本不是楚汉 相争决战地,淮浍大战在血雨腥风中南延。 话说项羽于垓下被重兵合围,西、北方向有强大 韩信军,东有彭越率师,黥布此时正集兵西南向垓下 运动。项羽深知垓下己不是久留之地,突围东南撤, 有洼地芦苇荡,易于偷突,一旦越过洼地芦荡,地面 顿时开阔,不仅大军容易展开,还有一条平坦官道通 向楚域腹地,更易于逃脱,浍水之南官路口(现五河 县浍南镇官路口自然村尚在)还有驿道守兵接应。百 里强行军一旦抢渡淮河成功,占据天堑,据淮水相峙 ,尚有分淮而治的空间。 明确战略目标后的项羽,把虞姬托付给钟离昧, 从韩信防区(韩、钟私交甚厚)偷渡成功后,于公元前 202年二月下旬一个月黑风急之夜,自己带领主力八 万余众,金蝉脱壳,一举偷溃成功!安然无恙全身而 退。天亮后才被汉军发现人去营空,这时兵不血刃的 项羽大军已神速地突出重围,涉过浍水。大军云集浍 水南岸(今日任楼自然村)一带。 当时楚军垓下被围时,刘邦及汉之上层均认为, 项羽已成瓮中之鳖。深感大局已定的刘邦应群臣盛邀 于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二,修面整冠在定陶 登基称帝(这就是今日民间传说的“二月二,龙抬头 ”)。真龙抬头了,可凶龙潜逃了!还沉醉于开国大 典喜悦中的这位汉家土皇帝,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惊得 目瞪口杲。 而吉人天相的他,是夜却做了一个好梦,东南方 一片大泽西侧,纵卧一条“土龙”(皇墩庙古镇老街) ,在跃跃腾飞,是时一个光芒四射的巨鼎从天空滑过 ,正好在龙头之处砸出个地坑,堕入地腹之中(殒鼎 坑尚存)。已取天下、问鼎未果的刘邦急赴前线,在 公元前202年农历三月一日来到梦中预示之地,掘坑 、寻鼎、堆墩(现皇墩庙镇皇庙小学遗址及墩后地坑) ,并沿着“土龙”四周村庄掘井七十二面,埋锅三百 六十九口,督军决战。 . 两军相持的前沿除东面沼泽地带外,刘邦据墩( 后世称之为皇墩)设下中军大帐,前方提五万骑兵集 结现马场(今马场行政村),各集十万大军分设西营( 现西营行政村)、南营(现南营自然村),后面驻扎二 支殿卫军(前后新自然村)摆开了决战的态势。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