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哲学启蒙书2:这个世界的奥秘

我的第一本哲学启蒙书2:这个世界的奥秘
作者: (日) 河野哲也等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2.70
折扣购买: 我的第一本哲学启蒙书2:这个世界的奥秘
ISBN: 9787541155734

作者简介

河野哲也(こうの?てつや),庆应义塾大学文学研究科哲学博士,专业为哲学、伦理学、教育哲学。现任立教大学文学系教授,NPO“儿童与成人哲学研究会”副代表理事。著有《重新审视道德:自由与教育的去向》《由〈孩子的哲学〉培养对话与思考能力》,合译《中学生开始对话的哲学教室》《培养探索精神社会的教室》与《给孩子的哲学课:营造“学习氛围”的方法》等作品。 土屋杨介(つちや?ようすけ),千叶大学大学院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教育学博士,专业为儿童哲学、教育哲学、现代哲学。现任开智**大学***特别讲师,NPO“儿童与成人哲学研究会”理事。著有《改变我们世界的哲学课》,合译《中学生开始对话的哲学教室》《培养探索精神社会的教室》等作品。 村濑智之(むらせ?ともゆき),千叶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博士,专业为现代哲学、教育哲学。现任东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教育系副教授,合译《中学生开始对话的哲学教室》《培养探索精神社会的教室》等作品。 神户和佳子(ごうど?わかこ),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博士,在中小学学校开设对话性哲学课程、亲子哲学教室、哲学咖啡屋、探讨问题和烦恼的哲学咨询等,并开展进行哲学思考和交流的活动。合译《给孩子的哲学课:营造“学习氛围”的方法》等作品。 松川绘里(まつかわ?えり),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专业为伦理学、临床哲学。“CAFé PHILO”副代表,曾任大阪大学交流设计中心特任研究员,在公民馆、咖啡店、书店、学校等地进行哲学对话活动。合著《建立哲学咖啡店的方法》等作品。

内容简介

1+1**等于2吗? 河野哲也:如果一直算下去的话……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你知道十进制吗?从0开始,1、2、3往后数,到9以后,变成10,用1和0变成两位数。对,就是你在学校学到的世界通用的算数。在算数中,1+1的答案就是2。不过在此之外还有二进制,在这个算法里只用到0和1两个数字。按照二进制计算的话1+1=10。 那么让我们回到十进制。1+1我们马上能得出答案是2,如果一直往后加,1+1+1+1+……的话又会怎样呢?一直不断地加下去,直到耗尽人的生命,直到高性能超耐用的电脑算到崩溃,也还是不断地加下去。这样的话,结果会是怎样呢?我们还能坚定地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吗? 而有些人认为,不管算式多长,一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即便人耗尽生命不能继续算下去,超高性能的电脑算到机器损坏,那也只是计算的人与机器不在了而已,正确答案本身还是存在的。因为如果自古以来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话,就说明**有一个答案在那儿。不过另外一些人认为,如果计算的人或事物都不存在的话,那就不存在正确答案。不管什么计算,主体都是人或机器。不管是人、电脑或是头脑发达的外星人,一定会有寿命,计算能力也一定是有限的。既然计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神的话(毕竟神的能力是无边的),“1+1+1+1+……”一直加下去,那就是没有正确答案。不是我们不知道正确答案,而是“没有”答案。 你觉得哪个说法是对的呢?我个人比较赞同后者。 松川绘里:曲奇+青椒 比如说,1个苹果加上1个橘子是几个呢?在数学测试里,答案是2个。不过我朋友持不同的看法:不管怎么算,1个苹果加1个橘子的结果还是1个苹果加1个橘子。因为苹果是苹果,橘子是橘子。虽然我起初也觉得,难道不是2个水果吗?不过如果换成1个曲奇加1个青椒的话,朋友的话又似乎有些道理。如果这两个中有一个是给我的,给我曲奇的话我会比较开心,因为我不怎么想要青椒。 在看到1个苹果和1个橘子时,有些人可能两个都喜欢,也有人只喜欢其中一个,讨厌另一个。这对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无法简单地概括到1+1=2这个答案里。1+1这个算式不管怎么变,结果还是1+1。 土屋杨介:只有数学是不容怀疑的吗? 我*初对哲学感兴趣的契机是,我曾认为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不确定的,没有什么东西是“**”的。哲学家中持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他们认为,我们现在认定的现实可能只是梦境,又或者是一些邪恶的科学家将我们的大脑放进培养器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他们用电信号刺激我们大脑所产生的幻觉(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黑客帝国》)。他们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用所有可能的方式都去怀疑了一遍。我刚接触到哲学的时候,对这种书**着迷。 不过后来我看到了一本书,书里这样说:“的确,我们能怀疑我们眼前的一切是梦境,不过就算是在梦里,2+3=5这个公式也毫无疑问是成立的。”看完之后我十分赞同,因为如果你说2+3的答案是4或者7,这在我看来是**不能理解的。即便是梦境,我们也无法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如果你能想象在这个世界里“2+3=7”的话,你不妨也想想“7-3”的答案。) 这么想的话,我发现这世界的一切都能被怀疑,只有算术是不容怀疑的。想到这一点后,我又马上对为什么只有算术如此特别而感到不可思议。这个谜题我至今也没有解开,大家有什么主意吗? 为什么早晨会来临? 神户和佳子:地面不是一直静止的…… 晚上钻进被窝后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梦乡,又不知不觉就到了早上,然后我们突然就醒了。每天都是如此,不断反复,想想真是神奇呢。 早上与夜晚不断交替到来貌似是因为我们居住的星球一直在不停地转动。我们居住在一个被称为地球的星球上,距离一个被称为太阳的、高温而发光的星球很近。在地球上,朝向太阳的一半很明亮、温暖,另外一半则黑暗、阴冷。明亮的一半就是白天,黑暗的一半就是夜晚。然后地球也会每天自转一周,这样一来你住的地方就会有时候朝向太阳,有时候朝向黑暗。这也是为什么白天与黑夜会交替来临。看似静止的地面实际每天都在不停转动,是不是很神奇呢? 土屋杨介:是哪部分让你好奇呢? 我看了你的来信,上面只写了一句话:“每次晚上睡去之后,第二天早上就会来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事实上我读到这句话后,心里十分触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在开始接触哲学之后,对于一般人习以为常的事产生怀疑并且开始思考,不过每天早晨会来临这件事对我却早已没有了新奇感。但是在读了你的信后,我又找回了这种充满好奇的感觉。 不过你好奇的是哪部分呢?首先,早晨每天都会降临就很不可思议。就像天气也是有阴有晴,照理说早晨也是可以来可以不来啊,为什么早晨一定会来临呢?还有晚上人在睡着之后会失去意识,而到了早上就一定会恢复意识,这也很奇妙。我们简直像一种晚上会暂时死去,到了早上又重生的动物。不过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是早上醒来的自己一定会再活过来,一定会成为昨天的自己,我们不会变成自己的老妈、庭院里的树,或者宠物狗,为什么不会这样呢? 村濑智之:每天早上都不一样也很神奇 你问的这个问题**值得探讨!神户已经给我们解释过,每天天会亮是因为太阳与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不过我们好奇的不只这些,还有“同一件事每天会不停地重复”,土屋也探讨了这个问题。 不过真的是“同一件事”每天都在**相同地重复吗?昨天的清晨与**的清晨是不同的,仔细分辨的话**不是“同一个早晨”。气温、天气不同,家人的表情和声音也不**相同,这样看来,前面所说的同一个早晨就不对了。 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事物固然不可思议,每天早上都**不一样也十分难得。假设我们认同每天经历的不是丝毫没差的相同事物在重复的话,那么我们所经历的每一瞬间也不再相同,世上再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东西,每时每刻变化都在发生。当我们察觉到这些后,对这世界不禁会感到一丝恐惧。如果这些都是确实的,那我们故意无视这些不同之处的行为也令人不解,我们在尝试将这些“相同化”。为什么人类会这样呢? 谈论到*后,我们对于“相同”“不同”“重复”的困惑仿佛越来越多了。 物体也有生命吗? 河野哲也:生物与物体的区别 像人、动物、花草之类的生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你是想问比如桌子或者笔筒、玩具这种物体是有生命的吗?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楚,“物体”是指什么?“生命”是指什么?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植物等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一般都称之为“生物”。所以我们该怎么区分生物与物体呢? 比如说,狗是有生命的吗?狗的尾巴是有生命的吗?狗毛呢?如果你认为尾巴与毛没有生命,那又是为什么这么认为呢?玩偶是有生命的吗?玩偶的头发呢?玩偶里面填充的棉花或者铁丝呢?就算你认为玩偶有生命,那组成玩偶的零部件怎么看也不像是有生命的吧。这么看来,生命好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物体,如果地球上有生命的话,那我们应该也算是其中的一部分吧。那我们又是站在怎样的立场上认为物体是没有生命的呢?这么想来区分什么有生命、什么没生命是很困难的事。 我觉得不会死去的东西就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像笔筒这样只会坏掉,却不会死掉的物体应该是没有生命的。 神户和佳子:为了*爱惜物体 就像河野所说的,有生命的物体与没有生命的物体区分起来是十分困难的。不过我们平常把桌子、笔筒、玩具之类的和动物植物区分开来,归类成没有生命的“物体”。 不过我们有时候虽然知道这些“物体”没有生命,却还是会把它们当成有生命的物体来对待。比如说我们会给喜欢的东西起名字,会在扔掉人偶的时候跟它们道别。像搞音乐或者运动的人还会跟自己的乐器或者器械说话:“**也要加油哦”“一直以来谢谢你了”之类的。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这样呢? 我觉得像对待有生命的物体一样去对待事物,人就会*加爱惜物体,这样一来就能发挥物体的*大功能。如果把物体当成没有生命的物体,人就会随意粗暴地对待物体。但是如果当你把物体当成一个生命去对待,想象它们的心情,它们想要被怎样对待,想要怎么行动的话,就能充分理解物体的原本状态与特征,你的想象力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所以把物体看成有生命的个体,是人们为了*大程度发挥物体的功能而对自己施加的约束。 村濑智之:物体与人的生命的区别是什么 河野认为,一般看来有生命的物体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所以很难区分哪些有生命,哪些没生命。神户认为,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没有生命的物体是因为爱惜这些物体。的确我们有时候对待物体就仿佛它们是有生命的。就像上次我丢掉内裤的时候,觉得这条内裤寿命到头了,毕竟松紧带已经松了。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把“寿命”这个词用在物体上。物体的寿命到了的话,就“没用了”。当然这里所说的“寿命”跟人类的“寿命”意思不一样。但是究竟是哪里不一样呢? 物体寿命到头是这个东西不再能派上用场的时候。而人不一样,人的寿命与能不能发挥作用没什么关系。换种说法就是,人只要存在于这个世界即为生命,而物体却并非如此。 重要性又如何呢?当一个物体寿命到头没什么作用的时候,它就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它失去了价值。但是人的生命与能否发挥作用没有很大的关系,只要存在就很重要。 所以即使物体是有生命的,跟人类的生命也是**不同的。你还能想到其他的不同吗? ★日本立教大学教育学团队联合“儿童与成人哲学研究会”精心打造!累计销售超过百万册! ★知名教育专家卢勤鼎力**! ★《我的**本哲学启蒙书》精彩延续!引导孩子全面认知,开启探索世界的大门! ★全面提升孩子成长中必需的判断力、自主性、思考力!让孩子从容不迫地长大! ★为什么孩子要读哲学?——哲学式思考让人生*出色! ★随书附赠“哲学启蒙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