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故事/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

苏洵故事/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
作者: 张桂琴|主编:毕宝魁
出版社: 长春
原售价: 23.00
折扣价: 14.30
折扣购买: 苏洵故事/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
ISBN: 9787544526074

作者简介

张桂琴,女,教授,1955年出生,1982年元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系,1982年3月至今在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法国语言文化教学和研究,曾在核心及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法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组织实施过程分析(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7期);追寻文化的魅力…法国汉学发展史研究(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法语ne…pas的绝对和相对否定意义(法语学习2006年第4期)等。2004—2(305年编译《法语语法点点通》初、中、高级,相继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嗯?”苏序一抬头,看到了身上略有些浮土与枯草的小儿子 苏洵扑向了自己。苏序张开双手,把苏洵揽入怀中,一边拍打着 小苏洵身上的土、择去他衣上和头上的枯草,一边问道:“在哪 儿呀?” “那边——”苏洵拖着长长的尾音。 “哪儿呀?”苏序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飘着几丝白云,看不 出什么马的模样。 “那儿——刚才有一匹马,现在跑走了。”苏洵脆生生地说。 苏序笑了。他知道他的小儿子又开始思维奔逸了。小苏洵 虽然只有五岁,但是他的思维总是和一般的孩童不大一样,总是 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嗯,知道了。去找妈妈给擦擦脸,换换衣服,好不好?”苏序 慈爱地看着苏洵。 “好!”苏洵大声答道,一蹦一跳地跑进了屋里。 苏序站起身,掸了掸衣服。 “老爷,亲家公子来了,找二少爷,二少爷还没下课……”下 人进来通报道。 “知道了,我去看看。”苏序快步走向客厅。 客厅里,石昌言端端正正地坐着看书。石昌言是苏序亲家 家的二公子,知书识礼、勤奋进取,时年十八岁,与苏涣是非常要 好的朋友。石昌言见到苏序进来,忙放下书,起身行礼。 “坐坐坐——”苏序一边招呼石昌言,一边吩咐家人准备 茶点。 “昌言啊,来找涣儿啊?” “是的,伯父。前几天,涣弟找我借本书,正好今天有空儿, 就给涣弟送过来。”石昌言答道。 “昌哥哥一一”,还没等苏序答话,苏洵高声欢呼着跑进客 厅。“昌哥哥,你好久都没来了,洵儿都想你了。,’苏洵仰着小脸 儿,咧着小嘴儿,娇憨地说。 “这不来了吗?”石昌言抚摸着苏洵的小脸笑嘻嘻地说。··对 了,你看,这是什么?”石昌言转身拿过放在案几上的红枣和栗 子,在小苏洵的面前晃动着。 “红枣——,栗子——”,小苏洵大声说道。 “是呀,这不都是你最爱吃的吗?” “嗯——” “那昌哥哥剥给你吃啊?”石昌言宠爱地问。 “好。”小苏洵甜甜答道。 “洵儿,没有礼貌啊——”苏序的话音还没有落,“谢谢昌哥 哥!”小苏洵马上站起身,规规矩矩地给石昌言鞠了个躬,亮晶晶 的大眼睛转到案几上的红枣和栗子上,他仿佛想起了什么,接着 说道:“祝昌哥哥早及第,早立业。” “啊?哈哈哈……”石昌言爽朗地笑了。 “嗯?”苏洵充满疑惑地看了看小苏洵。 “你这小家伙,怎么什么都知道啊?”石昌言想起了此前自己 曾经和苏涣谈论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当时小苏洵在旁边玩 耍,两人顾自兴高采烈地谈天,谁都没有想到小苏洵竟然记住了 两人的谈话。今天,“及第、立业”的话语从小苏洵的嘴里冒了出 来,怎能不让石昌言感到惊异? “伯父,洵弟聪慧伶俐,记忆力又好,以后一定能成就一番事 业。”石昌言揽着小苏洵言辞恳切地说。 “呵呵呵,顺其自然吧。”苏序自己洒脱淡泊,不受拘束,对于 名利没有过多的追求。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只是尽自己所能 为孩子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但却并不给与压力。 “洵弟,最近长什么本事了?给昌哥哥演示一下?”石昌言逗 趣道。 “好。”小苏洵仰起了小脸儿,站到石昌言的对面。 “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 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小苏洵抑扬顿挫地拖着长音一字一字 地慢慢背着。 “嗯 ?”苏序感到非常疑惑,自己并没有教过苏洵这首 诗啊。 “好啊!洵弟!”那边石昌言已经大声地喝起彩来了。 “什么时候学会的?谁教你的?” 这是一首非常合时应景的诗歌。虽然西南春来早,但是,毕 竟乍暖还寒,旷野尚未全绿,茫茫的枯绿中点染着初春的早芽, 隐约透露出一抹抹青青之痕,走近细看,仿佛又踪迹全无。一个 年仅五岁的孩子,能在这样的初春时节,在一个连绵许久的霏霏 细雨初停、新阳初现的时间段,背诵这样的一首诗歌,怎能不让 石昌言惊异万分。P3-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