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太勃尔的天空(约翰·康斯太勃尔的绘画和素描)(精)

康斯太勃尔的天空(约翰·康斯太勃尔的绘画和素描)(精)
作者: (英)马克·埃文斯|译者:卢世颖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56.80
折扣购买: 康斯太勃尔的天空(约翰·康斯太勃尔的绘画和素描)(精)
ISBN: 9787559631961

作者简介

马克·埃文斯(Mark Evans)是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绘画部主管。他的著作方向主要是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的绘画史。在康斯太勃尔的作品方面,他的研究主要包括刊发在《伯林顿杂志》(The Burlington Magazine)、《京都艺术史研究》(Kyoto Studies in Art History)上和收录在《康斯太勃尔:土地、大海和天空的印象》(Consta**e: Impressions of Land, Sea and Sky,2006)中的文章,以及两本有关康斯太勃尔的专著:《约翰·康斯太勃尔: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油画速写》(John Consta**e: Oil Sketches from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2011)和《约翰·康斯太勃尔:大师的养成》(John Consta**e: The Making of a Master,2014)。

内容简介

导言 天空的自然历史 作为一位油画家,约翰·康斯太勃尔(1776—1837)*广为人知的成就,是通过将古典大师的经验同自己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风景画。这令他得以创作出了许多*为人熟知、也**人喜爱的英国乡村风景画作品。 而且,他还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气象画画家,所描绘的天空让他的杰作表现出了强烈的情绪,比如《干*车》(1821)和《从*甸望向索尔兹伯里大教堂》(1831)。这些作品的基础,均来自于他在户外创作的许多直接取材于大自然、个性鲜明、发自肺腑的油画速写。其中*为恢弘的作品,是1821至1822年间在汉普斯特德荒野,以及1824年在布莱顿创作的那些。而其中一些*激进的创作,甚至描绘的只是纯粹的天景,画中除了云彩外空无一物。 康斯太勃尔对精准地表达天空产生兴趣之时,恰逢大众对科学和刚刚诞生的现代气象学产生兴趣的时代,所以他对这门学问十分关注。 康斯太勃尔和气象科学 1823年10月15*星期三,康斯太勃尔正在忙着完成一幅较小幅的油画《从主教的庭院望向索尔兹伯里大教堂》(46),以作为给他的赞助人索尔兹伯里主教刚刚抵达伦敦的新婚女儿的见面礼物。1因此,就算他提前得到消息,当时的他也会忙得没法抽身参加当晚在伦敦的卢德门山咖啡厅举办的伦敦气象学会**届大会。2 1823年4月1*,詹姆斯·泰特姆致函《月刊》,提出组建这一学会的需求。同年9月,学会成立,会员资格向所有“渴望宣传气象科学”的人开放,只需预缴2基尼的年会费即可入会。创始人包括化学家卢克·霍华德和天文学家、博物学家托马斯·福斯特(17**—1860)。霍华德被尊称为“气象学之父”,因为他曾对天气进行系统性的记录,并在1818年出版《伦敦的气候》,而且他对云进行的重要归类至今仍是云彩类别划分的基础。3学会的另一位创始人泰特姆*他的气象记录启发,以相似的方法收集了高威科姆地区的数据,并在1825年发表了相关内容。埃德蒙顿的赖默中学校长查尔斯·亨利·亚当斯也对当地的气象做了记录,并在19世纪30年代陆续发表。4福斯特的《大气现象研究》(1813)是这一学科*重要的早期著作,直到霍华德在1837年出版了《关于气象学的七次讲座》5后才被取代。 到这会儿,康斯太勃尔关于气象学的知识已经相当超前。作为一位磨坊主的儿子,他从小在乡村长大,对天空和气象有着丰富而切身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点在他深入分析荷兰艺术大师雅各布·凡·雷斯达尔(1628/9—1682)的风景画(66)时特别明显。1836年6月9*,他在一场讲座上说: 这幅画描绘了即将到达的冰融期,有两座风车,一座的帆布已被卷了起来,转到了之前停止运转时风吹来的方向;另一座的帆布打开着,朝向另一个方向,意味着风向发生了变化。云层……在南边……散开,这个变化意味着冰会在黎明前开始融化。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表明雷斯达尔很清楚自己在画什么。6 不过,康斯太勃尔也通过大规模的阅读和研习来作为观察和经验的补充。他有一本托马斯·福斯特的著作(1815)的第二版,并在书中做了大量的注释。他的笔记展现出他对霍华德的分类特别感兴趣,比如云彩的形状和它们如何影响风景中的光线,并且他有足够多的气象学知识来分辨霍华德的系统中有歧义的词句,以及对福斯特的书里写的一些段落进行反驳。7在一封1836年12月写给朋友的信里,他提到,“如果你想知道大气层的*多知识”,他愿意提供帮助,并提醒说福斯特“不全对”。但与此同时,他也承认,福斯特的研究成果依旧是“*好的书”,因为“它是开天辟地之作”。8康斯太勃尔还说,他打算把自己“对云彩和天空的观测”集中起来,“落实在笔头上……组织成一个讲座,我应该会在明年暑假去汉普斯特德演讲”——但这个意愿,*后却因为他在1837年3月31*突然逝世而落空了。 康斯太勃尔曾有一段值得自豪的名言时常为人所引用:“绘画是一门科学,应被视为一种探索自然法则的科目来学习。那么,为什么风景画不能被视为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并把图画视为实验品呢?”他对气象的浓厚兴趣,则是这一名言背后的扎实基础。9 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在康斯太勃尔生活的时期,实验科学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自然哲学。10大众对科学的兴趣开始增长,*早在1768年,德比郡的约瑟·怀特的名画《气泵里的鸟实验》便可证明这一趋势。此后,为满足公众的兴趣,一系列的公共讲座应运而生,例如1795年由医师托马斯·加奈特(1766—1802)在利物浦举办的化学讲座。另外,许多那个时代创建的学会也是这种兴趣的证明,包括1788年成立的林奈学会、1826年成立的动物学会,当然,也包括气象学会。11 从康斯太勃尔读过的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对科学的兴趣,因为这些书在科学领域涉猎颇深,远不属于我们能从一个普通艺术家的书架上找到的那种书。12他对画出“媲美大自然的画”的向往,使得他将注意力往乔治·居维叶(1769—1832)、亨利·***斯(1779—1840)、詹姆斯·雷尼(1787—1867)和吉尔伯特·怀特(1720—1793)等人的动物学和植物学研究上发展。13他也拥有托马斯·加奈特所著的《化学讲义纲要》(1797)和友人乔治·菲尔德(1777—1854)的论文《色谱法》(1835),说明他对化学也有一定认知。14 康斯太勃尔应该也熟悉威廉·佩利的论点,佩利在广为人知的《自然神学》(1802)里提到:“天空乃至世界,能且仅能被太阳的光线从四面八方照明,是因为被大量而密集**的粒子反光到眼球里,它们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15他也可能读过加奈特的作品,说地球的大气层如同“一个薄而透明的流体”,含有氧气和氮以及“一些其他能够被分解或悬浮的气体或物质”。16 自从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时代起,光和影就一直是艺术家**关心的对象。事实上,康斯太勃尔在1796年就“愉快地”读了达·芬奇写的《论绘画》,他当时才十几岁。17而其他课本则包括了威廉·荷加斯的《美的分析》(1753),这使他从中观察到了“构图*大的乐趣,比如画一幅风景画,是因为可以观察到光和影子具有的不**情和组合”。181796年,画家约翰·克兰奇(1751—1821)向康斯太勃尔**了让·巴蒂斯特·杜博斯神父的著作(1748),其中提到可以“从提香和鲁本斯画里的天空,看出”意大利和佛兰德斯不同的气候状况。19 菲尔德在《色谱法》中把光理解为一种物质存在,是从“同时发生或结合的两个超凡的、有电的或原始的物质”之中产生的。其中一个物质“使光能发光,其功能类似或等同于化学家所说的氧气”,另一个物质则“使阴影暗淡”,作者当时认为是氢。20菲尔德对光的理解,和康斯太勃尔从艺术家的角度对户外光线和阴影规律的思考相似,康斯太勃尔把它理解为“自然界里的明暗法”。他解释道:“明暗法可以被解释为创造空间的能量;我们到处可以找到它,而且它时刻都在自然世界里;无论是在对立面、交界线、光、影、反光还是折射中,都可以见到这种能量。”21 ☆英国风景画大师作品首度引进 本书是****本康斯太勃尔作品集,精选了馆藏与私人收藏的作品。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康斯太勃尔研究专家马克·埃文斯亲自撰写图版介绍 康斯太勃尔的每幅作品背后都有故事,通过本书作者的解释,读者能*好地领会这位绘画大师的伟大之处。 ☆全彩印刷,采用原版装帧与纸张,*大还原作品 为了*好地体现绘画细节,本书**按照原版规格制作,无论是装帧还是纸张。 ☆**艺术策展人卢世颖倾情献译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艺术从业者,卢世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保证了本书的**性,用优美、简洁的文字为本书增添了可读性,为读者带来了一本深入浅出的艺术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