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精)

达洛维夫人(精)
作者: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译者:姜向明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达洛维夫人(精)
ISBN: 9787569509984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188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名门之家。 22岁时开始在《泰晤士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代表作有小说《雅各布之屋》《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文学评论集《普通读者》和女权问题论著《一间自己的房间》等。1941年,伍尔夫在乡间的住所写完了她的*后一部小说《幕间》,又一次陷入了精神病的痛苦。于是,她将自己勤奋写作的一生结束在一条河流之中。 伍尔夫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她和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一起把意识流小说推向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写作手法。她被认为是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内容简介

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去买花。 对露西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活儿:门上的铰链 要拆掉,好把门卸下来;朗波梅尔公司的人会过来。随即 ,克拉丽莎·达洛维突然感叹起来,这是怎样的一个早晨 啊——这个早晨清爽得仿佛是特意为海边嬉戏的孩子们准 备的。 多么新鲜!多么刺激!这样的感觉似乎总能让她回想 起过去。她此刻仿佛就能听见,在铰链微弱的嘎吱声里, 她猛然推开一扇落地窗,就此投入伯尔顿达洛维夫人婚前 在乡下的庄园名。的大自然里。多么清爽,多么安稳,那 时候的清晨,当然要比此时*为宁静,如海浪的起伏,如 浪花的轻吻,寒凉、清冽,甚至有点肃穆的味道(对她这 个当时才十八岁的姑娘家来说)。那时的她站在打开的窗 户前,感觉好像有什么不祥之事即将发生。她看着花,看 着烟雾缭绕的树,看着飞起又飞落的白嘴鸦。她站在那儿 ,痴痴地看着,直到彼德·沃尔什说:“在菜园子里沉思 呢?”——是这么说的吗?——“与花椰菜比,我*喜欢 人。”——是这么说的吗?他一定是在那天早上吃早饭时 说的这些,当时她已走到外面的露台上——这个彼德·沃 尔什。他很快就要从印度回来了,是六月还是七月呢,她 记不清了,因为他的信写得实在是乏味。但他说的话却能 够让人记住,还有他的眼睛、他的小刀、他的微笑、他的 火爆脾气,还有……成千上万桩往事都已忘得干干净净— —真是不可思议!——却偏偏记住了卷心菜之类的只言片 语。 她在路边挺了挺胸,等着德特纳尔公司的货车驶过。 一个迷人的女子,斯克罗普·帕维斯这么认为(他了解她 ,就像他们是同住在威斯敏斯特的隔壁邻居)。她身上有 种小鸟的气质,像一只蓝绿的鲣鸟,轻盈、活跃,尽管她 已五十出头,而且因疾病缠身而面色苍白。她停在那里, 压根没瞧见他。她挺直身子,准备过马路。 由于一直居住在威斯敏斯特——多少年来着?有二十 多年了吧——即便是在车来人往中或夜半醒来时,克拉丽 莎都会确信人们会感觉到一种特别的宁静与肃穆,一种难 以形容的停滞感,在大本钟敲响之前的焦虑感(不过,人 们说那也许是因为她的心脏受到了流感的影响)。听哪! 钟声隆隆。先是提示音,音色悦耳,再是报时声,势如破 竹。沉重的钟声在空中环绕,直至消逝。我们多傻呀,她 寻思着,穿过了维多利亚大街。只有天知道,为什么人们 如此热爱生活,如此看待她,甚至要虚构她,不懈地美化 她,然后又粉碎她,从而创造出每时每刻的新鲜感来。即 使是邋遢透顶的女人,坐在门前台阶上那些*悲伤*望的 人们(酗酒使他们穷困潦倒)也一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 因,就连议会制定的清规戒律也奈何不得他们:人们都热 爱生活。对此,她深信不疑。在人们的眼中,在人们或轻 盈或沉重或艰难的步伐中,在咆哮与喧嚣中,在马车、汽 车、大巴、货车和身前背后挂着广告牌摇摇晃晃蹒跚而行 的人中,在铜管乐队中,在管风琴中,在欢庆声中,在叮 当声中,在头顶上一架飞机发出的奇特而尖利的呼啸声中 ,有着她热爱的一切:生活、伦敦,还有六月的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