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10.00
折扣价: 7.80
折扣购买: 美学四讲/中国文库
ISBN: 7108020580
第二节 哲学美学 从哲学角度对美和艺术的探讨,在二十世纪以前,基本上是西方美学的 主干。有意思的现象是,在美学史上占最为显赫地位的,常常是哲学家。美 学史上最为重要的理论也常常是从哲学角度提出的,如柏拉图、康德、黑格 尔、克罗齐、杜威……等等。这种美学经常只是作为某种哲学思想或体系的 一个部分或方面,从哲学上提出了有关美或艺术的某种根本观点,从而支配 、影响了整个美学领域的各个问题,使人们得到崭新的启发或观念。尽管这 些哲学家们并不一定直接谈及许多具体艺术问题或艺术作品,也没有对审美 心理或艺术欣赏、创作以及美学语词作精细的研究,但他们这些抽象甚至晦 涩的观点、理论倒常常比那些精细的鉴赏批评或科学分析,影响更为深远。 前者经过时间的流逝,经常被遗忘或淘汰,人们却仍然愿意不断回顾和玩味 哲学家们关于美和艺术留下的“至理名言”。正如今天不会再有人去谈牛顿 的力学著作或欧几里得甚至达尔文,却仍然会去读柏拉图或老子一样。再伟 大的科学著作也会过时,而哲学名著却和文艺作品一样,可以永恒存在。为 什么?这大概就是此独特的“人生之诗”的魅力所在?这诗并非艺术,而是思 辨;它不是非自觉性的情感形式;而是高度自觉性的思辨形式;它表达和满 足的不只是情感,而且还是知性和理性,它似乎是某些深藏永恒性情感的思 辨、反思,这“人生之诗”是人类高层次的自我意识,是人意识其自己存在 的最高方式。从而拥有永恒的魅力。 P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