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实践教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研究/大道书系](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1217/02/20241217024152382.jpg)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7.60
折扣购买: 生命实践教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研究/大道书系
ISBN: 9787559873446
王枬,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发展。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二十余部。 皇甫科杰,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
波澜壮阔的教育实践探索孕育宏大的教育理论体系,宏大的教育理论体系 照亮光明的教育实践道路。作为奠基、扎根、浸润、服务于中国教育实践的思想主张和行动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历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不同发展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整个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略的总体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关于系列重大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基本判断和基本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必然反映和具体体现,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所创造的弥足珍贵的教育理论财富。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屡续民族教育文化、立足本土教育现实、肩负时代教育责任,深刻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太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启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征程,持续指导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彰显了教育实践建构与理论创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基于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来”“有何用”“往何处去”“有什么国际贡献”“如何进行国际传播”“有何典型案例”等核心问题,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大项目,我们团队精心策划了主题突出、个性鲜明、彼此关联、内在融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丛书,包括专题研究系列丛书 5 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本土教育学派研究系列丛书 9 种(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单列案例研究1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透视这套丛书的基本框架,从概念体系、价值体系 、目标体系、范畴体系与 方法论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核心要素和整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回答该体系“是什么”的问题;追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源头 , 探究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历程,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思想文化根脉与时代价值路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历史审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回答该体系“怎么来”的问题;聚焦中国本土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实践成效,凝聚本土教育实践智慧内核与特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之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回答该体系“有何用”的问题;围绕努实话语基础、提升话语质量、构建话语体系,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表达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话语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回答该体系“如何说”的问题,提出通过设置世界性的教育议题、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共建世界教育共同体等方式,扩大国际传播路径,建立国际传播机制,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国际贡献显示度、认可度和传播度的《国际贡献与传播推广:走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回答“如何走出去”的问题;走访调查 全国近三十个省份,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育综合改革”等维度梳理与总结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典型案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典型实践案例研究》(未刊),回答“特色在哪里”的问题。 格外值得关注的是,这套丛书包括了首套论述和阐发创生于中国本士的教 育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始人叶澜教育思想,重在探讨叶澜如何 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变革与发展为背景,以“新基础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 研究为基础,以“创造和重建适应当代中国教育需要的本土化教育学体系”为目标,关注人的生命发展,重视实践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创建出具有中国立场、 中国传统、中国风格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过程,尤其关注她建构的“生 命·实践”教育学思想体系及其对中国教育学的独特贡献。与之相关,由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命 ·实践”教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研究》(玉橱、皇甫科杰等著)更是聚焦“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立场、中国传统和中国气派,从概念、路径、体系等方面深度探讨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独特性的内蕴与外显,形成了立足中国基础教育实践变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原创性研究的基本认识和特色品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丛书,从选题策划、反复论证、持续修改到出版发行,始终秉持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 、系统性与专业性,尝试在全景式的梳理探究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时代意 义、核心构成、内在逻辑、生成基础与国际贡献,在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 中牢牢把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思想伟力,在多渠道 推动国际传播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国际话语权、国际贡献 力、国际影响力。 需要指出的是,以系统的结构策划“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 丛书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虽然丛书的撰写、论证和出版即将告一段落,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深人、系统的研究还将持续下去,需要我们共 同加倍努力,浇注更多的汗水和心血。在此,作为丛书的主编,我谨向全体作者 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的这些研究成果,是每一位作者的用 心之作,但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敬希关心和关注这一话题的读者和专家批评 指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承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丛书的出版发行工作,他们的认真、耐心、细致,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最后,在丛书出版之际,我代表丛书全部作者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向相关出版社的领导、编辑,向在论证研讨中先后提出过宝贵修改建议的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先生,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先生,中国教科院高宝立研究员、邓友超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项贤明教授,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海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军文教授、苟渊教授等,表示深深感谢! 全书由绪论、上篇、中篇、下篇和结语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关于“原创性研究”的基本认识以及“生命·实践”教育学原创性品质的总体概述;二是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立场,包括其创生的时代背景、关注的中国问题和开展的中国实践,展现其原创性品质的形成历程;三是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传统,循着其学术命脉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现代教育理论、当代鲜活的教育实践”等对理论品质形成的影响;四是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气派,话语体系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表达方式和表现载体,思维方式则是其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由此探讨“生命·实践”教育学彰显中国气派的内在原因;五是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独特价值,从概念、路径和体系等方面聚焦其理论独特性的内蕴与外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