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食疗智慧/食疗智慧养生堂丛书

糖尿病食疗智慧/食疗智慧养生堂丛书
作者: 易翠平//陈永发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2.44
折扣购买: 糖尿病食疗智慧/食疗智慧养生堂丛书
ISBN: 978750675369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相对 不 足,以及他们所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可引起体内多种物 质 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并可引起多种 急 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有不同的类型,其病因与遗传、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 有 关。目前,由于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卫生保健 问 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 病 的患病率也在逐步上升。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77亿,预 计 到2025年将达到3.7亿,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我国已确诊的 糖 尿病患者达6000万以上,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并 以每年约1 00万的速度递增。由于本病累及系统广泛、患病时间长,所以 患 者除了接受医生的诊断处理外,还应对糖尿病的基本常识有所了解和掌握 , 这对于自我监护和控制病情是有裨益且必不可少的。 一、糖尿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病因 (一)原发性糖尿 原发性者占绝大多数。我们通常所说的“糖尿病”指的就是这一类, 其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原发性糖尿病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遗传因素 国内外公认糖尿病为遗传性疾病。有人观察200对孪生儿中两人在5年 内先后发生2型糖尿病者占91%,患1型糖尿病者占54%。国外报道糖尿病 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5%~50%,孪生儿糖尿病有阳性家族史占85%~91% 。引 起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易 感性因素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系,其中与HLAD和HLADR抗原关联 最重要。尤其是DW3-DR3和DW4-DR4者易患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为多基 因遗传,即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致病基因。必须强调的是并非糖尿 病 本身可以遗传,而仅仅是易感性可遗传。故尚须有环境因素(外因)存在促 成其发病。换句话说,并非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就一定也患糖尿病,只能说 他 们的子女可能存在糖尿病易感性,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高于无阳性家族史 者。 如果无环境因素存在,他们就可能终生不发生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说 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2.自身免疫 与1型糖尿病关系密切。这种患者的胰腺有明显的病理改变,产生胰岛 素的β细胞数量大大减少,仅有正常的10%以下。胰小岛及周围有淋巴细 胞 和单核细胞浸润,称为胰岛炎。这是由于胰岛细胞对病毒或其他抗原发生 免 疫反应,遭到破坏,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减弱。糖尿病患者或其直系亲属常 伴 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 状 腺功能减退症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这些患者体内常可以测 到 胰岛细胞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 3.环境因素 在遗传因素及(或)自身免疫因素基础上,环境因素在诱发糖尿病中起 了重要作用。 (1)感染:1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因病毒可直接或间接诱发 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胰岛炎,破坏胰岛细胞,减少胰岛素分泌。许多1型糖尿 病儿童常可回忆起在糖尿病发病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腮腺炎等病毒感染 的 病史。感染不仅为糖尿病的诱因,而且可以使原有的隐形糖尿病成为显性 糖 尿病,使原有的糖尿病加重,控制血糖的难度加大。 (2)肥胖:肥胖是2型糖尿病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因肥胖时其外周靶组 织(如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与胰岛素的亲和力降低,还常伴有 受体后缺陷。这种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可能正常,甚至高于正常,形成相 对胰岛素不足。据统计,40岁以上发病的糖尿病患者有2/3的人在发病前 超重10%。 (3)多次妊娠、分娩:妊娠期胎盘产生的激素,特别是人泌乳生长激素 , 在孕末期可达人生长激素的1000倍。孕末期雌激素可达非孕期的1000倍。 孕期血皮质醇浓度也升高。这些激素均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妊娠期胎盘 能 加速胰岛素降解作用,约80%正常孕妇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以 上 因素均可促使妊娠期血糖升高。某些人多次妊娠,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 者 可诱发糖尿病。 (4)饮食失调:进食过多,超过生理需要,会导致肥胖,成为糖尿病诱 因。高脂肪饮食也易使体重增加过多。高糖饮食会加重胰岛β细胞负担。 饮 食中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锌、镁、铬不足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和能量 代 谢等。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引起继发性糖尿病。 4 应激因素 手术、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等应激情况下,肾上腺皮质 激 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它们均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 增 加。有的患者在应激去除之后血糖恢复正常,有的患者成为终身性糖尿病 。 (二)继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是指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糖尿病,占糖尿病发病率的少数 , 病因大多较明确,可分为以下4种。 1.胰腺疾患所致糖尿病 由于胰腺切除、胰腺炎、胰腺癌等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诱发糖尿 病。 如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切除,胰腺癌,血色病等。 2.内分泌疾患所致糖尿病 由于对抗胰岛素的各种内分泌增多而引起的糖尿病,包括垂体性糖尿 病 (如肢端肥大症)、类酮性糖尿病(如皮质醇增多症)、胰高血糖素过多性糖 尿 病(如胰高血糖素瘤)。嗜铬细胞瘤分泌儿茶酚胺过多亦可以引起糖尿病。 由 于胎盘分泌生长激素过多,可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3.药物或化学物质所致糖尿病 多种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可引起代谢紊 乱 而致糖尿病。 4.血液或者遗传性疾病伴糖尿病 如真性红细胞增生性糖尿病、肝糖原沉着症等可伴糖尿病。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一)早期症状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越早发现糖尿病就越容易控制病情,减少糖尿 病 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然而,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许多患者,特别是中 老 年患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并不明显,并发症常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而 出 现并发症,则提示糖尿病已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会给诊断、治疗和患者 的 康复带来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糖尿病有哪些早期症 状 呢?根据经验,下面这些早期症状可以作为发现糖尿病的信号。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