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赜评传/齐梁文化研究丛书

萧赜评传/齐梁文化研究丛书
作者: 林晓光|总主编:薛锋//储佩成//盛祖祥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1.60
折扣购买: 萧赜评传/齐梁文化研究丛书
ISBN: 978753259256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盛世云烟:元嘉时代诞育的寒门将种 第一节 永明皇帝的速写肖像 为“永明”之君作传 在这本小书里,我们要来勾勒中国历史上一位君主的 肖像。他是南齐时代的第二位皇帝,齐武帝萧赜。而他的 名字,又与他在位的时代重合在一起——他在这个时代所 用的年号,比他本人还要著名。那就是在中国文化史、文 学史上占有相当显赫地位的“永明”时代。 在皇朝时代,除去少数完全放弃自身职责,闭居深宫 与醇酒妇人阉竖为伴的特例,以及那些登位不久就悲惨地 被废杀的傀儡之外,某一特定时期在位的君主总是代表着 他那个时代的最重要符号。他往往并非最伟大或最常被后 世提起的人物,但却无疑是在那个历史断面上最被关注, 获得最多目光投视的焦点。他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怒,都 从庞大帝国的中枢辐射出来,传响朝堂衙署,跨越山川疆 域,令天下的臣民与怨敌欢欣或战栗。所谓“天子一怒,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虽然我们今天已超越了梁启超先 生所说的那种“为二十四姓作家谱”的旧式史学,但仍然 无法否认的是,同样作为生命个体,帝王对历史的牵动力 要比任何一个庶民都巨大得多。因此当我们把历史记录的 镜头对准某一位君主,尤其是对准那些雄才大略、名副其 实地实施了统治权力的君主时,我们实际上是同时在把镜 头对准他在位的那一整个时代。也只有这样,为君主作传 才是一件有真正意义的事情。 但是,所谓皇帝,又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力的符号 ,一个作为时代中枢而放射能量的机件。他同时,或者说 更优先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人。他有蒙昧无知、从这 个世界接受教育灌输的童年;有包围着他的家庭,父子夫 妻兄弟儿女,以及朋友、仇敌、上司、下属等等各种人际 关系;有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人事及从中吸收的知识观念 和经验教训;有理性的算计,也有激动的情感。是时代首 先通过这个躯体塑造了他的灵魂与能力,才又通过这个躯 体来无数倍地放大这种塑造效应,而反作用于时代。因此 ,对于这个微不足道的血肉之躯,我们有必要尽可能地去 追究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细枝末节。只有当这样追究了以 后,我们才能看清楚是哪些看似原本无关紧要的因素,却 经过微妙曲折甚至匪夷所思的机理作用,最后凝聚放大成 了影响历史进程的推动力。这一切,并非仅凭大范围的历 史平面扫描便可发现并清晰呈现的。而这也就是为帝王作 传记的方式及趣旨所在。 在本书中,希望为永明之君留下的,就是这样的一篇 传记。 跨越朝代的人生 萧赜,字宣远,生于刘宋元嘉十七年(440)六月三日 (己未),死于——按照史书的书写惯例,崩于——永明 十一年(493)七月三十日(戊寅)。按传统的方法算,前 后活了五十四岁,在位十一年零五个月。 看到这样的数字,我们可以立刻有一个印象:他活的 年岁不短,而且是在成年以后才当上皇帝的。除了开国君 主之外,会呈现出这种数字关系的皇帝,一般来说只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