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精)

老人与海(精)
作者: (美)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译者:贺宏亮//王庆誉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0.70
折扣购买: 老人与海(精)
ISBN: 9787541146596

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20世纪20年代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乞力马扎罗的雪》等,获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一向享有“文坛硬汉”之誉,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内容简介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捕鱼的老人,已 到那里去了八十四天,但一条鱼也没捕到。头四十天 里,一个男孩跟着他。可是,过了四十天都还没捕到 一条鱼,男孩的父母就说,这个老头如今真是“霉登 ”了,也就是倒霉透顶之意。于是这孩子就听从父母 的意见,跑去了另外一条船。一换地方,头一个礼拜 就捕到了三条好鱼。这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 总是空荡荡的,觉得有些难过。一见老人回来,他就 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绳索,或者鱼钩和鱼叉, 还有绕在桅杆上的船帆。帆上用面粉袋的布片打了些 补丁,收拢后,看起来,像是一面意味着永远失败的 旗子。 老人消瘦,而且憔悴,脖颈上都有些很深的皱纹 。腮帮子上还有些老人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 射的光线引起的良性皮肤色变。斑痕从他脸的两侧往 下蔓延。他的两只手,因为常用绳索去拉那些大鱼, 留下了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 的,它们就像水土流失了的干涸沙漠那么久远。他显 得苍老,但是那双眼睛却像海水一般蔚蓝,愉快,不 服输。 “圣地亚哥,”这一老一小从小船停泊处爬上岸 时,男孩子对他说,“我又能陪你出海了。我们家里 挣了点钱。” 是老人教会这孩子捕鱼的,所以男孩很亲近他。 “不好吧,”老人说,“你碰到一条运气好的船 ,你就该跟他们一起。” “你该记得,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都钓不到一条鱼 ,但是跟着有三个礼拜,我们天天都逮住了大鱼了。 ”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不是因为没有 把握才离开的。” “是我们父母叫我回去的。我是儿子,只能听他 们的。” “我知道,”老人说,“是该这样子的。” “主要是我爸爸觉得没有太大把握。” “是啊,”老人说,“但是我们有把握,不是吗 ?” “是的,”男孩说,“我等会儿请你到露台酒馆 去喝两杯啤酒,然后我们一起把那些打鱼的工具搬回 去。” “好的,”老人说,“打鱼的都是一家人。” 他们坐在露台酒馆的露台上,有几个渔夫过来跟 老人开玩笑,老人并不生气。另外还有些年纪稍大点 的渔夫过来看到他,觉得难受。不过他们也没流露出 什么,只是斯斯文文地在那里谈论着海流,如何把钓 索送到深海下面去,天气这阵子很好等,以及别的见 闻。当天出海打鱼的渔夫们,都陆续回来了,把大马 林鱼剖开,整片摆到两块木板上,每块木板的一头由 两个人抬着,嘿呦嘿呦摇摇晃晃地送到收鱼站去,在 那里等冷藏车来,再把它们运往哈瓦那的大市场。逮 到鲨鱼的人呢,把它们送到海湾另一边的鲨鱼加工厂 去,吊到复合滑车上,除去肝脏,割掉鱼鳍,剥去外 皮,把鱼肉切成一条条的,再用盐巴来腌制。 刮东风的时候,隔着海湾都闻得到鲨鱼加工厂的 味道,但是今天,只有很淡的一丝气味,因为风转向 了北方,后来逐渐平息了。坐在酒馆的露台上,阳光 明媚,心情舒畅。 “圣地亚哥,”男孩子说。 “什么事?”老人说。他正眯着眼睛握着酒杯, 好像在回忆好多年前的事情。 “要我去给你弄点沙丁鱼来吗,你明天用?” “没事的。你打棒球去吧。我划船还行,明天罗 格利会帮我撒网的。” “我很想一起去。就是不能陪你钓鱼,我也很想 帮你做点其他事情。” “嘿嘿,你才请我喝了啤酒,”老人说,“你已 经是个大人了。” “你头一回带我上船,我有多大呢?” “五岁多点吧,那天我把一条大鱼拖上船去,它 翻腾得厉害,差点把船给我们弄翻了。你也差一点受 伤。你还记得吗?” “怎么不记得,那条鱼的尾巴啪啪啪地拍打船上 的座板,座板都被打断了。还有你拿木棍打鱼的声音 。我记得你把我朝船头猛推了一下,那儿搁着湿漉漉 的一卷绳索。我感到整条船都在抖。听到你啪啪地用 棍子打鱼的声音,像是在砍一棵树。我还记得到,我 浑身上下都有甜丝丝的血腥味儿。” “你真的记得到啊?还不是我前阵子刚跟你说过 。” “可不是,从我们头一回一起出海时起,什么事 情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人用他那双常遭日晒而目光坚定的眼睛,爱怜 地望着男孩。 “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肯定带你出去闯一下, ”他说,“但是你是你们父母的儿子,你搭的又是一 条运气好的船。”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