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在异乡的窗口守望
ISBN: 9787542656810
夏榆,作家、文化记者。多次访问海内外思想、文化、政治精英,报道大量具有公共意义的人文事件,成为记录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的文本见证。应邀访问瑞典、挪威、波兰、德国,自2005年起,多次报道“诺贝尔奖颁奖盛典”。著有长篇小说《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我的神明长眠不醒》《黑暗纪》;随笔集《黑暗的声音》《白天遇见黑暗》等。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新浪潮奖、在场主义提名奖、中国报人散文奖。
奥斯陆市民手持火把**,向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致敬是挪威延续100年来的传统。 卡尔·约翰大街的“大旅馆”自1874年建起,在 100多年里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下榻之处。 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前副总统阿 尔·戈尔与IPCC(**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巴 乔里下榻在“大旅馆”二楼。**队伍行至“大旅馆 ”前停下,鼓手击鼓舞蹈,**的民众以欢呼之声等 待在旅馆二楼临街包厢的戈尔和巴乔里出现。驻守在 宾馆其他房间的摄影记者把重*般的长镜头对准二楼 的包厢,他们静候着阳台门的打开。 晚8点整,戈尔和巴乔里出现在阳台上,身边是 他们的伴侣。他们微笑着向等候在长街的民众挥手致 意,伫立长街的民众以激越的鼓声和热情的舞蹈,向 他们致敬。 难以忽视的真相 奥斯陆时间12月10*下午l时整,诺贝尔和平奖 颁奖典礼在挪威市政厅举行。 进入市政厅要提前一小时,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 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们候在青铜制作的大门外 ,分批而入。全副武装的警察三三两两守在人口处, 进入门廊者先要把随身携带的物品和皮包放到一间内 室,接*高大威猛的警犬的检验,通过检验者被放行 ,再过安检通道。 12时40分,市政大厅楼顶四吨重的大钟敲响,钟 声响彻奥斯陆城市上空。 挪威首相、国王和王储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政要 前来出席颁奖典礼。四名身穿传统皇家礼服的乐手肃 然而立,他们站在市政大厅通向二楼的阶梯吹起礼宾 曲,阿尔‘戈尔、巴乔里和他们的夫人踏上红色地毯 ,在嘉宾的掌声中走进市政大厅。他们和挪威诺贝尔 委员会**奥勒·丹博尔特’姆乔斯及秘书长吉尔。 伦德斯诺德面向观众坐在**台侧。与他们相对一侧 的是表演区,来自欧美及挪威本国的**音乐人以他 们精湛的节目为颁奖典礼助兴。 **台上方的墙壁绘有抽象的壁画,淡蓝色调的 **台上是镶嵌着金色诺贝尔头像的讲坛。它们被鲜 花环绕。二楼一侧的看台是媒体席,记者架设起密集 的高倍摄影长镜头,专门搭建起木制的电视转播间, 来自**的四百家通讯社现场报道和平奖颁奖典礼。 二楼的侧厅有大屏幕,媒体记者可在此观看和报道他 们想要报道的新闻。 在观众席前端的四张座椅是国王和王后以及王子 王妃的位置。与神情庄重的国王和王后不同,王子和 王妃相握手掌而坐。他们年轻的面孔现出生动之气。 “**,我来这里,是带着一个使命的。我希望 我能*有效*迅速地说服听众,以完成我的使命。” 戈尔站在挪威市政大厅的**台上发表获奖演说。他 身后的窗外是暗下来的天色,远处是覆盖着积雪的山 峦,海岸,泊在峡湾的远洋邮轮,邮轮上升起的桅杆 。**台上的戈尔身穿黑色西服,白衬衣,蓝色领带 ,他的声音浑厚而有磁性。戈尔身材挺拔魁梧,作为 昔*的政治明星其个性魅力彰显。他的演讲感性而亲 和。 “有时候,全无征兆地,一个幽灵就从未来走到 现在,给人们带来弥足珍贵却又让人痛心的预言。 119年前,一个富有的发明家读到了他自己的讣告, 而讣告却阴差阳错地在他生前发表了出来。误以为发 明家已经去世,一家报纸回顾了他的一生,并对其意 义做出了尖刻的评价,因为他的发明——**,而不 公正地给他打上了‘死亡商人’的标签。这为时过早 的谴责性墓志铭使发明家大为震惊,他因此做出了一 个重大决定——投身于和平事业。七年以后,阿尔弗 雷德·诺贝尔创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和平奖和其他 奖项。”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