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投人

领投人
作者: 王强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9.60
折扣购买: 领投人
ISBN: 9787020164158

作者简介

王强 于清华大学获得工科硕士学位后,曾在短短七年间从国内电脑公司的底层员工飙升为IT行业外企在华机构高层管理者,堪称职场精英、商战高手,后曾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并涉足风险投资、战略咨询等领域,有着令人称奇的商界丰富经历。 主要作品有《圈子圈套》三部曲、《我们的时代》三部曲、《创始人》《螳螂》等,其中《圈子圈套》被誉为国内职场商战小说开山之作,《我们的时代》成功改编为高口碑影视剧。《领投人》为其全新力作,精彩展现中国投资界风云二十年。

内容简介

谨以此书献给 在资本时代不忘初心,为理想坚持奋斗的人们! 楔子 资本如水 2019年7月22日,星期一,早晨六点半。凌世杰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紫金楼二层的怡咖啡刚坐下,服务生就领着一位客人走过来:“凌先生,这位先生说是跟您约好的。” 凌世杰向服务生点头示意,随即起身与来人握手,一同坐下后,凌世杰客气地说道:“不好意思啊吕先生,辛苦你这么早赶过来。” 对方立刻欠身回道:“凌总,今天对您而言是个大日子,科创板开市嘛,首批二十五家上市公司里就有您投的四家,这个节骨眼儿您还肯挤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应该是我谢谢您。对了,您叫我老吕吧,社里都这么叫。”凌世杰礼貌地笑了下,老吕一脸歉疚地接着说道,“不好意思的是我,之前我们那个年轻记者不够专业,耽误您时间不说还惹您生气,我为她的态度向您诚恳地道声对不起。” 凌世杰呷了口咖啡:“对我的态度倒无所谓,问题在于她对自己职业的态度。” “是,我也批评她了,对您这样重量级人物的专访必须事先把功课做足,哪能看一眼“百度百科”里的词条就跑来跟您聊?所以这次我亲自来,再次谢谢您又给我们一个机会。” 凌世杰摆了一下手:“咱们先取点儿东西吃吧,边吃边聊。” “不啦,我等会儿再吃,现在太早吃不下,您请随意。” 凌世杰去中式排档拿回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倒了一杯橙汁。老吕见状刚想说这也太简单了,服务生又端来一大碗担担面,老吕便问:“凌总,看您胃口不错,刚才又去跑步了吧?” 凌世杰眉毛一扬:“‘百度百科’的词条里可没提这个。” 老吕露出几分自得:“我还知道您这习惯已经坚持了十二年,不瞒您说,我真花了不少工夫尽可能对您多做些了解。比如,我很想问问,一向低调的您为什么会同意我们做这次独家深度访谈?您以往都是躲在那些创始人身后,难得抛头露面时也只谈业务不谈个人,是什么让您有所改变?” 凌世杰放下筷子认真地想了想:“也许原因很简单,就是时间,到了该回头看看的时候了。今年正好是我的本命年,十二年一个轮回。我刚才沿着滨江步道边跑边想,也许应该写本书,把这一路经历过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这可太有价值啦!”老吕夸张地叫好,“您自己写,肯定比我写得更翔实更深刻,干脆我这就跟您约个稿。” “坦白讲,你发给我的采访提纲里那些问题,让我实在是……”凌世杰不由得摇头。 老吕忙问:“引不起您的兴趣?” “我感觉有些无从谈起。” “这好办,咱们把提纲扔到一边,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比如,就从眼前谈起。今天科创板开市,锣声一响,开启新一场资本的狂欢盛宴,富豪榜上的排名又得即刻调整。”老吕扭脸看看四周早起的零星几桌客人,“也许在座的就有……” 凌世杰笑着打断:“那倒未必,不过我确定楼上豪华阁套房里住的几位今天将首次上榜。” 老吕也笑:“我是想说,时下有个热议的话题就是资本的善与恶。您这十二年一直跟资本打交道,对此您怎么看?” 凌世杰瞥了一眼桌上,指着老吕手边的水杯问:“这杯里的水,你说它是善的还是恶的?” 老吕一愣:“这……谈不上吧,就是水而已。” 凌世杰拿过水杯,边往自己的空杯里倒边问:“水往低处流,它这种天性是对的还是错的?” “我物理不及格,瞎说哈,好像这是重力和势能决定的,不管水愿不愿意,它都得往低处流。” 凌世杰点头:“久旱逢甘雨,水是宝贵的好东西;河流泛滥成灾,水又成了罪魁祸首。它到底有功还是有过?” 老吕恍然大悟:“凌总,您这比方打得好。水通财,资本就跟水一样,本身并没有善恶对错之分,关键看怎么利用它。” “古人云上善若水,又说水火无情、洪水猛兽,其实水就是水,资本就是资本,是人们给它附加了太多主观的东西,令其背离了本质。资本的天性是逐利,哪里能带来最大回报就流向哪里,没有谁能改变,只有因势利导。资本的善恶、对错与功过都不取决于资本,只取决于资本背后的人,因为,”凌世杰的手指在桌上敲两下,“人是有善恶之分的。” “难道资本就没有原罪?” 凌世杰反问:“你觉得人有没有原罪?” 老吕很老到地把话题拉回来:“凌总,具体说您吧,您觉得自己属于好人还是不太好的那类?您怎么评价自己?七分功、三分过?” 凌世杰微微一笑:“现在还为时尚早,我远没到盖棺论定的那天。不过,”他的脸色转而严肃,“这些年来我每天都会扪心自问,我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我是在做好事还是在作恶?” “像您这样勇于自省的人真不多见。您觉得资本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让您变好了还是让您变得……” “当我刚入行的时候,我曾经天真地信奉人应该控制资本,绝不能让资本控制人……” “难道您如今的看法反过来了?”老吕忍不住插问。 “不,十二年后的今天我更加坚信,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人性。不仅是我们这些投资人,也包括你、包括他们,包括所有人的人性,因为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跟资本打交道,没人能超然世外。”说完,凌世杰看了一眼手表。 老吕立刻会意:“凌总,您今天肯定日程一个接一个,咱们这次就算开个篇,等您忙过这阵我再约您。” 凌世杰把餐巾放到一边,忽然冒出个念头:“老吕,要不你跟我一起去上交所吧。我叫人给你预备张请柬,科创板的开板仪式很简短,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 “那真是再好不过!”喜出望外的老吕不禁奉承,“凌总,论年纪我比您还痴长几岁,但我不得不说,您的成熟和成就在同龄人中绝对是凤毛麟角,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您认为是什么?” “曾经有个人对我讲过,最重要的是天赋,其次是悟性,然后是机遇。”凌世杰站起身,望着窗外奔流的黄浦江,思绪瞬间回到了十二年前的那个7月,他喃喃道,“我这辈子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作者访谈 (1)您的新作《领投人》,是“精彩展现中国投资界风云二十年的长篇小说”,您能聊聊您的创作初衷吗? 王强:其实写《领投人》的念头在我写《我们的时代》三部曲的第三部时就已经萌发了,在《我们的时代》第三部中三个主人公都以各自方式涉足投资领域,但在那本书里重点写的是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如何与自己和解、与社会和解,真正对投资这个行当着墨并不太多,写的时候就感觉没尽兴、不过瘾,便打定主意干脆日后专门写一本投资行业的书。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四十多年,对百姓而言其成果在前二十年主要体现在“生活改善”,重点解决的是消费需求,而在后来这二十多年就主要体现在“财富积累”,逐步提升的是投资需求。随着上世纪末开始的住宅商品化和教育医疗等项改革,随着中国加入世贸、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经济大循环,投资成为很多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资本运作也成为很多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之上的优先课题。如果想记录这个时代、反映社会变迁、洞察金钱与人性,投资行业是个很不错的切入点。我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跟投资圈打了不少交道,多少也能算半个圈中人士,把所做所见所闻梳理出来,便有了这部《领投人》。 (2)您的前作《我们的时代》讲了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在IT、互联网行业奋斗创业的故事,已被成功搬上了荧幕,新作《领投人》讲了怎样的人物? 王强:也许是思维定式,《领投人》的主要人物也是两男一女,但与《我们的时代》里那三个同学校友不同,《领投人》这三个主人公之间有显著的年龄和地位差距。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商场都是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师徒,投资圈也不例外。《领投人》写的就是资本江湖里师徒之间的恩怨情仇,这两男一女之间有三组师徒关系,或明或暗,有戮力同心的也有视同水火的,我想着力刻画出他们面对生存还是毁灭、面对成败荣辱所展现出的不同人性。 (3)《领投人》中的主人公凌世杰,是从一个第一天进入职场的小白成长为引领投资风潮的顶级投资人,他在职场的打拼,有哪些值得今天的年轻人学习的地方? 王强:年轻人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一方面亟需认识社会,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认识自己。真实的你、自己心目中的你、他人眼中的你,三者之间可能存在极大的反差和错位,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矛盾、纠结和痛苦都来源于此。年轻人基于以往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可能头脑中都会形成若干为人处世的原则,而这些过于理想化的原则其实多是教条,很可能与现实格格不入,导致四处碰壁。我想给年轻人的建议是“少讲原则,多守规矩”,一个部门、一家企业、一门职业,都有其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更不用说国家还有各种法规条例,先把自己心目中那些原则放一放,搞清楚这些现实存在的规矩并遵守,就可能少走弯路、少吃亏。你可能会问如果这些规矩之间相互矛盾怎么办?该遵守哪个?我反问一句,知道什么叫上位法吗?当然该遵守那些效力更大、更具权威、更加通行的规矩。书中的凌世杰从一个自负的毕业生一路走来,靠着勤奋加悟性认清了自己、明白了规矩,他摒弃了很多不切实际的东西但又有自己的坚守,就是那份初心、那份善良。 (4)《领投人》中凌世杰和柯立锋、师婕师徒三人不同的人生结局,您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王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对命运拥有比想象中更多的主宰权”,这句话是我在书中借师婕之口说的,师婕开导凌世杰说,“同流不一定合污,出淤泥可以不染,资本的世界虽然冷漠残酷甚至肮脏,但最终成为怎样一个人仍然取决于你自己。” 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机遇,而是面临机遇时我们所做的选择,这与能力无关,常有人说身不由己、命中注定,其实这只是托词。若论能力,柯立锋即便栽了跟头仍然要比师婕、凌世杰更有把握驾驭自己的命运。最看重什么,最后关头仍不肯放弃的是什么,这就是所谓价值观。人之分野,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价值观迥异。 (5)《领投人》故事主要讲的是创业投资,当下想创业的年轻人也是越来越多,关于创业您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王强:这里首先普遍有个误区,就是把创业理解为“当老板”,其实打工也是有机会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创立一番事业的。再说回自己当老板这件事,说白了创业就是“自谋生计”,所以不要一提创业就热血沸腾、好像自己要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年轻人的资源和能力都相对有限,所以不要总是“我想如何如何”,而应该时刻考虑“我能如何如何”,创业的门槛很低但成功的门槛很高,还是脚踏实地量力而行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