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无长兄(7)

木兰无长兄(7)
作者: 祈祷君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8.98
折扣购买: 木兰无长兄(7)
ISBN: 9787550019133

作者简介

祈祷君,女,南方人士,自幼好史。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晋江文学城金榜常驻作者。自2014年以来,作品常驻月榜、季度榜、年榜、金榜首位,在读者和网站中都有良好的口碑。其文风幽默诙谐却不乏深度,塑造人物具有多面性,常常给人感觉耳目一新,读者常言观文忽而笑中有泪,忽而破涕为笑,别具一格。《木兰无长兄》的影视改编权、游戏改编权及动漫改编权已与腾讯互娱签约

内容简介

正如寇天师所言,贺穆兰第一次意识到了“先天真气”的存在,这些游移不定的气流迎接着后涌入的同伴,带领着它们往她的四肢百骸钻去。起先是非常舒服的,但渐渐融合在一起的力量开始暴涨、超出了这具身躯所能承受的范围,就开始出现危险的征兆。一开始,她全身上下犹如火烤,接着,全身的经脉像是要炸裂开来,这种从身体内部发出的痛楚让她甚至还没有哼上一声,就直接晕厥了过去。之后那些鸡飞狗跳、惊慌失措,她自然是不知道了,因为她陷入了光怪陆离的梦境里。四周鸿蒙一片,唯有不同的记忆片段不停地跳跃,它们是贺穆兰因为力气丢失而丧失的那部分记忆:她看到花木兰如何一次又一次地送走自己的同袍,嘴里轻哼着“岂曰无衣”……她看到花木兰和同袍一起返家后兴致上来,重新描眉画眼,结果把同火们吓了一跳,仓皇怪叫……她看到花木兰被乡民背后奚落时豁达一笑,摇摇头无奈地走开……那些花木兰留在脑海深处的记忆,像是被激活了一般拼命向贺穆兰的脑子里钻去,就像那些记忆本来就是她自己的,只不过丢失了太久。随着记忆一起进入脑海的,还有花木兰从小到大的感情、感悟,和对这个世界的归属感。贺穆兰知道,从此以后,她再想知道什么已经不必靠“翻阅”记忆的方式,此刻她就是花木兰,花木兰就是她,她已经拥有了花木兰过去三十二年所有的一切。贺穆兰原以为随着这部分记忆的回归,她应该就会清醒,而这些让她不想离开的梦也会结束,可接下来的梦境,却令她惊骇莫名。她看到自己首次上战场便死在马下,而因为历史上没有了花木兰这个人,狄叶飞也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接到军帖退伍,也不过是个小小的百夫长而已。其他几个同火,接连死于非命。若干人死在柔然人手里,若干家的兄弟们像是疯了一样地报复柔然人,都不得善终……高车一族没有提前归附,直到拓跋焘打跑了大檀,吴提登上汗位,北面和西面的高车人才惊觉变了天,匆匆忙忙归附,落得个“杂胡”的地位,在军中做着牛马一样的工作,莫说地位不及汉人,就连匈奴人也比不上。高车人得不到尊重,频频作乱,拓跋焘镇压了数次,杀得血流成河,最后才把高车给打压屈服。柔然和西面的北凉联合起来,更与南面的刘宋联手,一直撑了十余年都没倒。胡夏的赫连定灭了西秦,最终死于吐谷浑的大军之手。拓跋焘外有强敌联手,内有诸多民族频繁造反、汉人和鲜卑人互相斗争,更有儒家和道家携手对抗佛门,以至于鲜卑贵族也陷入佛道儒之争,争得整个国家乱象频生,更有无数奸险小人抱着“佛门”或者“道门”的大腿 素和君求见拓跋焘时,拓跋焘刚刚命人把赫连明 珠送走。 因为必须尽量保全赫连定和夏国的面子,那么赫 连明珠绝对不能以“曾经做过陛下身边的宦官”这样 的身份回归,所以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让赫连明珠重 新换个身份出现。“赵明”这个小宦官,要渐渐在人 们视线中消失了。 听到素和君禀报五石散之事时,拓跋焘有些寒心 :“陷害狄叶飞的人应该是熟悉我的大臣,知道我和 崔爱卿厌恶五石散,所以才选择用此物引诱他。是因 为出身寒门,所以心性和见识都不够吗?竟然被这样 的东西所诱惑……” “不,和出身无关,我怎么也沾染了那些士族的 毛病……”拓跋焘自言自语,“花木兰也出身寒门, 却并无这种弱点。那就是狄叶飞太自卑了……,, 这便是寒门出身的年轻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因为 门阀混乱,朝堂中派系林立,寒门几乎都当着不人流 的官职,出头比旁人更难,所以就越发在意别人的看 法,只要一找到机会,立刻拼命迎头而上。 在士族看来,这未免有些钻营之态,自然会对他 们产生轻视。而寒门出身的年轻人因为找不到尊重感 和归属感,要么变得偏激狭隘,要么就自视甚高,像 贺穆兰那般中正平和的,确实极少极少。 拓跋焘知道当他表现出重视军中年轻人才,尤其 是普通人家出身的人才时,一定会动摇朝中的局势, 引起无数人的反弹和打击报复,却没想到竞来得如此 之快。居然连封赏的命令还没下,就已经出手了。 素和君一边观察着拓跋焘的面色,一边想着怎么 不着痕迹地为狄叶飞和花木兰说好话。“陛下,按狄 叶飞所说,这东西是崔太常亲点的教他习字的门客所 赠,看来这门客有重大嫌疑。现在还没人知道我们已 经得知此事,理应把崔太常悄悄召来问一问,他应该 还没有离宫。” “说的也是,崔爱卿身边那群门客良莠不齐,迟 早要坏事,我之前不好插手他的家事,现在得了这个 契机,确实要清理清理。狄叶飞何其有幸,竟能得你 的帮忙。”拓跋焘觑了素和君一眼,“怕是暗算之人 没想过狄叶飞有你在后面出谋划策。不过狄叶飞大概 还请不到你帮忙,是花木兰?” 素和君就没想能瞒过拓跋焘,当下嬉皮笑脸地说 :“花木兰说一定会让狄叶飞戒掉五石散,不会让他 毁了前程和名声,求我也不要放手。想到若他日我落 难了,可会有人也帮我一把……哎,其实还是为了花 木兰,陛下猜得没错。” “你怎么跟个女人一般多愁善感起来了,在我身 边,还有谁能让你落难不成?”拓跋焘啼笑皆非,“ 你命人悄悄把崔浩召来。狄叶飞嘛……”他冷了脸: “连年大胜,这些跳梁小丑也跟着水涨船高,竟担忧 别人分他们一杯羹了。不给他们点教训,还以为我大 魏节节获胜真是他们的功劳。若是他们举荐的人能用 上位,搅得朝堂也不得安宁。佛门的僧人被屠,寺庙和佛像被捣毁,信奉佛教的鲜卑人家饱受牵连,朝廷中空出无数官职,又掀起一阵血雨腥风。汉人原本和鲜卑人分庭抗礼,平衡被打破后,汉人迅速上位,欲恢复“九品”制度。鲜卑人的愤怒和不满越积越多,六镇兵马蠢蠢欲动,偏偏太子又偏向汉人那边,喜欢汉人治国的那一套制度,更是让鲜卑贵族们不得不使出各种残酷的招数。拓跋焘娶了无数异国公主,残酷的宫斗让他死了至少十个儿子,等他反应过来后宫里留下的大多是异族公主生下的儿子,想要帮着窦太后清理后宫异族女人过大的势力时,窦太后却突然死了。一个叫宗爱的宦官迅速赢得了拓跋焘的信任,继而以佛道之争挑拨了拓跋晃和崔浩的关系,让原本支持太子的崔浩转而攻讦太子的东宫属官。崔浩负责修“魏史”,有两个修纂国史的门客受人指使,劝说崔浩将快要修好的国史立成碑林,以供国人观看,得到了崔浩的同意。这原本是向拓跋焘邀宠的行为,却成了他的催命符。鲜卑人早期那些乱伦、共妻、屠城等种种落后的举动被张扬天下,成为诸国的笑柄。鲜卑人群起发难,拓跋焘苦于汉人势力过大已经动摇国本,两厢权衡之下选择牺牲崔浩,打压汉人的势力。崔浩虽死,但拓跋晃因为和崔浩之前的斗争引起拓跋焘的忌惮,认为太子有意“逼宫”,加之鲜卑贵族的挑拨,父子渐渐离心。这个事实让拓跋晃又悲又恨,一杯毒酒了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以死证明自己没有觊觎那个皇位,徒让仇者快,亲者痛。拓跋晃死后,拓跋焘悲愤欲绝,彻查真相时发现其中有崔家的推波助澜。内宫的宦官们有干涉内政的嫌疑,结果还没有查清楚,拓跋焘就被宗爱在食物里下了毒,糊里糊涂死于非命。之后魏国混乱,宗爱杀了无数皇子,赫连皇后被宗爱胁迫立了拓跋焘的幼子拓跋余登基,在受尽各种折辱后含恨自尽。拓跋晃的长子在鹰扬军和源破羌的扶持下平定了动乱,但魏国已经元气大伤,各种纷争所带来的隐患深深埋在了暗处,昔年的诸国余孽也纷纷蠢蠢欲动。整个悲剧从柔然未灭、朝堂势力动荡开始就埋下了伏笔,直到最后拓跋焘身死,只留下无数惋惜。若贺穆兰之前没有得到花木兰的所有记忆,也没有得到她的情感,那这些片段对她而言,就如同干巴巴枯燥无比的历史教材,但因为她有了两世的经历,这段时间线令她忍不住心惊肉跳,全身肌肉绷得死紧。她看着英明神武的皇帝即使没有先天真气的阻碍,也还是一步一步走入了各方势力纷争的漩涡,坦诚抵不过阴谋、宽容抵不过私心,曾经的恢弘气魄在吃过太多次亏之后变得越,我又何必苦心谋划。” 拓跋焘想了想,又道:“你去告诉花木兰,让她 把这事闹大,最好让军中和高车人都为狄叶飞抱不平 ,崔浩那边自有我去说。很多人不希望崔浩和军中牵 扯过甚,他收了狄叶飞本就扎眼,这下正好让他稍微 退一退。” 素和君一呆:“陛下,如果这样做了,日后崔太 常和花木兰就尴尬了,恐怕汉臣们……” 拓跋焘打断他的话:“花木兰是什么出身,怎么 可能需要汉人的支持?她把崔浩闹得越下不来台,军 中和鲜卑大族就会越支持她。我又不需要她入朝为官 ,她这性子也不适合这些阴谋倾轧,在朝中蹉跎只会 废了。” 拓跋焘眼睛亮得吓人:“狄叶飞和花木兰是至交 ,如今我借她的手把这些牵制年轻官员之人连根拔起 ,对她也是一种保护。她出身太低,若不昭示天下我 对她的维护,我怕哪一天她也和狄叶飞一样遭了暗算 ,毕竟,暗箭难防。” “陛下这般看重花木兰,真是让我嫉妒。”素和 君露出羡慕嫉妒恨的表情,挤眉弄眼道,“哎哎哎, 再过几年,我看我也要失宠了……” “滚滚滚,快给我跑腿去!”拓跋焘笑着骂他, “我现在就看着你烦!” “真是自古只见新人笑,哪里看到旧人哭……” 素和君装哭道。 拓跋焘也在微笑,可脸色突又一变:“素和君, 是谁告诉你去找狄叶飞和兰的?” “呃,是颍川王派人请我去帮花木兰。花木兰是 他的旧将,他出手相帮很正常……”素和君的脚步突 然沉重起来,有些不敢深想陛下问这个的原因。 “是库莫提?大概是我想岔了。唔,谋害狄叶飞 的人大概想不到他连进宫都用这个,说不定只是偶然 ……”拓跋焘听到是库莫提之后,立刻把心中的想法 推翻,摆摆手,“我只是问问,你不必多想。” 素和君只觉得脚步一轻,室内的空气又流动了起 来。 他推门出殿,被夜风一吹,激灵灵地打了个寒战 。原来刚刚出了一背的冷汗,现在被吹得刺骨生寒。 素和君低叹一声:“哎,怎么这般乱,希望别牵 扯出无辜之人。” 第二日,京中发生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那位立下赫赫战功的青年将军花木兰,竟然去了 崔浩的府上闹事,不但打伤了看守门户的家将,还险 些打死了一个门客。随花木兰同去的,有不少军中儿 郎,还有古弼身边的侍官、若干家的小儿子。 而这位被人交口称赞为人正直德行高尚的虎威将 军,竟是为了崔浩新收的弟子狄叶飞抱不平的。 一时间,原本就喧闹的平城被激荡得更加汹涌。 贺穆兰这个人,两世三生都和“张狂”扯不上关 系。但为了狄叶飞,贺穆兰终于还是“张狂”了一次 。 贺穆兰的政治智慧和拓跋焘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她先前只想到也许是狄叶飞蹿起太快,引起崔浩身边 小人们的嫉妒,所以故意栽赃陷害。可素和君带来的 命令却让她了解了自己的浅薄。朝堂之争何其残酷, 莫说是毁了一个未成名的年轻人,便是累世公卿的人 家,若一时不查,也是覆巢之下无完卵。 对于崔浩来说,收下狄叶飞这个异族混血几乎等 同于他主动向寒门示好。这对于许多门阀来说都是不 可饶恕的“叛变”,所以一旦狄叶飞出事,就算日后 他想再亲近寒门,也不会有寒门子弟敢接受他的招揽 了,毕竟有前车之鉴。 花木兰一旦闹开,崔浩“治下不严”的帽子就算 戴上了,寒门士子和鲜卑大族会借此作为攻击他的理 由。好处是他可以借此“清理家门”,从此专心政事 ,以后也少了门客的掣肘。 而对于贺穆兰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来,自古文人相轻,崔氏和卢氏压了众多士族 太久。若贺穆兰真闹了,大部分文士不但不会讨厌贺 穆兰,反倒觉得大快人心。 P1-3 发多疑,从开始怀疑自己,到怀疑别人,一步一步,大厦将倾。她看着拓跋晃从众人口中的“贤明”到“显名”,看着他因同情佛教而和崔浩分道扬镳,承受着儒道两门疯狂的报复。她看到寇谦之预感到儒家领袖崔浩的疯狂,推算出佛教灭亡后三教失去平衡,天下大乱,道教也将不复存焉,拼命想要挽救佛门的衰败,却抵不过拓跋焘的一意孤行、崔浩的步步算计,最终佛门大势已去。信仰佛门的卢水胡反了,白龙胡反了,整个中原大地都陷入了战争之中,大魏终是对自己的子民挥舞了屠刀,数十万人身死,无数家庭被毁,僧侣痛苦询问上苍,道家全面隐退,只留崔浩和他身后的儒家笑傲到了最后。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以为自己“兴复旧制、还我汉家”再无阻力的崔浩,最终却被鲜卑贵族们联手狠狠扇了一个巴掌,连老本都输得精光。被族诛时,崔浩已经七十岁了。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崔家姻亲,最终全部被连坐灭族,斩首流出的血把整个河水都染红了,平城的百姓三个月不敢食用河水,仅用井水。贺穆兰感受到整个世界的恶意,她看到自己失去的三分之一力气屡次被借用,一会儿在这个武将身上,一会儿在那个反贼手中,他们总是能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突然爆发出无比的力量,或逃出生天,或杀成恶魔……贺穆兰所看到的一切,皆是那三分之一的力量在各方不停闪现后再反馈到她的脑海之中,如此真实、如此可怕。这股力量若不掌握在合适的人手中,会造成的恶果也皆不相同。这样情况让贺穆兰越来越骇然,越来越不安。到底是谁在操纵这一切,到底为何她的力量会到处出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远远地,寇谦之苍老的声音如洪钟般敲在她的耳边,将她震得神魂俱惊!是老天?老天要灭人?为何?一股悲愤之气从贺穆兰的心底油然升起,她感受到这股气愤不仅仅是她自己的,还有花木兰的,更有无数借过她力气却无法扭转大局的可怜之人的。百姓何其无辜!而拓跋焘想要天下太平的心思也是真的!如果这些都无法让老天开眼,还有什么可以?!“你可以。你是逆天而来之人,你可以!”属于年老的寇谦之的叹息,一声接一声地萦绕在她耳边,似乎在为他看到的未来而伤心欲绝。我可以?我要醒来!我要醒来!贺穆兰心中的答案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了,她的思想疯狂地转动了起来,几乎贪婪地吸收着那股力量所扭转过的一切阴谋诡计,想要借此把她最不擅长的权谋短板给弥补起来。如果是天要灭绝大地上的苍生,让众生历经劫难……那她就……逆、天、改、命!

晋江文学网金榜亿万点击
“两世仰慕者 天台军双刀流”VS “护短师傅”,上演绝地大反攻~
秋季,那位立下赫赫战功的青年将军花木兰,竟然去了崔浩府上闹事,不但打伤了无数家将,还险些打死了一个门客。随花木兰同去的,还有不少军中儿郎,还有古弼身边的侍官、若干家的小儿子。而这位被人交口称赞其为人正直德行高尚的虎威将军,竟是为了崔浩新收的弟子狄叶飞抱不平的。一时间,原本就喧闹的平城被激荡得更加汹涌。要知道朝堂之争何其残酷,莫说是毁了一个为出名的年轻人,便是累世公卿的人家,若一时不查,也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就在所有人都觉得花木兰这次会受斥责时,没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