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第2版AR新形态教材)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部分 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第1章 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1.1 概述
1.1.1 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机化学课是化学专业学生所学的**门专业基础课。要很好地领会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就必须亲自动手做实验。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是:
(1) 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巩固并加深学生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基本技能,学会正确使用一些常用仪器,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测定实验数据,以及正确地处理所得数据。在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基础上,正确表达实验结果。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素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无机化学实验的任务是通过整个无机化学实验教学,逐步达到上述各项目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打下基础。
1.1.2 无机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实验目的,要求学生不仅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无机化学实验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预习
预习是做好实验的前提和保证。
(1) 认真阅读实验教材、有关教科书及参考资料。
(2) 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3) 预习有关的基本操作及仪器使用说明。
(4) 写好预习报告。
2. 讨论
(1) 实验前,教师以提问的形式与学生共同讨论,明确实验原理、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2) 教师做必要的操作示范,使实验操作规范化。
(3) 实验后组织学生讨论,加深对实验现象的理解。
3. 实验
(1) 按拟定的实验步骤独立、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现象,边实验边思考边记录。
(2) 将实验现象和数据如实地记录在实验报告上,不得涂改。
(3) 若实验失败,应认真分析和查找原因,经教师同意可重做实验。
4. 实验报告
实验完成后,要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般包括:①实验名称、日期;②实验目的、要求;③简明的实验原理;④实验步骤;⑤实验现象、数据等的原始记录;⑥实验解释、实验结论或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⑦实验心得体会和讨论。
其中,①~④应在实验前完成,⑤在实验时完成,⑥和⑦在实验后完成。
实验报告应字迹端正,简明扼要,整齐清洁。若实验现象、数据、解释等不符合要求,或实验报告写得潦草,应重做实验或重写报告。
1.1.3 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格式一般分为无机化学制备实验报告、无机化学测定实验报告和无机化学性质实验报告三种。
无机化学制备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测定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1.2 实验室基本知识
1.2.1 实验室规则
(1) 实验前应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写好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
(2) 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得无故缺席。
(3) 衣冠不整、穿拖鞋者不准进入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必须对号入座,不准错座、换座。实验中不得到处乱走。
(4) 认真听教师讲解,有问题必须先举手再提问。保持实验室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5) 实验时应遵守仪器的操作规则。不准进行任何与实验内容无关的活动。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6) 实验过程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现象,将实验中的现象和数据如实记录在实验报告上。根据原始记录,认真地分析问题、处理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7)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区域整洁。火柴、纸张和废物只能丢入废物缸内,不能丢入水池,以免堵塞水池。玻璃碎片等应倒入指定的缸内。规定回收的废液要倒入废液缸内,以便统一处理。严禁擅自将仪器、药品带出实验室。
(8) 每次实验完毕后,值日生负责打扫和整理实验室,关闭水、电、煤气开关,关好门、窗,经教师认可后方可离去。
1.2.2 实验室的安全常识
(1) 使用浓酸、浓碱时必须小心操作,防止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加热试管时,要注意试管口不要向着自己或他人。
(2)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特别小心。不要将大量易燃易爆物品放在桌上,更不应放置在靠近火源处,应放置在阴凉处。
(3) 有刺激性的、恶臭的、有毒的气体产生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4) 使用有毒试剂时,不要使其接触皮肤或撒落在桌面上。用后应回收统一处理。
(5) 绝对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6) 使用煤气灯或酒精喷灯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则点火、灭火,应做到火着人在,人走火灭。
(7) 不得随意排放超剂量废气、废液、废物。实验废弃物要放到指定位置。不得随意丢弃用过的实验药品和容器。
(8) 应配备必要的护目镜。实验时必须穿实验服。
(9) 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或把食物带进实验室,实验后必须仔细洗净双手。
(10) 不得用湿手操作电器设备,以防触电。离开实验室前,值日生和教师应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闭。
1.2.3 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措施
(1) 割伤。首先检查伤口内有无玻璃或金属等碎片,若有则先将碎片挑出。然后用硼酸水洗净,并用3% H2O2溶液消毒,再涂上碘酒或红汞水,必要时可涂护创膏或用纱布包扎。若伤口较大或过深而大量出血,应迅速在伤口上部和下部扎紧血管止血,并立即到医院诊治。
(2) 烫伤。不要用冷水洗涤伤处。可用稀KMnO4或苦味酸溶液冲洗,然后涂上烫伤药膏。严重者须送医院治疗。
(3) 强碱、钠、钾等触及皮肤而引起灼伤时,先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或2%乙酸溶液洗。
(4) 强酸等触及皮肤而致灼伤时,应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洗。
(5) 溴灼伤。溴灼伤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一旦被溴灼伤,应立即用20%硫代硫酸钠溶液冲洗伤口,再用水冲洗,并敷上甘油。
(6) 若发生煤气中毒,应转移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严重时应立即送到医院诊治。
(7) 触电。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
(8) 实验室灭火方法。实验中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灭火,同时防止火势蔓延。常见的灭火方法如下:
(i) 一般的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砂子等覆盖燃烧物。大火可使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ii) 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绝对不能用水灭火,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应用石棉布或砂土扑灭。
(iii) 活泼金属如钠、钾等着火时,只能用砂土、干粉灭火器灭火。
(iv) 电器或导线着火时,不能用水及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四氯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