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人民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6.10
折扣购买: 道德经/国学经典
ISBN: 9787210085546
李耳,即老子,又名老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第一章 道[1]可道[2],非常道。名[3]可名[4],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5]。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6]。此两者同出而 异名。同谓之玄[7]。玄之又玄[8],众妙之门[9]。 【注释】 [1]道:名词,宇宙本原。引申为原理、原则、 真理、规律等。 [2]道:动词,解说、表述。 [3]名:名词,“道”的形态。 [4]名:动词,说明。 [5]母:母体,根源。 [6]徼(jiào):边际、边界。引申为事物的表 象。 [7]谓:称谓。此处为“指称”。 [8]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意思。 [9]门:门户,此处指产生宇宙间一切奥妙的门 户。 【译文】 能够用言语解说的道理,就称不上是恒常的大道 。能够用文字说明的概念,就称不上是恒常的概念。 不能用言语述说的初始状态,是混沌宇宙的本源。已 经用言语表明了的概念,是孕育万事万物的母体。所 以,常保持虚无的状态,是意图看清世界的本质;常 保持实有的状态,是意图明见事物的表象。虚无和实 有,这两种事物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它们都称得上 是玄秘的现象。玄秘之中的至高至上者,便是产生宇 宙间一切奥妙的门户。 【解读】 本章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道”的概念 。老子通过对宇宙和人生深刻观察与深入领悟,指明 “道”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只是为了称呼的方便, 才不得不赋予它“道”这样一个称谓。“道”的涵义 博大精深,不仅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还可以从人 生境界的角度解读。 另外,一个人如果把对概念的表述看得过重,把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东西看做事物本身,那他就难以看 到事物的本质,难免在认识上流于表面。其实,无论 是概念还是名称,都只是事物的代称。虽然用名称来 指代事物有助于交流沟通和文化传承,但名称决非事 物本身,所以老子才说“名可名,非常名”。 本章老子还就应该如何看待“名”“实”关系给 我们上了一课。在他看来,“名”与“实”决不能划 等号。事实也是如此,现实中不仅名实不副的事时常 发生,更有甚者还会有名无实。 河上公: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 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 。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阴阳,有柔刚,是有其 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合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 之养子。 王弼: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 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 ,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 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朱元璋:道可道,指此可道言者,盖谓过人之大 道。道既成,名永矣。即非常之名,可行焉,可习焉 。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