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彝哑行者画记英汉双语套装(共4册)
作者简介
蒋彝,(1903-1977),字仲雅,又字重哑,江西九江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从父亲习书画,深得东方艺术之精神。青年时期进入东南大学学习化学,之后投笔从戎,加入北伐。战后历任三地之县长,因求变革而得罪权势,痛心政治腐败之下,辞官赴英,却不承想一走竟是数十年。旅居英美期间,以笔名“哑行者”出版了一系列隽永的旅行画记,畅销西方,成为享誉国际的散文家、画家、诗人和书法家,堪称“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1975年回到阔别数十年的祖国,与妻女团聚。1977年逝于北京,归葬家乡庐山脚下的马回岭公墓。
内容简介
伦敦的春天 至今我只经历了35个春天。头十个,不知不觉过去了;接 下来十个,我还不懂得享受,也过去了;再来的十个,只带给 我无尽感伤,因为我给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根本没时间好好品 味;最后的五个,我来到这世界一个不同的角落,怀抱着完全 不同的心情,开始体验春天。然而春天处处都有,春天来的时 候,万物都有了春的气息。说来有趣,春天一到,世界都变 了。不只事物的形貌颜色,连感觉和想法也会变。小得不能走 路的婴儿,只能坐在推车里,注视着四周黄黄、绿绿、红红的 颜色,朝着小花圃里的小鸟、猫咪微微发笑。少年时,我们喜 欢在原野上狂奔,放足千里,或折下开满小花的枝子,或抓小 鸟、放风筝、划船,或在草地上打滚嬉戏。成年后,我们希望 春天里有个爱人,一起散步,轻声赞赏小小的番红花或樱草 花,凝视对方,并在青草地上不期然地四目相交。随着年龄增 长,心境放宽,我们或开怀大笑,或面带微笑,在阳光里踱 步,回想过去同样季节里做过的事情。也许想到,春光有限, 于是,更加珍惜起了眼前的时光。 我真的说不出来,伦敦的春天哪一天开始,哪一天结束。 伦敦一向带点阴郁,带点寒气,可每回只要春天一来,虽然依 旧寒冷,树木总会在几天之内进出一片青绿。我必须警告从没 到过伦敦的外国人,千万别看到绿草地就以为春天来了。说来 也怪,伦敦的草地终年常青,对此,英国人一向引以为荣。反 观中国,春天没到,草地绝不可能转绿。 大约3月初,春天就会向伦敦报到。在它莅临的前夕,人 们会感受到一丝丝暖意。即使还没有任何迹象,我也隐约感觉 得到春天来了。我没有任何超自然的感应力,只是常常让卧室 窗前栗子树上清晰柔美的鸟鸣声给吵醒。当然,小鸟是最先知 道春天已至的。我们多少都听过鸟鸣,但是,欣赏鸟鸣的最佳 时机,是一大清早躺在床上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其他声 响,刚刚酣睡了一觉的我们还心满意足,迷迷糊糊。一醒来就 起床,是件不舒服的事。还有什么比磨蹭一会儿,听听悦耳的 鸟鸣更好的呢?清晨时分,人们开始活动前,它们放声优美地 唱着。正如某个杰出剧作家所说的,过了早上7点,它们其实 就不情愿再继续唱下去了。白天时,除非在森林里,否则还真 不容易听到它们尽情欢唱。鸟鸣让我陶醉,我还养成习惯,专 门早些醒来倾听它们的叫声。我常常想,我要是个音乐家就好 了。那是,我必将那些美妙音符组成乐章。我曾有过一次有趣 经历,我在奥林匹亚观赏伯特伦·米尔马戏团的表演,聆听了 夜莺先生、夫人之间的对话。其实,夜莺先生和夫人是两位尝 试以鸟语说话的年轻俊秀绅士。观众全部听得兴味盎然,没人 提出异议,毕竟,当时没有夜莺在场评判。 躺在床上聆听鸟鸣之后,有时我会一跃而起,赶到距离住 处不远的汉普斯特德林区。在那儿,鸟鸣更热烈了。中国人称 此为“访春”,我们往往在树木冒出嫩芽前出门寻访。虽然前 后只尝试了几次,但我非常乐在其中。四时嬗递时,我可以在 汉普斯特德林区找到各种迹象,只要继续待在这儿,我就不会 离开这一带。林区里,北风也许仍寒凉彻骨,树木也恍若冬至 般黑压压地立在那儿,但在我信步游荡、聆听鸟鸣时,会不期 然忽然在草地上,见到一两个小小的黄色番红花苞或水仙花 苞。这时我会跳起来,对着自己说,“我找到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