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北京来:献给为一江清水北送作出牺牲和贡献的人们

我们从北京来:献给为一江清水北送作出牺牲和贡献的人们
作者: 蓝天子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我们从北京来:献给为一江清水北送作出牺牲和贡献的人们
ISBN: 9787570238361

作者简介

蓝天子,中国欧美同学会理事,中国500强企业高管,产业投资和战略专家,国企改革和管理专家。当过大学老师、国企领导,多次获过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曾受邀参加国务院院士专家休假团。生性浪漫,情感细腻,以为丰富多彩的经历与见闻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乐趣。

内容简介

2007年1月19日早上8时,孟总走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按照习惯,他每天早上一上班都要打开电脑浏览前一天发布的国家宏观经济和电力能源行业新闻报道。作为京能集团总经济师兼董事会秘书,孟总分管集团战略规划、重大投资项目策划、经营计划、预测分析工作和董事会日常工作。因工作需要,他经常跟踪了解电力能源行业发展动态和政策,筛检出重要信息编成周报自用,同时发给京能集团其他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考。 突然,《南方周末》记者曹海东写的文章《能源富豪触礁凸显水电行业风险》映入孟总眼帘。文章报道了民营企业湖北宏林集团在湖北省十堰市汉江流域投资开发建设水电站,因短贷长投、银行收紧银根而发生资金链断裂,不得不转让拟建、在建水电项目,当地政府正在协助企业融资、引入新投资者的情况。是时,正是民营企业在全国各地“跑马圈水”建设水电站的高潮,文章提醒政府和银行注意民营企业水电开发投资中的巨大风险。 孟总知道,水电资源是宝贝。京能集团水电装机规模很小,但与水电的历史渊源很深。其唯一持有的水电站是北京官厅水库水电站,发电装机容量3万千瓦,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早已作为工业遗产停机封存。官厅水库水域面积23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22亿立方米,库区跨河北怀来和北京延庆两县,由永定河库区和妫水河库区组成。官厅水库库区形状及功能类似丹江口水库,是根治永定河及海河流域水患的大型控制性工程,曾是首都北京主要供水水源之一。后来因为水质污染和上游来水偏少,官厅水库几乎弃之不用了。水电是清洁能源中的稀缺资源,除了偏远之地,全国水电资源几乎瓜分殆尽,难得此时在华中腹地的鄂西北汉江流域还有这样一片水电资源没有开发。难道天上掉馅饼了? 他知道,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要减少碳排放,国家鼓励发电企业发展清洁能源发电,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重。作为2004年底才组建的京能集团,根据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规划和政策,正在边远的川藏地区、云南中缅边境地区寻找水电投资机会。但他觉得悬,因为作为北京市属国企必须投资北京或外地与北京经济发展相关的项目,否则不能得到市政府批准。京能集团当时在外地投资的电站都在煤炭储量丰富的山西、内蒙古两个省区,所发电能通过西电东送专线直送相邻的北京,这些项目都是在李凤玲董事长主持下通过两地政府间安排的合作项目。之前京能集团没有在京外投资的电源项目,集团内部有许多领导不赞成到京外投资建电厂。 他知道,北京市政府对市属国企去京外投资有严格限制。当前经济高涨,资本不足,各地政府为发展本地经济,一方面大力招商引资,另一方面严格限制本地国企去外地投资。北京市这样规定并无不妥,北京市属国企理应把对北京的经济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但北京市域面积小、能源资源缺乏、市场容量有限、环保要求高,一些企业只能去外地寻找发展机会。京能集团就属于这种情况。集团董事长李凤玲一直在积极推动京能集团到京外资源富集地区开发电源项目。他认为北京的电力供应不能靠在本地建电厂,本地电源只起到支撑电压的作用,大部分电量需求还是要通过电网从京外输入来满足。在全国电网联网的情形下,在京外周边省区或更远省区建电厂等同于在北京建电厂,京外电厂发出的电进入电网这个大池子后会有一定比例的电量被送达北京。 他知道,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在全线展开,位于鄂西北十堰市和豫西南南阳市交界处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中国淡水资源贫乏,人均淡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华北地区人均淡水资源量350立方米,北京市人均淡水资源量100立方米,分别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6和1/21,远低于联合国认定的极度缺水标准——人均淡水资源量500立方米。而且中国南北方降雨量极不平衡,北方降雨量小、干旱缺水严重;南方降雨量大、洪涝频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高瞻远瞩,提出了一举两得的解决办法: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既能缓解北方干旱缺水,又能减少南方洪涝灾害。毛主席以诗人的浪漫语气说道:“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是中国第一次有人提出将南方的水“借”到北方来。毛主席的这句话为半个世纪后的南水北调工程定下了基调。 他知道,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中线输送的是饮用水,送往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主要满足沿线城镇上亿人口的生活用水需要,因此对水源地的水质有更严格的要求。为保一江清水送北京,丹江口水库大坝以上汉江中上游流域全都被划成了水源保护区,当地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当地人民为建设水源丹江口水库、保护水源水质作出了很大牺牲和贡献。 他想到,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的十堰市,虽地处贫困落后的秦巴山区,但那里江河纵横,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京能集团去十堰投资开发水电资源既能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发展绿色产业、帮助当地摆脱贫困,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还能借机发展京能集团的清洁能源业务,满足国家对企业清洁能源发电比重的要求,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他想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事关华北和首都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北京人、北京市属国有企业理应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积极参加水源保护区经济建设,帮助水源保护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京能集团去水源保护区投资肯定会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持。想到这里,他觉得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情况。 孟总当即打电话询问十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人员答称,在十堰市政府协调下,相关民企的水电项目已经转让给了本地国有企业汉江集团。他又上网浏览汉江集团网站,了解到汉江集团全称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水利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改制而来的,是汉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水电企业,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就是汉江集团建设、管理和运营的。汉江集团控股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正在进行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建设,以提高水位,使汉江水能够全程自流到北京。他过去没有听说过汉江集团,但早就知道丹江口水库,原来汉江集团前身就是水利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到外地投资,和当地企业合作,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京能集团新进水电领域,能和当地水电企业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孟总没想到一出马就撞上了汉江的“龙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的业主,这让他感到放心,双方都是国企,级别相同,是理想的合作方。 他了解到,汉江集团的资产规模和利润额没有京能集团大,相当于京能集团的八分之一。他知道,水电开发单位投资是火电的两倍甚至更高。他判断,同时开发这么多水电项目对汉江集团的资金压力会很大,而这些水电项目又不能拖延开工,汉江集团有引入外部投资的需要。重要的是,这些项目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江集团控股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他想,如果京能集团能和汉江集团联手开发这些水电项目,不仅可以进入水电领域,还可以进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服务北京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是理想的战略切入点。想到这里,他决定将了解到的情况写成报告、附上《南方周末》的文章送给集团董事长李凤玲审阅。 一个关于鄂西北秦巴山贫困区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生巨变的故事; 一个由一篇记者报道引发的、充满机缘巧合的真实故事; 一个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北京市属国企京能集团饮水思源,主动与十堰市政府、驻地国企汉江集团合作开发水电资源,帮助水源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促进环保、改善生态、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故事; 一个关于京能集团、汉江集团、十堰市政府优秀干部群体不忘初心有情怀、牢记使命敢担当、廉洁奉公善拼搏的故事; 一个与汉江有缘的军人后代、海归学子报答家国恩情的故事; 一个关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壮美山河、丰饶物产、非凡历史、多彩文化,及其为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作出牺牲和特殊贡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