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朱雀右白虎/周大新中篇小说自选集
作者简介
周大新,1952年2月生于河南邓州。1970年从军,1979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出版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第二十幕》(上、中、下3卷)《21大厦》《战争传说》《湖光山色》《预警》《安魂》《曲终人在》等;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银饰》《旧世纪的疯癫》等30余部;短篇小说《汉家女》《金色的麦田》《登基前夜》等70余篇。出版文集20卷。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解放军新作品奖一等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散文奖等荣誉。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捷克文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戏剧、电影、广播剧和电视剧,根据其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编的电影《香魂女》曾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现居北京从事专业创作。
内容简介
紫雾 世上事难说难解处太多,譬如这柳镇丘洞的喷雾,就 很有些怪。 柳镇西有一石丘,方圆二百来平米。柳镇位于南阳盆 地中心偏南,四周平川,独这石丘突兀,就已见怪。更怪 的是丘上还有一洞,投石入内,从不闻落底声;洞壁光滑 生苔,从无人下去过。洞内终年吐一缕白雾,无风时,升 腾如柱,高可凌空;有风时,雾柱弯而不断,或成三角, 或成方框,或成圆环;下雨下雪时,雨点雪花,在离雾柱 一两米处,全自动消失,干活人想避雨雪,只需往雾柱旁 一站,雨点雪花就绝不沾身。这还不是其最怪处,最怪的 是丘洞有时会突然喷出一团发光耀眼的紫雾,且在喷的同 时发一闷重声响,似喊似叹,令人心惊。每逢这时,柳镇 人就有些发慌,喷出紫雾的当晚,镇上肯定要出祸殃,或 人伤人亡,或人疯人痴,或见血见泪,或见火见水。 多年来镇上的诸多祸事,都是在丘洞喷出紫雾后发生 的。别的不说,单是镇上周家和龚家的那几桩事,哪一桩 不是如此? 周家和龚家是北街对门的街坊。 周家传至周龙坤他爹这代,已很是破败。周龙坤长成 半大小伙时,书自然是读不起,就给一家茶馆挑水。挑水 这活儿要说挺重,一天几十担水,井在镇外,往返折合几 十里路,但龙坤身壮,且天性爱唱爱闹,依旧活得快活, 常常站在井台上,抹一把汗,亮开嗓子唱柳镇男人们常唱 的《娶媳妇》:“小伙子今年一十八,嘴上的胡子快黑了 。媒人媒人啊你听着,给说个媳妇来家吧!媳妇进门你不 要慌,先要磕头拜花堂。拜完花堂你不要急,轻轻拉她进 洞房。进了洞房你不要忙,接下来还要闹新房……” 他十九岁那年,龚家开鞭炮烟花作坊发了,要雇伙计 ,每月给六升苞谷、八升高梁。周龙坤觉得干这比挑水强 ,就进了龚家作坊。 龚家几代都做鞭炮烟花,不过只勉强糊口,直到龚老 海这一代,才慢慢兴旺起来。那时候刚好北京城里热闹, 一会儿这个当总统,一会儿那个坐金殿,换一个头头传一 道令:放鞭炮烟花庆祝!所以邓州府和柳镇地界,就鞭炮 不断响,烟花不停亮。这一来帮了龚老海,他的鞭炮烟花 作坊便日趋红火,雇人多时能达七个,一天能做五百响鞭 炮二十几挂、大小烟花十几筒。不久,龚老海就盖起了一 溜七间带前廊的大瓦屋。 那瓦屋坐东朝西,屋基是请邓州城里的阴阳师定的。 据说那阴阳师在龚家住了三天,三天夜里阴阳师都看见一 对白老鼠在龚家院中的一块空地上又跳又叫,于是就把房 基定在了那片空地上。定好后阴阳师对龚老海说,住这屋 准定家发财旺,只是人丁上怕要女多男少。龚老海想了两 天才下决心:盖!只要不绝种就行!那瓦屋盖得可是排场 ,四个角全用青石板砌成,四面墙上的青砖都是一尺见方 ,房子进深有三丈,一色的杉木檩条柞木梁。房子盖好, 领头的瓦工夸下口:包住五百年!这话还真不假,七八十 年过去,如今那房子仍是砖没走缝、檩没变形,在柳镇一 直是最为气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