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经(上)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这就是股票——我的第一桶金 资本的原始积累往往是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其中的喜怒哀乐,往往 令人永 久回味。友人约我谈谈走进股市的经历,使我有了一个回顾原始积累过程 的机 会。于是我翻阅留存的原始单据,欣喜地发现了6张交割凭证。看看这几张 凭 证,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我的第一张交割单 第一张单据是由申银公司威海证券营业部出具的。日期是1991年7月2 日,时间是14:42,股票名称为电真空,成交数量为18股,成交价格为480 .60元, 成交金额为8 650.80元,标准佣金为43.25元,应付金额为8 694.05元 。记得 当时我填写这张委托单,确实是鼓足了勇气,更是抱着一种希望和信念, 因为这 8 700元,是我省吃俭用、拼命工作所积蓄下来的。我的家境并不富裕,原 有家产 为父亲治病而不断变卖,但昂贵的药费没能治好父亲的疾病,反而使家境 陷入清 贫之中。8岁就失去父亲的我,在母子相依为命的情况下,熬过了20个春秋 。母 亲摆过茶摊、烟摊,替人洗过衣服……用一分钱一杯茶的微薄收入来维持 生计, 并积攒我的学费。在这段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自力更 生、顽 强拼搏的优秀品质,也体会到贫穷的滋味。 当我长大走向成熟的时候,头脑里就酝酿着一种意识,这就是要自强 自立, 要勤奋致富。也正是在这一种潜意识的指导下,我的金融意识有了生长点 ,我感 到在劳动创造价值的大前提下,其中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的劳动创造 的价 值较低,如出卖体力,只能换取廉价的收益;而另一种劳动,则是通过自 己的智慧 和学识去创造较高的收益,这便是复杂劳动,所以有志者必须首先提高自 己的文 化素质和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以创造高效率的收益。在资金积累上,如 果我们 满足于一般的工资收入及储蓄利息,那是很难走上致富道路的。所以,必 须在合 理合法的条件下找到一条更为有效的致富之路。 于是我开始用5 000元的资金买卖国债,尽管资本很小,利润微薄,但 是相比 储蓄以利息来增加积累是前进了一步,更重要的是,我从中悟出了由钱生 钱的道 理。在国债买卖的过程中,我开始摸索利用息差进行滚动操作的技巧,也 首次尝 到了金融资本流通的甘甜。此后,一个新的金融商品——股票——开始出 现了。 当时只要有空,我就会逗留在静安区康定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信托投资 公司 静安证券业务部——上海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在那里我看到一些人通 过柜 台进行股票交易,又听到一些人对有关股票、国债的问题争论不休,也看 到屏幕 上显示的股价走势。我的思想开始演变,金融意识在不断升华。但是对于 用人 民币去换一张印花凭证仍有点犹豫,毕竟当时对股票的信任度远比对金边 债券 的信任度差。而且社会上有些人对“股民”还存在一种偏见,把他们视为 投机倒 把者。而股民自己似乎也怕被熟人碰见,出入于证券营业部时总是躲躲闪 闪的, 同时却又抵挡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所以始终在矛盾中从事这一活动。我 也不 例外。 电真空中的原始积累 然而,致富的信念使我勇敢而又谨慎地向前走去,有了第一次就有第 二次。 以480.60元第一次买人的电真空不仅没涨,相反隔了近一个月,股价回落 至 473.00元。我没有惊慌,但感到一种风险,初次认识到股票与储蓄、债券 的不同 之处。银行利息不多,但十分稳定且收益会随时间延长而同比增长。但当 时这 种感觉不存在了,我甚至担心股价会不会不断下跌以致最后血本无归。对 股票 知识的需求欲由此增长,我也渐渐懂得了什么叫股票、净资产、净资产收 益率,并 开始研究为什么股价会波动以及其走势的规律,学习技术分析。我的业余 时间 几乎全被研究股票所占有。最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股票也是商品,只 是金融 商品而已,其价格的波动与所有商品一样受供求关系支配。从这一认识出 发,我 分析了当时股民队伍不断增加而股票品种相对较少的状况,相信处于供不 应求 中的股票价格的上升是必然的,而下跌是暂时的。于是,我又用余下的积 蓄再买 入12股电真空,价格为473.OO元,合计5 709元。这样我共拥有30股电真 空,共 计投入资金14 403.05元。我有一个十分朴素的信念,这就是将买股票当 储蓄, 存它3年,有盈利更好,亏了也不至于一分不剩,所以心态较为稳定。 没多久,电真空股价开始上扬,至同年9月10日上升至638.70元,短 短两个 月上升了35%。初尝了股票市场甘甜的我十分欣喜,心里老是算着这30股 股票 增值了多少。但是,随着股价的上扬,我心中的贪婪也开始滋长。我产生 一种追 加投资的强烈欲望,真希望多拥有一点股票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于是我倾 己所 有,又在638.70元追买了10股。没想到买入的第二天就开始下跌,在短短 一个 星期内,跌至572元。随后一个星期又跌至562.80元。在两个星期内我一 下损 失3 036元。我心里颇为后悔,并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始研究买入 与卖出 的最佳时点。但是贪婪之心依然占上风,眼望着股价节节上升,心中想着 ,只要 长期捂着股票,总可赚钱。当时正流行一句“炒家不如捂家,捂家不如藏 家”的口 头语,甚至有人说“什么分析都是假的”,所以我一心想的也只是买入股 票。 半年后我又积蓄了一笔钱,再次大胆追人。1992年4月21日,以当天最 高 价1 314.70元又买入10股,结果第二天就大幅下跌至1 182.65元,一天 内就损 失1 320.50元。但是,供不应求的市场掩盖了我追涨的冒失,而我把股票 当作储 蓄的良好心态又使我从长期走势中获得收益。所以,短期风险尽管使我惊 恐担 忧,但长期而言却使我稳获厚利。到了5月25日,电真空的股价最高升至 2 587.50元,我没有抓住顶部抛出的机遇,希望其再创新高。可是此后股 价逐波 下滑,我终于在199Z年6月11日以2 166.00元将50股全部抛出,除去541. 50 元的佣金和5元的过户费以及324.90元的印花税,共得资金107 428.60元 。如 果将34 036.71元成本扣除,净获利73 391.89元。从1991年7月2日起至 1992年6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获得了214.7%的收益率。 这就是股票 这就是股票!我拿到这笔钱后,心里激动了足足一个星期。我想到母 亲干 了五十多年,当过烟厂和袜厂的工人,当过烟杂店的职员,替人洗衣、摆 摊,风里 雨里,省吃俭用,数十年来仅积蓄万余元。同样,我想到自己如果以每月 300元 左右的工资来完成这7万余元的原始积累的话,即使不吃不穿也需要20年左 右 的时间。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我决心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做一个真正的 股民。 不过,我感到,首次的成功不仅仅给我带来物质上的变化,更主要的是精 神面貌 的变化,我从股市中找到了自身价值。一个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在股市中赚 钱,不 是靠谁的恩施,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不需在机器和考勤机的牵制下机械 地工 作,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勇气、运气,靠自己的勤奋、认真、自觉。此后 ,我参与了 认购证的申购,尽管数量不多,但也发了一笔小财。尽管我认准了走股市 之路, 但是我毕竟是新手,所以我仍十分谨慎小心。 眼看着1992年5月25日以来上证综指从1 429点一路下滑,我心中也直 发 怵,尤其是看到电真空股价从5月25日最高价2 587.50元,直落至1992年 11 月11日的445.90元,跌幅高达82.76%,记得当时有一位中年股民在脖子 上挂 着一块小牌,上面写着:“长期投资—电真空,2 500元—450元”。那种 被深深套 住的凄惨情景及周围一张张悲苦的脸,至今令人难以忘怀。尤其是当电真 空股 价跌至445元最低价时,一些被电真空亏得所剩无几的股民,反而发出一声 声 “喝彩”,只是这种喝彩全是一种苦笑而已。半年的低迷,我真正领略了 股市风险 的滋味,也许是我的谨慎小心和几分幸运使我保住了第一次收获,并且通 过认购 证对原始股的申购,使我的资金积累又有所增加。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