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中国道路丛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24/19/20221124195340709.jpg)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中国道路丛书
ISBN: 9787521713510
王绍光,1954年生于武汉。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康奈尔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教于武汉堤角中学、耶鲁大学政治学系,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有《理性与疯狂: 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挑战市场神话》《 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 民主四讲》《 祛魅与超越》《抽签与民主、共和》等。
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 以上所引的那些书论点不同, 对中国取得的成就态度不同, 但它们未加言明的基本假设是相同的, 即西方的经验是用以理解所有国家成败的钥匙。 其他国家的经验似乎不值一提; 如果硬要提的话, 也只是些惨痛的教训而已。 以上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介西方著名学者有关经济崛起的论说, 无非是想说明, 一些西方学者有个通病, 他们往往对自己国家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取得的成就杨扬自得, 总想从中找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秘诀, 并按照这些解释西方成功的理论来套其他国家 (包括中国) 的现实。 其实, 在我看来, 那些皇皇巨著提供的所谓理论, 不仅无法解释中国, 连西方自身也难以解释。他们中有一些人承认, 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成功, 帝国主义、 殖民主义、 奴隶制、 奴隶贸易等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神奇的是, 他们马上笔锋一转, 不再讨论这些野蛮的、 血腥的、 丑恶的历史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而是希望将人们的目光转移到西方所谓的亮点上去, 比如 “民主” “市场” “私有制” “竞争” “法治” “科学”, 即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倡导的那些东西上去。 他们的这套说辞, 在西方是主流, 在第三世界 (包括中国) 也有人不加批判地接受并深信不疑。 一旦将这类理论内化于心, 对中国的预 测只会有一个指向, 即中国的体制不可能持续有效地运作, 哪怕短期里取得一些成就, 最后也一定会破产。 但令他们遗憾的是, 其预测都落空了。 现在新中国已经走过了 70 年, 一步步在往上走, 越来越富强, 很快将跨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70 年可不是什么短期了; 对于一个人来讲, 已经是人到七十古来稀了。 所以西方某些人士的预测完全没有科学性, 其理论基础是完全错误的, 已成为历史笑柄。 综上所述, 过去两百年, 不少西方学者都试图提出理论, 以解释以下问题: 为什么西方能够统治世界? 为什么有些国家兴 盛, 有些国家衰败? 为什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会落后? 他们都试图指出, 这是因为西方具有某些特殊的东西 (制度、 文化、 人种、 地理、 气候), 而别的国家并不具备。 现在, 他们做出的有关中国的预测又都被证明是失败的, 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这说明他们提出的理论并不能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也预示着中国崛起具有世界意义。 就现实意义而言, 中国崛起的实践告诉世人: 1. 一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1950 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也可以翻身。 2. 一个不曾对外侵略、 实行殖民主义的国家也可以发展起来。 (欧美各国发展初期或原始积累时期, 都伴随着对外侵略、 殖民主义, 包括北欧那些小国家。) 3. 一个东方文明古国 (不是盎格鲁 - 撒克逊文化、 新教文化、 南欧文化、 东欧文化) 也可以发展起来。 (电视剧 《河殇》 曾断言我们的文化基因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4.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发展起来, 既不像英美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 (死亡率在工业化初期不降反升), 也不像日本与 韩国———它们是帝国主义的附庸, 得到美国的扶持与优待。 5. 一个人口十亿以上的国家也可以发展起来。 小国家在一段时间里快速发展有先例, 如前南斯拉夫。 但大国家要困难得 多, 而中国的人口规模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36 个成员国人口再加上俄罗斯人口的总和。 6. 一个国家的经济走上正确发展路径, 可以长期持续增长, 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路径。 以上六条告诉世人, 中国可以成功, 其他国家也可以成功。 就理论意义而言, 西方模式强调, 必须具备一些前提条件 (文化、 政治等) 才能走向现代化; 而中国道路说明, 一国的崛 起并不需要采取西方模式。 中国道路相当于一场更深刻的 “新教革命”: 西方告诉世人, 要想发展, 只能走它们的路; 中国告诉世人, 坚持走自己的路, 所有国家都可以发展。 中国道路的 “道” 可以称为 “道可道非常道”: 中国道路不是指任何单一的政策、 机制、 体制, 其精髓是 “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本书试图解释, 作为一个穷国、 一个和平之国、 一个东方国家、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一个人口大国, 新中国为什么能崛起。作为中国学者, 我不会像某些西方学者那么自信爆棚, 一张口就是几个 “撒手锏”, 一提笔就洋洋洒洒, 拿出一个能解释所有国家与地区上下几万年历史的理论框架。 本书的重点是解释中国的崛起, 但会把中国这个案例放在比较与历史的视野中加以考察, 力图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 也能理顺其他国家崛起的脉络。 第 一章从比较的角度, 探寻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国家能力”。 第二章则从历史的角度, 考察为什么旧中国办不到的事, 新中国就可以办得到, 其落脚点依然是 “国家能力”。第三章归纳了新中国在过去 70 年里进行的持续不断的探索。 第四章介绍中国发展的一项秘密武器, 即 “中长期规划”。 第五章讨论了国有企业、 国有资本对中国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独特贡献。 第六章将聚焦点从经济发展转向社会发展, 展示在过去 20年中, 中国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跃进。 第七章从理论与比较的视角证明, 并不存在什么 “中等收入陷阱”, 即使这种陷阱确实存在, 中国也一定能跨越它, 迈入高收入阶段。 本书 “不受虚言, 不听浮术”, 在进行理论推理的同时, 大量运用图表, 希望用数据说话, 毕竟 “千虚不如一实”。 本书历述了新中国70年来在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探索,读了此书你能品读出党和国家取得辉煌成就的不易,了解新中国如何从一穷二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解国企在新中国工业化道路上发挥的作用,了解与个人相关的低保、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健全与完善,了解相对于西方模式来说中国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