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为法国而战)(精)
作者简介
罗小鹏,法国文化研究者,1985年获南京大学外文系法语专业硕士学位,随即赴法国攻读法律,定居巴黎至今,1993年获巴黎索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内容简介
16岁那年,我离开故乡前往巴黎。在这个年纪背 井离乡,选择去大城市打拼的年轻法国人不在少数。 对那时的我来说,这无疑是最棒的冒险:我来到了那 个原本只出现在小说里的地方,行走在福楼拜和雨果 笔下的人物走过的路上,内心犹如巴尔扎克小说里的 少年般意气满满。 我很喜欢那些去圣热纳维耶夫高地漫步的岁月。 但我不得不说,我虽日复一日地刻苦学习,同样 的课程,我在亚眠时可以在班里名列前茅,在这里我 就暗淡多了。我的身边聚集了一群年轻的佼佼者,他 们中有些是数学天才,而我只能通过加倍努力去弥补 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同时我必须承认,在初到巴黎的 那几年里,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受生活和爱情上 面,无心加入同学间的竞争。 我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和我的爱人一起过梦 想中的生活,并竭尽全力实现这一目标。 巴黎高师的大门最终未能向我敞开,在几次尝试 之后,出于对哲学的热爱,我进了巴黎第十大学—— 楠泰尔大学。之后又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入读了 巴黎政治学院。 那些年是美好的,我能够自主选择实践机会,探 索未知,并有机会结识不同的人。我很喜欢曾停留过 的这些校园,正如我热爱那些曾给予我谆谆教诲的人 。这期间,我最大的幸运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认识 了哲学家保罗·利科,他当时正在寻找一个可以协助 他整理文件的助手,而这次相遇得益于我热心的历史 老师和保罗·利科的传记作者。 我永远忘不了我和利科在沙特奈马拉布里市的白 墙公馆一起度过的那几个小时。我听他侃侃而谈,并 未表现出面对名人的胆怯。我必须承认,这份坦然源 自于我对他的一无所知。我从没读过他的著作,自然 也就意识不到他有多了不起。夜幕降临,我们都没有 去开灯,而是在一种逐渐建立起的默契中继续我们的 谈话。 从那晚起,我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合作关 系:我的主要工作是研读和评论他的文章,以及协助 他阅读参考资料。我就这样在他身边度过了两年多的 时光,收获良多。其实,我的资质本不足以胜任这个 工作,是他的信任促使我不断提升自己。在他的影响 下,我每日不间断地阅读和学习。他认为自己的工作 内容只不过是研读经典著作,而这一定义源自于他谦 虚地把自己比作一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侏儒。那几年 里,我还有幸接触到了奥利维尔·蒙甘、弗朗索瓦· 多斯、凯瑟琳·戈尔登斯坦和特雷兹·杜芙洛,他们 待我亦师亦友,并深深地影响了我。 在利科的指引下,我对上世纪的历史有了更透彻 的了解,也学会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他教我怀 着敬畏之心去看待某些问题和某些历史悲剧,以及通 过文章解读生活。保罗·利科笔耕不辍,每日在理论 和现实中往返,虽伏案工作,却志在照亮世界变迁之